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双赢(1/1)

作者:夺鹿侯

顽贼第六百六十一章 双赢

刘承宗回到西安府时,只有四个字能形容这片土地。 浩浩荡荡。 刘狮子刚带兵走到北岸,就见渭河两岸,密密麻麻到处都是人。 正赶上高应登与任权儿引两支马队前来迎接,刘承宗便扬鞭问道:“这都哪儿来的?” 高应登瞧了一眼任权儿,后者便上前道:“长官,都是西安城里来的,降兵与秦藩宗室、仆从,由二旅看着修造大营。” 等他说完,高应登才跟着道:“大帅,目下一旅大营、标营已登上西安城墙接管关防,另有援兵游兵二营驻扎城外,以防不测。” 刘承宗缓缓颔首后问道:“陈奇瑜,把事情都办好了?” “办好了……一半吧,大帅刚走,他就求援了。” 高应登笑道:“驻扎城南的护卫指挥使,姓崔,他弄不了,任总兵派了二旅五百老卒夜袭,本想着袭杀崔指挥使就完事。” “没控制住,守军未触先降,一触即溃,四城守军都被吓得乱了套,没办法只能把城门打开,放兵进去维持治安,不然他们非得把城烧了不可。” “长官恕罪,卑职也……” 刘承宗摆摆手,示意任权儿不必多说,道:“无妨,也差不多了。” 这西安府刚入夏就围上了,如今已经入冬,外无援救内无粮,又刚经历打粮抄家的乱子。 若非他不愿出粮养兵,早就不攻自破了。 这种情况,别说五百军兵夜袭,刘狮子甚至觉得就算只有一个人登上城墙,喊上一句,守军没准都会自相崩溃。 更何况程和分段治理。 管河容易,管人难。 不过陈奇瑜听刘承宗这意思,除了尽人事,似乎元帅府还有其他办法。 他也是旱灾里的主管军事的官员,知道这年代有多难,而元帅府能在此际脱颖而出,想必是有什么独门秘诀。 想到这,陈奇瑜按捺不住心中好奇,便斟酌着问道:“大帅想必,还有其他方法?” “呵,我能有什么办法。” 刘狮子心说,大环境就这德行,这几年西北遭受的自然灾害,扔到任何一个古代盛世身上,都得被干得一蹶不振。 无非是他们元帅府这种起家于灾害中的小政权,官吏军民更加乐观,也更有韧性而已。 刘承宗笑道:“你来尽人事,天命那边我想办法。” 陈奇瑜满心了然:“求雨祭天?” 这是正事。 没下雨是官员心不诚。 下雨了,就能极大地提高民心和稳定。 不过刘承宗想的显然跟陈奇瑜不是一回事。 他缓缓摇头道:“雨是很难求来了,我的计划是先把管事的换成自己人。” “大元帅要把管事的……换成自己人?” 陈奇瑜没听懂。 亦或是听懂了,但过于惊世骇俗。 “我算看明白了,我走到哪,哪就不下雨,这肯定是这帮办事的跟我对这干,光吃香火不做事,当然要换掉。” “什么风伯雨师、河伯雨神、龙王湖君、山神城隍,不下雨就给他们停了香火统统下岗,册封元帅军阵亡军官、军士英灵上岗。” 刘承宗把话说得理所应当,陈奇瑜及陈奇璜等人听得惊为天人。 兄弟俩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震惊——这刘承宗是疯了不成? 你说他迷信吧,他要把神仙都撤了。 你说他不信神明吧,他居然还要自己册封一堆神仙。 刘承宗却不管他们的眼神,摆手道:“你们不必顾及许多,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暂居军中,将河道衙门做出个章程。” 把神仙换成自己人这事吧,其实刘承宗的思考方向,跟迷信完全不着边。 从渭河浮桥上过来的时候,他就已经意识到,明年的收成恐怕不会有多好。 正常来说,收成变差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不过今年对元帅府而言是关键时刻。 进了西安城,意味着此次东征成功,要进入战后封赏阶段。 也意味着,他必须称王了。 虽然他本人对这事有十二分的不情愿,甚至还有点抵触,但元帅府众多立功将领的爵位,确实该给人家升一升了。 打回家乡,也没理由再压着这事。 称王建制的关键时刻,如果明年因旱灾导致地方口粮不够吃,对军心民心的影响太大。 所以刘承宗才有了裁撤神仙的心思。 一开始他的想法也是求雨。 赶在气节上快下雨的时候,官员出去祭天祈雨,这事儿对民心士气是很有用的。 毕竟绝大多数人都信一个东西的时候,它对掌权者而言就不是迷信了,而是可以利用的政治手段。 求来了雨,是天应人德,民心暴涨,甚至能增加一点神性。 没求来雨,那也无所谓,只是求雨的人心不诚罢了。 而刘承宗呢,显然对这种情况不满足。 凭什么你们不干活,反倒要怪老子心不诚? 先给你们都撤了,让百姓意识到我刘承宗天不怕地不怕,神仙也不怕。 哪怕让百姓认为我倒行逆施也无所谓。 再给我的阵亡将士都封了神仙,收获一大波军心。 哪怕不下雨,十万大军在手,了不起明年领着将士们继续开战,打进下雨的地方去。 万一它下雨了呢? 我刘承宗裂土称王,就连册封的神仙都比大明管用! 军心民心,双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