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各怀心思(1/2)

作者:楚秦一鹤

长平长平第74章 各怀心思

胡阳解释了自己出兵邯郸的意图后,兵曹并没有加以责备,反而为胡阳出谋划策。胡阳道:”兵曹所见,与吾暗合。计将安出?“

兵曹反问道:“中更之于邯郸也,可居几时?”

胡阳不知其意,道:“计武安之粮,经月不妨。若仅以赵奢等众来攻,臣当破之。若别以他将率全赵之兵来攻,臣请守之经月。”

兵曹道:”诚得中更之言,方今之时,吾计有三。居城而守之,聚众而练之,籍武安之铁,缮甲而完兵,经之一月,此计之上者。卷旗而出,纵横邯郸,破其郊乃夺关而出,此计之中也。循原道,攀山越岭而返秦,此计之下也。“

胡阳道:“上中二策,诚臣所愿也。然臣有所未计,夺关而出,其地何处?当取何道以归之?”

兵曹道:“出滏水而下,乃通漳水,邺也。经邺而南,河也。沿河而下,可通于济,乃入于陶。溯河而上,则过魏、韩之境,直通洛阳。以臣之见,缓则归于洛,回咸阳;急则入于陶,客卿灶有兵焉。”

胡阳道:“臣谨奉教!”

兵曹道:“公子缯久潜于赵,深得赵情。今中更之至也,愿以携归。”

胡阳对公子缯道:“臣得公子之助,幸何如之!”

公子缯辞道:“不佞身弱体微,恐为军累,幸相携也。小儿五人,略通赵情,或有得用者,谨当奉命!异人最幼,年方十三,形体猥小,望之若孩童也。四出之行也,多携之以掩人,故所至颇多。但有乡导之者,可以当之!”

胡阳道:“臣或驻兵于武安,或移兵于邯郸之郊,或驱兵于滏漳之间,游移不定。惊扰公子,公子其勿罪!”

公子缯道:“中更但以军事为重,勿以不佞为念也。”

与公子缯和兵曹商议完毕,胡阳召集了全军公大夫以上官员,决定了下一步行动。由于公子缯和兵曹等人到军的消息不宜公开,所以他们几人并未与会。会上,王龁和司马靳进行了分工:王龁主要负责对武安县城的警戒,并向武安境内一切可能的聚邑征集粮秣、人员、牲口和其他必要的人、财、物;司马靳主要负责向东面的谷口警戒,并向南征集铁器,打造戈矛镞剑等兵器。在完成警戒的同时,整顿兵力,加强训练,医治伤员和病员,让大家恢复军力,准备进行下一场战斗。兵曹返回邯郸郊外,继续观察邯郸城内的动静,随时提供动态消息。公子缯留下两个岁数最大的儿子,把三个岁数小的儿子派回去,听候兵曹的指令。胡阳也派郑安平和陈四等兵曹和公子们熟悉的人,往来邯郸和武安,传递情报。作好了持久的准备。

王龁和司马靳分工明确,他们本身也都是执行能力强的人,很快就安排好行动和训练计划。王龁派人到各邑,指派各邑邑主负责征集粮秣,逢五逢十,按时运送到营中;需要人力或其他临时物资时,也向各邑摊派。司马靳则派人到各冶炉和铁铺,说明了自己需要的兵器等项,必需按时缴纳。开始有迟误的,立即派人过去,找开聚邑,将邑主斩首,指派新的邑主,加倍征收。消息传开,各城震动!

王龁就在武安县城下组织攻城演练,旗帜招展,喊杀震天,武安县城一日三惊。只得按兵不动,布置守御,不敢派兵出城。司马靳更加有意思,征集了沿河上下的船只,演练水战。虽然眼下的枯水期,水位不高,不能通航,但也闹得在河边扎营的赵军提心吊胆,不得安宁。陆上训练只训练旗帜金鼓和阵型转换,地点有时就在赵军营地外里处,让赵军看得清清楚楚。

十天过后,赵营中没有消息。由于赵营壁垒较高,只听得营中金鼓齐鸣,大约也是在训练,只不见赵军动静。赵军的营垒经过十来天的昼夜修筑,已经延伸到两条洺水的交汇处。司马靳没有采取什么特别的措施,只是将警戒线向北延伸了一些。王龁则要求各邑,若发现赵军过河,进入聚邑,本邑和周围聚邑必须鸣鼓为号。但鸣鼓者,俱无他论;若发现赵军而未鸣鼓,一律按通敌论,全邑皆斩。但这条禁令从没有执行,因为没有赵军过河。

然而兵曹传来的消息是,邯郸正在大规模征集兵员。这引起胡阳的警惕,他让兵曹注意,这些部队有没有被派往谷地,增援赵奢。结果是没有。这些赵军就在邯郸城外训练,而且每次训练的科目也不完全相同,应该就是新兵训练,不像是做伪。派人潜入谷口,没有发现赵奢有大规模增加兵力的迹象。从外面获得的情报与司马靳明哨暗探侦察获得的情报是一致的,表明赵奢没有集中更大兵力与秦军作战的意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