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第194章 心神飘飞思敌友
贾珺早已叫人在荣国府大门前备了四辆宽敞又舒适的马车,掌管禁卫的青鸢也调拨了八名青衣暗卫在马车旁候着,至于暗处里还有多少人候着只有她清楚,总之在城内,无虞,尤其是在有西城兵马司指挥使赵安坐镇的神京西城!! 乌鸦他们贾珺不想叫,这些人太埋汰了,只适合陪他遛街,不适合陪姐妹们遛街! 忠诚这些自然没得说,就怕他们脑子一抽习惯性的当街做出什么不得体的事情来,那就不好搞了,比如当街砍人,比如跟人吵架后去别人家的摊位上大便,诸如此类的实在是难以把控!! 既是如此,那还不如来个眼不见为净,毕竟小弟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在外人看来是能够衬托出大哥形象的。 在外头他无所谓,在姐妹们面前可不行,毕竟是个人多少都有点偶像包袱,不才,他还有那么一点。 一番热热闹闹的动静过后,一众姐妹丫鬟皆是入了马车内,随着贾珺抬手一挥,这支“小车队”便是一路朝着东大街的胭脂铺子而去。 此刻众女众丫鬟的内心是期待和激动的,虽说每年都会出门,可总比不上现下这般,能在贾珺的带领下去逛那胭脂铺子。 她们常听人说这家胭脂铺子里面多好看,胭脂水粉样式多么的多,挑不过来也看不过来! 这一回好了,说有一整层楼给她们挑的!天底下有哪些个女儿家能有这境遇?估摸着也就她们这些了。 都这样想着,可也有人既想着这样,又想着别样的,比如薛宝钗,她想得更多的却是那位闻名神京的女东家,周莹。 对于一位精通商贾之道的大家闺秀来说,比胭脂水粉还吸引人无数倍的就是那位能在外头闯荡打拼的女强人,周莹! 这人是薛宝钗的另一个人生的体现,另一层梦境的延伸,都说晴为黛影,袭为钗副,可女商周莹又何尝不是这样,她是薛宝钗内心向往的一种生活的延续。 所以此刻她比除了一心想着胭脂的史湘云还要更加的期待此行。 林黛玉也有想着别样的,女皇商周莹的存在和在贾珺身边扮演着什么样的身份这一点叫她上心也叫她在乎,还有一处也是她极为在乎的,就是那家总号的铺名,《黛眉》。 此刻她的心里有一种异样的感受,自己题的字的商铺竟能闻名神京、大乾,深深嵌入了大乾女子的内心当中! 虽说闺中诗词字迹是轻易外传不得的,但印在女儿家的胭脂里,又是只两个字,东家又是女儿家,故倒也无妨,反而叫她有一种参与感和喜悦感,这家即将前往的商铺令她感到亲切。 外头路上,贾珺骑着高头大马在前头开着路,心里也在想着别的,比如过几日夏侯出征的事情。 如今他被罢了卫戍大营指挥使一职,除了五十甲卫以外,手上就没有能够直接掌控的兵权,所以现下在某些团体眼中的威胁还不算是最大的。 而最大的威胁无疑就是夏侯!奉命前往开疆拓土的征西将军庆阳伯夏侯! 他若成了事,贾珺的威胁就会直接抬高一个档次!且这夏侯在外头又比较好杀!所以 贾珺料定三日后夏侯启程赶赴边塞之时,沿路必有埋伏!而梅长苏的笃定也叫他明白自己的猜测没错,这边塞之行必是要沿路杀过去的! 不过夏侯终究是夏侯,贾珺对他有着绝对的信心!虽说他不再是原世界的武道巅峰强者,但比之任何一位历史名将都要来得凶恶! 没人能拦得住他! 但梅长苏显然要杜绝一切的不利可能,那四十名被贾珺指定派往庆阳的暗卫直接被他截了下来,做了其他的安排。 故而贾珺此刻想这些事不是为夏侯担忧,而是为那些劫杀的人担忧。 “剩余的开国五公府,王子腾,北静王,还有两位东平王府、西宁王府的袭爵国公爷,还有世居桂林府的南安王。” 开国八公一脉经过几代传承,爵位早已是不比当年,以前有着国公爷坐镇的国公府有些到如今甚至都沦落到仅有子爵爵位的公府,只因仗着在军中依旧有着深厚的影响力,在大乾的建立付出过无可磨灭的开国功劳,又抱团取暖,才能留存至今。 至于四王一脉倒是好上太多,东平王府、西宁王府因高,到如今还有不掌权的国公爷坐镇,北静王府因祖上当日功最高,又在朝堂军中关系错综复杂,到水溶这辈依旧袭了郡王爵位,算是四王八公一脉在京的话事人,领头羊(部分非原着,属本书设定)。 还有一名王爵,便是自开国起便是奉命镇守南边桂林府且比水溶高了一辈的南安郡王,不过其母妃和世子皆是在京居住。(四王王爵一事前文设定存在疏忽,现已改过来,老读者们见谅~) 这三座王府之前还没同贾珺生过不快,也并未参与过某些恩怨争端,只是那日朝堂局势骤变,夏侯成了人人料想不到的征西将军!如今又即将远赴边塞立大功,不知他们会不会参与进来? 这是敌人,和有极大可能成为敌人的势力。 而友军也不少,太上皇自是无需置疑的第一友军,祖上故友,对他极为关照不说,还能派千骑精锐去护他,给他那些既实用又风光的特权,这不是第一友军是什么? 还有从那日朝堂上发生的事看来,文景一脉的武勋也都是向着他的,除此之外还有贾家的一些老亲也是不容忽略,诸如史家、薛家、扬州的林家、金陵的李家等。 这四家前三家权势能为较为明朗,无需多提,倒是李纨的娘家总是被人疏忽,其父李守中曾任国子监祭酒,桃李满天下,在朝堂上文臣一脉自然有些根底的,既两家能结为姻亲,关系定然是不错,不说怎么铁,顺风局定然会打,逆风局也大概不会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