第623章 司马子上(2/2)

作者:秃然好像你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第623章 司马子上

所以对于一些知识,他还真不怎么清楚,于是下意识的便问道:</p>

“为什么?”</p>

杨嚣微微一笑,抿了一口茶道:</p>

“五经博士,可追溯到先汉武皇帝时期,先汉武皇帝采取董子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

“当时的儒学也是颇为庞杂,内部有多个不同派系。为了规范之,朝廷便设立五经为朝廷认可的官方学说。”</p>

“时过境迁,王贼祸乱天下,致使经学教育衰败,后汉光武皇帝十分重视经学,各家皆以自己为正统,便初步确定了十四家法。”</p>

“至孝章皇帝召集天下大儒商讨经学,人多嘴杂竟然议论了整整一月,朝廷最后不得不确立十四家法都是朝廷认可的家法。”</p>

司马昭陷入思考,从刘禅这些年的行动和政策来看,他虽然也用儒,但不怎么敬儒。</p>

虽然依旧是以儒学为主的态度,但是他改造儒学的愿望表现的更加明显。</p>

自己第一次听到这么个前因后果都会有些矛盾感,刘禅更激进,他显然会问出那句话:</p>

‘十四家法凭什么,明明只有五经,哪来的十四家?如果正确的只有一个,岂不是其中至少有九家是错的?’</p>

进而,司马昭用他聪明的脑袋瓜继续顺着思考下去。</p>

尤其是从政治意图的角度,站到皇帝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p>

良久,他忽然咽了口唾沫,说道:</p>

“陛下表面是废察举,实则是废私学、唯官学。”</p>

闻言,杨嚣张了张嘴,随后眯眼看着对方,笑道:</p>

“子上贤弟才智过人,将来的成就一定不是我可以比拟的。”</p>

咣当一声,司马昭手里的茶杯掉在地上。</p>

“子上贤弟……”</p>

“呃,没事,兄长别担心,我怕烫,所以脱手了。”</p>

……</p>

十四家形成的客观因素,并不是什么秘密,有心者都能得知缘由。</p>

儒家经典从先秦时期传承至秦,口口相传以及竹简抄写传承。</p>

是否有错漏只有那一代又一代的抄写当事人知道。</p>

后来更是遇到了始皇帝的焚书坑儒,虽然当时主要打击群体是方士,但显然打击面很广。</p>

当时最为跳脱的儒生们也在打击范围之内。不少有先见之明的儒士便将经文藏了起来。</p>

或拼命背诵,真的口耳相传,才让一些经典免于消失,将儒学传承下来。</p>

但是精准度显然因人而异,而且还没有标准答案去检验哪个正确、哪个错误。</p>

因为字形、记忆、字音,乃至于不同地方的口音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p>

甚至同一本书不同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更何况没有书的情况呢。</p>

五种经书于是出现了相当多的不同版本,这些版本的含义也各有区别。</p>

不同的断句方式,甚至会产生截然相反的意思,还都有各自的道理彼此难以说服对方。</p>

因此由于这般背景,儒学虽成为国学,但儒学内部各家学说齐鸣,争执不断。</p>

喜欢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请大家收藏:(20)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