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夺冠(2/2)

作者:一纸青茶

雷秩第三百三十七章 夺冠

第二位评审赞道:“这首诗分为四个层次。1—4句是第一个层次。诗中的‘我’是一个出身贫寒,社会地位低下,因而在生活中遭受过种种磨难的人。诗篇就从他感慨自己不幸的身世写起。命运对他毫不照顾,人们也瞧不起他,投之以白眼。在这样不幸的人生面前,他只能暗自伤怀,独吊孤影。第三句的情绪趋于激烈,由伤怀而转向呼号。他曾呼天抢地地向苍天求救,但是老天爷耳聋眼瞎,向它呼救纯属徒劳。第四句,由呼救转为诅咒。他痛恨,恨自己时运不好。这四句,把一个在生活中走投无路的人的种种情绪和表现,写得活灵活现。他真是不幸到了极点,求生无路,求告无门,已经到了绝望的境地。”

第二位评审顿了顿继续说道:“第二个层次,即第5—8句,是前四行诗的深化。绝望中的‘我’,转入了一种幻想,他但愿自己能成为另外一种人,像某些人那样富于希望。但愿自己有他那样的面貌,像他那样的博学多才,像他那样地广交朋友,享有友情的温暖。诗中所写的这些美好品质,都是人文主义者对于一个完美的人的理想。当诗中的‘我’以这些理想的高标准回头来看看自己的时候,不但没有产生乐观的希望,反而自惭形秽而陷入到无望的境地,连原来自以为最得意的东西也变成了最不令人满意的事情。如果说,第一个层次的四句诗,情绪的发展趋势是向上的,由低沉而走向愤恨,那么,在第二个层次,情绪的趋势是由上而下,从幻想走到了绝望。”

第三位评审点头接过话道:“正是在这情绪的低谷,突然冲出了下面四句诗,也就是本诗的第三个层次。‘我’忽然想到了自己的爱人想到自己拥有爱人的热烈的爱情,这时,他的精神豁然开朗,于是,阴郁绝望、自怨自艾,自轻自贱的阴云顿时消失,一股幸福的暖流和兴奋的情绪在他的胸中迅速升腾,使他变得无比振奋。”

评审说到这看了眼泰格,目光之中满是赞赏,随后他继续说道:“诗中为写好这种心情的变化,用了一个非常恰当又非常富有诗意的比喻:像云雀破晓从阴霾的大地振翮上升,高唱着圣歌在天门。这冲天而起的云雀是诗中最引人注目的艺术形象,它与那个倒霉的‘我’形成鲜明的对比。它的出现一下子扫清了诗的前半部分那种低沉阴郁的气氛,给人带来光明和希望。”

评审说完之后,国王查理四世笑道:“诗的最后两句点明了主旨,同时又翻出新意。这两句承接上文而来。‘我’因穷困而不幸,因卑贱而潦倒,对于他来讲,财产和地位应该是他最迫切需要的东西。但是‘我’只想拥有爱情。拥有爱情的人,才最最富有,拥有爱情的人,连帝位都不屑一顾。这两句把爱情胜过一切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气度不凡。”

国王查理四世说到这用一种佩服的眼光看着泰格道:“你这人倒是有意思,选择爱情不选王位,在诗歌的结构上、思想上以及比喻上都是前所未见的,我本以为你会用新的诗体来作诗,没想到你依旧用了十四行诗体,不过比原来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

泰格暗中发笑,他明人不说暗话,这只是诗歌,如果真要选择的话那就是要江山更要美人。

全国诗歌会会长罗德打量了泰格一眼道:“全诗四个层次构成了一个‘起承、转合’的关系,前两个层次为第三层次的突转作了铺垫,然后在第四个层次把对于爱情的价值的歌颂升华到新的高度。全诗的种种艺术手段都为突出财富地位微不足道,唯有爱情至高无尚的思想。”

威尔士小姐她倒是没有开口点评,她一直在低头在写着什么,一边写嘴里还一边念,看样子应该是在默写刚刚泰格的那首诗歌。

接下来没有任何悬念,评审、国王、诗歌会会长、市长、大部分嘉宾甚至连威尔士小姐都一致认为泰格获得了本次决赛的冠军。

在评审宣布之后,全场爆发出比刚刚更加热烈的掌声和赞美声,一旁的圭尼泽利笑着起身朝泰格鼓掌,这一幕让很多人佩服他有着大度的胸襟。

泰格也不好意思装13,他微微鞠躬朝各位致谢,心中忍不住为自己捏了把汗,面对全国知名选手难度可想而知,要不是这次诗神、诗圣附体,怕是早早就跪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