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章 传国玉玺(1/2)

作者:周梁梁

大臣们求着我登基二百九十章 传国玉玺

孟长策抵达京城的当天,赵曜好奇地跑去看了热闹,然后被深深地震撼到了。他感觉整个京城被读书人霸占了。他们都穿着儒服,站在道路两旁迎接孟长策。

迎接孟长策的队伍一直排到京城外三十里地,儒生们夹道欢迎孟长策的到来。赵曜听说孟长策所经之地都有人恭候欢迎。不仅如此,他们一路跟着孟长策,从外地来到京城。

赵曜在他们的脸上看到了狂热和崇敬。虽然他们无比激动,但是并没有做出疯狂的事情来。不过,京城里一下子涌进这么多读书人,还是把京城的百姓和大臣们吓到了。

皇帝担心会出事,特意让禁卫军们维护京城的治安,并且还让沈虎他们亲自负责。

朝廷只安排李仆射带领太学的一些先生和学子迎接孟老先生,没有安排其他大臣迎接。

皇帝直接下令,任何大臣和皇子都不能仗着自己的身份去迎接孟老先生,更不能没有得到孟老先生的同意就去拜见他。

如果让他知道有人私下仗着身份强硬地去拜见孟老先生,一定严惩不贷。太子和代王觉得皇帝的这道圣旨就是针对他们,不想让他们接近孟老先生。

虽然太子和代王很气这道圣旨,但是他们并不敢抗旨。他们心里清楚,如果他们背着皇帝,偷偷地去拜见孟老先生,皇帝一定不会轻饶他们的。他们的父皇一向都是说到做到,绝不会心慈手软。

赵曜和八皇子,还有太子殿下在朱雀大道旁的茶楼的二楼观看孟老先生的大驾光临。

他们今天也是一副儒生的装扮。今天所有的读书人都是儒生的装扮,以示对孟老先生的尊重。

赵曜趴在窗台上,看着楼下的书生们一个个神色狂热,语气激昂地大叫着“孟老先生”,不觉惊叹道:“没想到读书人这么疯狂!”这些读书人见到臭父皇,估计都不会这么激动。

八皇子眼带不屑地看着楼下那些犹如发了疯一样的文人学子们,不过他语气与有荣焉道:“么,可以先投给孟老先生看看。孟老先生看了你的文章后,一定会收你为学生的。”

赵曜附和八皇子的话,拍马屁说道:“八哥说的对,大哥你读书写文章那么厉害,孟老先生看了你的文章,一定会惊为天人,然后迫不及待地收你为学生。”

太子殿下被赵曜这番话逗笑了:“我的文章还没有达到惊为天人的地步。”

八皇子道:“大哥,你就不要妄自菲薄了,你的文章可是被天下读书人称赞的。”

太子被八皇子和赵曜这么夸赞,心里多了几分信心。

“那我先把我写的文章投给孟老先生看看。”太子殿下一方面是真的想做孟老先生的学生,跟在孟老先生身边学东西。另一方面他也有别的目的,如果他真的成为孟老先生的徒弟,那么全天下的文人学子都会支持他,那他这个太子就能做的更稳,代王对他不会再产生威胁。“如果可以,我想拜访孟老先生。哪怕不能成为孟老先生的学生,和他老人家说说话也是好的。”

八皇子建议道:“大哥,你可以以学生的身份写一封拜帖给孟老先生。”

太子想了想说:“行,那我待会回去就写。”

此时的孟长策已经被李仆射他们接到太学里。太子和赵曜他们是不能跟着去太学。

跟着孟长策一起进京的读书人也是不能进太学的。就算能进太学,太学也装不下他们这么多人。

还有,在孟长策抵达京城之前,京城附近的读书人全都跑来了。他们把京城所有的客舍都住满了。这些一路跟着孟长策来到京城的读书人没有客舍住。

皇帝也想到了这方面。如果不管这些一路跟着来京城的读书人,他们势必会露宿街头,然后会引起骚乱。再者,他们都是文人学子,是大周的栋梁之材,如果他们出了事,不仅有损朝廷的名声,还会让朝廷失去不少人才。

为了安置好这些跟着来的文人学子,皇帝安排他们住在道观里、寺庙里、养生堂等多个地方。

跟着来的读书人没想到朝廷贴心地给他们安排了住的地方,他们对朝廷感激不尽。

在京兆府尹的捕快和禁卫军的引导下,这些读书人住进了朝廷给他们安排的地方。

孟老先生一路长途跋涉来到京城,要先好好休息几日,暂时不急着开讲。

至于他讲学的地方,朝廷也安排好了,不在太学。虽然太学要比其他书院大,但是装不下跟着来京城听学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