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2/2)

作者:等下个季节

纨绔皇子:盛宠嚣张嫡女第一百七十四章

这里四间房是打通的,空间很大,但为了防尘,长年关着窗户,光线有些昏暗。每间屋子都分两排放着八个大书架,分门别类地放着不同的书籍。春瑛很快找到了诗词类,正要一本本看去,却隐约听到里面传来哽咽声。她细细一听,觉得有几分象是周念的声音,吃了一惊,忙寻声摸去,一转角,果然看到周念伏在两个书架之间的角落里,默默流着眼泪。

她忽然觉得有些心酸:“念哥儿,你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伤心的事?”

周念咋一听到声音,吃了一惊,抬袖抹了抹脸,转过头来,见是春瑛,微微笑道:“原来是春儿呀。”

春瑛上前两步:“出什么事了?你为什么伤心?”

周念淡淡笑道:“我不是伤心,反而是太开心了,我……”顿了顿,“我舅舅家的案子……结了……无罪……他家平反了……”

春瑛马上反应过来,周念舅舅的案子平了反,那是不是代表着,周家的案子也能平反了呢?!

周家平反意味着周念将会恢复身份,而他当年许下的诺言也能兑现了。

春瑛脑中闪过这个念头,脸上便浮现出狂喜:“真的?!那你们家也很快就会平反了吧?!”忽然发现自己有些失态,忙收敛了几分,补充一句:“那真是太好了!熬了这么多年,真不容易……”她觉得喉咙有些哽住了,心头忽然发酸。

周念本来已恢复了平静,听了她后面那句话,眼圈又红了:“是呀……真不容易……我也曾失望、绝望,觉得这辈子再无指望了,只求能安安静静度过余生,哪里想到,还能有这么一天……虽然早就知道此案平反在即,但真听到判书下来时,还是忍不住……”他停了口,背过身对着墙,好一会儿才转回来,微笑道:“一时激动,失礼了,你别见笑。”

春瑛视野有些模糊,闻言忙摇摇头,背过身迅速拿袖子去抹。周念见了,心中微微有些感到:虽然侯爷和李攸都会为这个消息而高兴,但其中未尝没有夹杂着别的原因,单纯地为他喜极而泣的,恐怕就只有春瑛了吧?

春瑛哪里知道他在心里如此高看自己,待转回头时,已重新换上了笑容,道:“我要向你说声恭喜了,既然你舅舅的案子翻案成功,那接下来就是周家的案子了吧?想来时间不会太久了。”

周念点点头:“估计就是个月的功夫,长则一年,证据状纸都整理好了,各处细节也都仔细推敲过,类似的案子大理寺已经审过好几个,我们家的案子与那些相比,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审起来想必会很顺利。况且先前的案子之所以拖得久,是因为梁派官员从中破坏的缘故,如今他们自顾不暇,哪里还有精神来管我们?”

春瑛听了心中暗暗欢喜:“那就太好了!我听说梁太师因为在朝廷上处境很不好,催着要把他小女儿和二少爷的婚事办了呢,只是侯爷还没发话,如今是轮到侯府拖延了。照这么看,那些人蹦跶不了多级啦!”

周念笑了:“眼下说这话,还太早了,接下来要更小心谨慎才是呢,这是仅有的一次机会。”

春瑛连连点头:“没错没错,一定要谨慎再谨慎,绝不能犯一点差错!”她深呼吸一口气,笑问:“念哥儿,我记得你舅舅家的表兄弟姐妹是被流放到岭南了是不是?既然翻了案,那就得接他们回来了吧?”

“是,攸哥儿已经派人去了。”周念神色有些惭愧,“不知他们这些年受了多少苦,希望回京后,他们可以过得好些。只可惜我如今什么也不能做,只能托付给侯爷和攸哥父子,心中着实有愧。”

春瑛忙道:“你不必太伤感了,其实你有很多事可以做啊。”见周念困惑地望向自己,便解说道:“三少爷派人去岭南接人,这个你帮不上忙,就安心等待吧。但你表兄弟姐妹们进京后,要怎么生活,你总可以筹划一二吧?既然是平反了,那家产、房屋什么的,当初充公的东西,会不会发还?发还多少?够不够生活?其实我觉得就算房子还回来了,隔了这么多年,也不能住人了,得好好整理。服侍的人,即使不用多,也要两三个的。从岭南到京城,恐怕得走上一个月呢,这世间够你忙了吧?更何况你还有自家案子要顾呢。”

见周念恍然大悟,她又笑着补充道:“我记得你以前提过,有个家人在出事前放出去了,带走了一点产业,这些年你可有跟他保持联系?现在已经可以找他了吧?你如今虽未平反,但顶着侯府的名头,大可以大大方方地出门去寻亲访友,别总象以前那样,缩在府里。梁太师那边的人,如今哪里还有空来寻你的晦气?”

周念哑然失笑:“这话倒也有理,只是我习惯了避着外人,便一……”

“避得了一时,还能避得了一世?”春瑛不赞同地道,“念哥儿,你以后平反了,也要出门见人的,只怕还要考科举做官,趁现在习惯一下也好,如果担心会有人找碴,可以叫三清陪你,不然就跟三少爷结伴出门。案子平反是很重要,但也该考虑一下平反以后的事了。虽然我知道侯爷一定不会亏待你,但总是靠侯府帮忙,你心里也很不安吧?有些事能自己做的,就不必劳累别人了。比如你以后的生活,住的房子,还有使唤的人手,如果小庄上能解决一部分,不是更好吗?而且,不管侯爷怎么热心,你若想重振家声,还要靠苦读书去参加科考吧?”

这些话,要是当着千方百计推脱,私下大骂之余,特地叫大女儿请太后发了话,不让庆国侯府有拖延的机会,又叫夫人亲自找上们。

本就是皇帝赐婚,太后又发了话,庆国侯府也就不啰嗦了。其实侯府主人早有心理准备,会娶进一位出身背景不大如意的儿媳妇,只是想拖一拖好打击梁家气焰而已,各种准备工作早已开始了,梁夫人既然上了门,老太太便做主,确定等二孙子李敞考完恩科,便正式成亲。

梁夫人勉强接受了这个安排,回去了。老太太随即便下令让安氏准备聘礼,修整新房,还有采办各式婚礼用品以及挑选侍候新媳妇的人手。安氏憋着气应下,回到院子,又碰上侯爷过来说婚礼绝不能出差错,所有事都要小心再小心,外头有许多人都盯着呢,万不可因一时之气坏了大局云云。安氏只觉得满心委屈,偏又不能对着丈夫发泄出来,只能在他走了以后,摔了个青花杯子。

第二天,李敞就因为屋里要重新翻新,不得不从自个儿的院子搬了出来,为了读书方便,只好在外书房旁边整理了个小房间住下。

他这次回府以后,收敛了许多,也不跟丫环们调笑,对待被派来服侍他的玛瑙、石榴等人非常客气,而对从前用惯的丫环小厮书僮,则完全置之不理。其中有两个曾托人捎信给他,说现况很是凄惨,求他救一救,他也随手将信烧了,只当什么都不知道,一心攻读经史子集。

他这几年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举人功名算不了什么,除非他在官场上出息了,否则他一辈子也没法把安氏和她生的嫡子打压下去!

他在庄上那几年,自怨自艾,荒废了光阴,只能在考前的最后一点时间里,尽他所能地把功课追回来。他认为自己本就聪慧过人,这点小事自当不在话下。

当然,用功之余,他也没忘记要哄祖母高兴,这是他在家中立身的根本。每日晨昏定省自是少不了的,而且他请过安以后,还要陪祖母聊聊天,话话家常,说说笑笑地讨她欢心,有时遇到妹妹和两为表妹前来请安,他知道祖母疼爱表妹们,便不吝夸奖。

其实论私心,他觉得霍家表妹太端着架子,不爱理人,似乎对自己很看不起,让他很是恼火,而范家表妹却长得娇美可人,兼之肌肤白皙丰腴,不知哪家臭小子有福气能得了她去?真真是祖上烧了高香了!虽然自己即将娶进门的妻子也是位美人,但那性子可没这么讨喜,也许是因为读的书多了,就自以为是才女,性情也变得尖刻,女人还是要老实柔顺些的好……

李敞只顾着胡思乱想,却没留意到自己投注在范熙如身上的目光停留得太久了些,范熙如一向表现得大咧咧的,也不由得红了脸。老太太心中微微有些不悦,这个孙子才规矩了几天,怎么又犯起老毛病来?都是快娶妻的人了,偏还要招惹亲戚家的女孩子,这可不是能随便打发的家生子!

老太太收了笑容,重重咳了两声,才惊醒了李敞。他惊觉自己方才失礼了,场面有些尴尬,忙打了个哈哈,再聊两句,便借口要回书房读书,退了出去。

范熙如红过脸,仍装成没事人似的,完全不提,老太太对她更宠爱了,当天晚上便送了一套金丝镶宝石的头面过去,说是“年轻时用过的首饰”,如今不戴了,送给晚辈使。

李敞可能是为了弥补这个过错,接下来两天都增加了陪祖母的时间,若是遇上表妹们,便非常规矩地低头回避,说话行事,都挑不出一点毛病。老太太慢慢消了气,又对他疼爱起来,还亲自过问映月堂的整修情况,并赏了几件压箱底的珍玩给他做新房的摆设。侯府中流言四起,都说二少爷重新得势了。

霍漪一路冷眼看着,从第二天起便削减了在老太太房间里消磨的时间,并且尽量避开李敞去的时间,又在私下约束服侍自己的丫环婆子,没事不要在府里到处串门子,尤其要远离那为二表兄。

春瑛一直跟在她身边,怎会不知道她这么嘱咐的原因?自然是严格遵照此令行事的。她可还记得,那位二少爷跟自己之间有过一场公案呢,虽然不知道对方是否清楚,自己当年也是目击者和告发者之一,但还是尽量远远避开的好。这一回,一来自己长大了,又换了主人,他可能不大认得出来,二来他的注意力根本没放在丫头们身上,这才让他躲开,以后却未必会这么好运气。

春瑛非常老实地缩在小院里,每天除了完成工作,便是教导小莲花厨艺,或给家里人做衣服鞋袜。由于二少爷就住在外书房,她连找书的差事都不敢讨了,还咬牙放弃了见周念的机会,只好先想办法请假回家。

152892792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