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第247章 捧臭脚之王
:捧臭脚之王 若是朱棡知道此时朱元璋手中信件上面所写的东西,必然会后悔自己老丈人交了底。 朱元璋拿着信纸,在众人眼神之中缓缓起身。 “你们想不到的法子,有人替你们想到了!” 官员们脸色都有些疑惑。 不明白是谁想到了这个法子。 “陛下,不知是什么法子?”胡惟庸问道。 虽然是询问,但胡惟庸还是咂摸出了一番意味。刚刚皇帝的话明显就是在说皇子。而诸位皇子之中,应景的只有两位。 晋王和燕王。 郭英也道:“陛下,臣也想知道。” 朱元璋缓缓负手缓缓走下台阶,周围众臣也做愿闻其详状。 朱元璋道:“这第一个法子,就是改土归流!将这土司手里的土地分发给下面的土民。俗话说有地不愁吃喝,这有了土地,自然而然的土民就吃得饱了。” “但如今这博禄造反,平叛之后,朝廷也不能贸然进行这改土归流之法。若是贸然进行,云贵川等地的土司说不定又会谋反,而且声势必然更加浩大!” “……” 朱元璋说的,自然是朱棡在徐达面前说的那些话。 以利诱之,先保留土司颜面,然后循循善诱。 土人本身的战斗力是不可小觑的,尤其是有了武器的土人。 他们所需要的,不过是生存。 朱元璋说完,在场所有官员都有些明悟。 这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计谋,但绝对是最省力的方法。 不过唯一需要的,就是钱。 但是相较于其余两个法子,这个法子是最能体现朝廷威望的。 “老臣惭愧。”胡惟庸回过神来,拜道。 其余人也回过神来。 随即不少人叹道。 捧臭脚,还得看你胡惟庸啊。 文官这边,杨宪跟段凯这些臣子也在考虑这改土归流是不是可行,是否是正确的政策。 这是大明朝廷针对西南之地的重要国策,一旦是正确的,且取得巨大成效,那么往后的国策都会因此发生改变。而若是出了疏忽,那就是极大的后果。 段凯心头打着腹稿,想要把话说出来。 而杨宪却是往前一步,拜道:“臣以为此计甚妙!” “如此妙计实在令臣豁然开朗!改土归流势在必行,土人百姓也不过是寻常之人,既是百姓,所心系之事也无非是衣食住行。对其而言,谁能给饱饭,谁能让他们免灾难,他们就信谁。” “此次博禄叛乱,便是朝廷在西南之地公信不足,致使博禄趁虚而入,蛊惑百姓。以此计先展现朝廷恩德,施展朝廷仁政。再以血腥手段剿灭土司这一罪魁祸首!打一棒给一个甜枣,实在是绝妙。” “再者,大明要的西南,不光只是土地。得地失人,乃是下策。朝廷决不可做此等将民心往外推的事。” 这话让郭英狠狠咬了咬牙。 这杨宪老小子说话就是特娘的阴阳怪气。 朱元璋听得此话,点了点头。 杨宪的话能服众,这番话也确实是朝廷的用意! “此事中书省主办,计策咱已经给你们找到了,若是还办不好……。”朱元璋冷笑了一声。 “散了吧!” 杨宪等人跪地接旨,神色稍带惶恐。 臣子离去之后,朱元璋的脸色一直不是很好。 云南土司叛乱,标志着大明在西南布政的失败。 意味着前些年投入的钱,彻底打水漂了。 等到宫门落锁,在乾清宫处理奏折的朱元璋才摘下自己的老花镜。 “什么时辰了。”朱元璋抬头问道。 只是出现在他面前的不是王景弘,而是一身朴素宫装的马秀英。 马秀英拿着火钳在给暖炉里面添木炭。 “妹子,你啥时候来的?”朱元璋靠在椅子上,问道。 马秀英转头,盖上暖炉的盖子,将手里的火钳交给身边的女官,走过来道:“我啊来了一会了,见你看折子看的入神,就没喊你。” 说完,马秀英转头给宫女道:“端上来吧。” 朱元璋一听这话,笑道:“又有啥好吃的?” “徐兴祖回凤阳去了,他家大儿媳快生了。膳房给你做,我怕做的不合你胃口,今儿个专门给你炒的腊肉,还有烀的泥鳅。” “嗨呀,快端上来!”朱元璋大喜。 到了一旁软塌上的小桌子前,朱元璋拿着筷子等待着宫女上菜。 在马秀英面前,朱元璋是最没有皇帝气质的。 “徐兴祖抱孙子,咱送点他什么?这寻常百姓家都有的礼数,咱老朱家可少不得。”朱元璋吃了口用蒜片炒香的腊肉,满嘴留香。 再喝一口孝昌的米酒,当真是美到了心里去。 马秀英给朱元璋整理奏折,道:“送了,一对长命锁,三匹上等的蜀锦,还有一把金秤杆和给她儿媳的东西,都是女人家坐月子用的。” 朱元璋端着碗吃那炖的软烂的泥鳅,从头嗦到尾,一口将泥鳅肉给嗦下去,随即道:“不好,徐兴祖那家伙老实本分,为人低调。送他这些啊,不如送他点钱,他还能拿去藏着。” 马秀英轻嗔一声:“你啊,事后才想到,现在做了怪人家做的不好,你咋就不提前把这事想到呢?” 一下子,朱元璋被怼的哑口无言。 端着碗又吃了一口泥鳅,这才想到今日发生的事。 老朱给马秀英讲了一遍之后,有些凝眉道:“老三这事看的远。” 马秀英知道朱元璋的心忧所在,道:“你该高兴才是,这样一来吕昶也没事,你不是最看重他算账的本事吗?” “不过这吕昶不能留在京师了。”朱元璋道。 马秀英这时候走了过来,坐在朱元璋的对面。 “重八,你是不是担心老三……。” 朱元璋愣住。 但随即,朱元璋摇了摇头。 在知道了朱棡的计划之后,朱元璋其实对朱棡谋反不谋反一事有所判断。 老三,是个向着朱家的人。 “把吕昶和詹微……都送去大同吧。” 朱元璋沉吟了很久,道。 马秀英笑了笑。 这俩人送去,不是给老三添堵吗?但是送去,要比不送去好。 这两人在老三身边,也能照拂照拂文官那边。 其实从这就不难看出,老朱对于文官体系的打压,已经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