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娘啼笑因缘第80章 入戏
这部分孩子的想法?到底是进步还是?无从说起,总之,就是跟老一辈对婚恋看法不同了!
中国人的想法,那就是代代相承,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所谓男的一发浑,踏进婚姻,要对妻子和儿女负责。女的一架构,架起来照顾老公公婆还有儿女。新时代,有些姑娘不喜欢这些什么老的小的,干脆,要么不结婚,要么结了婚不跟公婆住,要么不养公婆,要么不要孩子……,总之,他(她)们只顾自己。
听说,一些学者的回乡春节调研,媒体也对这个话题进行了的刻意采访,捕捉到了当代青年群体的婚恋观、相亲标准等,与父辈出现千差万别的新现象。
不过,尽管时代、文化不同,不可同日而语。不同群体对是否需要结婚生子,有了完全不同的认知。有婚姻专家说,尽管在一定领域,婚姻的说法在不断变化,婚姻的稳定性,在社会发展中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婚姻的社会功能一直是婚姻的核心社会价值所在。
红姐研究过社会学,她跟朋友一起聊起婚姻定义动机范围以外,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婚姻的“三重”社会功能。
专家说,婚姻是社会关系的“重组”。红姐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专家认为,马克思主义揭示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形成婚姻关系前,男方和女方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关系网络”。而从缔结婚姻开始,夫妻双方便组成了新的“社会关系网络”。
从关系学的双方来讲,包括夫妻之间的关系、夫妻一方与另一方“社会关系网络”之间的关系、夫妻组成的“小家庭”与“大家庭”之间的关系等。社会关系的重组,对参与其中的人特别是夫妻双方很大程度上是赋能和增权——对于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来说,新增的社会关系意味着增加了社会资本和资源,社会资本和资源,这两个词用于婚姻中,还头一次听说。比如经济生活不再是“单打独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婚姻的实质可谓是男女双方社会关系的重组。
一加一大于二。红姐的理解。
又有专家更深入剖析,家国情怀层面,婚姻是社会结构的“重构”。在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四维一体的稳定社会结构中,“家庭”这一结构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个人是家庭的组成单元,家庭是社会的组成单元。就如同人的细胞需要不断更新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转一样,婚姻产生新的家庭,保持“四维一体”社会结构的稳定。
如若没有“家庭”这个元素,直接由个人作为社会的组成单元,就会打破具有稳定惯性的社会结构,不仅会带来国家管理的“重负”、社会服务的“混乱”,而且会产生个人发展的“困境”。
所以,社会结构视角下婚姻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组建家庭,承担起人口再生产、子女教育等功能,发挥好家庭在促进社会结构稳定中的功能。
真是不学不知道,一学了然。
第三种专家又说了,婚姻是社会秩序的“重建”。社会角色转换,也就是演员名字变了。婚姻关系一旦形成,夫妻演员的双方就会新增“丈夫”“妻子”“女婿”“儿媳”等社会角色,这意味着需要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在稳定社会结构的同时,为他们制定行为规范并明确权益,以适应和保护新增的社会关系。
德国社会学家穆勒里,将人类婚姻的动机归结为经济、子女和感情,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婚姻动机的排序是不同的。在人类婚姻史第一时期,婚姻动机的排序是经济第一、子女第二、爱情第三;在人类婚姻史第二时期,婚姻动机的排序是子女第一、经济第二、爱情第三;在人类婚姻史第三时期,婚姻动机的排序是爱情第一、子女第二、经济第三。
红姐听了这位社会学家的论述,又增加了一句,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这三个时期,对于大多数使用,对于少部分演员来说,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切换进行。
最后,红娘热线认为,在如今个体已经能够从经济中“解脱”,一些青年存在“不婚”“恐婚”心理状态的形势下,不仅需要认真分析缔结婚姻的复杂动机,更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婚姻的社会功能,理解其价值和意义。
看来,婚姻这个话题,跟大气候和小气候,大环境和小环境都有关系。在“三重”社会功能中入戏,切换,有针对性地对年轻人进行引导,防止入戏太深,身心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