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第414章 “京察”?
楚王熊章全力推动楚国新制度的改革,使得楚王对朝堂的掌控力度和朝堂对楚国地方的掌控力度增强了不少。</p>
之前随着楚国将县邑合成郡之后,有些郡守仗着其在郡内的权势居然敢无视楚国朝堂发布的一些政策,虽然不至于到对抗中央的局面,但已然有这个趋势。</p>
现在熊章利用九品官制极大的提高了楚国朝堂的权威性,若是还有地方官无视朝堂的诏命,阳奉阴违,那一定会为之付出其承受不起的代价。</p>
楚王熊章正式将理政殿设立为楚国的最高权力机构,此后他只需要通过掌控理政殿就能从容的掌握楚国的朝政,他也能彻底从冗杂的政务之中脱身,从而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谋划楚国的发展。</p>
熊章设立理政殿之初,理政殿虽能帮助熊章筛选政务,但由于几位大臣职权不明,导致效率不高。</p>
弥生虽是令尹,但其权责与前任子西、沈诸梁相去甚远。</p>
因此,许多事务无法迅速有效地提出解决方案,需呈交熊章亲自处理。经过改革后,理政殿的几位大臣分别分管一至两个部门,各负其责,而总理大臣弥生则负责协调工作,从而提高了楚国政务的处理效率。</p>
这种分工明确的管理方式使得楚国朝堂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稳定。</p>
在楚国的新制度推行后的三个月,楚王熊章在理政殿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小朝会。</p>
这个会议的参与者包括理政殿的诸位公卿、御史台的主官、大理寺的主官以及八部尚书等高级官员。</p>
由于这次会议涉及到军务,所以大将军府的上将军也被邀请参加。</p>
楚王熊章坐在王座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朝堂下的群臣。他开口道:“弥卿,如今楚国新政推行得如何?”他的目光落在总理大臣弥生身上,期待着他的回答。</p>
弥生微微躬身,恭敬地回答道:“王上,目前楚国的制度在朝中的更迭进展较为顺利,但大理寺分院衙门和监察御史衙门在地方上的建设遇到了一些波折。”</p>
楚王熊章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厉色,追问道:“可有人胆敢对抗新法?”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严厉和不满,若有人敢公然对抗新法,不论是谁,都要遭受自己的雷霆之怒。</p>
“王上,并非是要对抗新法,而是大理寺分院建立后,地方上的主官被剥夺了司法之权,而监察御史衙门的设立,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朝廷对地方官的不信任。”</p>
“因此,对于大理寺分院和监察御史衙门的建立,他们表现得不那么上心,甚至有些冷眼旁观。”总理大臣弥生害怕楚王熊章发怒,赶紧解释道,同时也算是替各郡主官在熊章面前说了几句好话。</p>
楚王熊章听了弥生的话,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是不希望自己越过理政殿直接对各郡县的主官进行处理。</p>
“那依弥卿之意,应该如何呢?”熊章向弥生问道。</p>
“王上,臣认为吏部对楚国上下百官有考核之权,可以让吏部官员对楚国地方官员进行考核,从郡守到乡里各级官员都应按照楚国官吏管理法进行考核。”总理大臣弥生建议道。</p>
听到弥生的话,熊章神色不变,但心中已经泛起了波澜,他脑海里突然就迸出两个字:“京察”。</p>
京察,这可是有明一代清除异己、树立权威的不二法门啊!明朝后期,京察更是成为了党争的强力手段。</p>
那时,京城中频繁进行京察,过分到几乎一年一察,京官们苦不堪言,被逼得要么站队,要么自请外放。</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