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介绍清楚了误会也就消了(1/1)

作者:六月榴火

官场修仙,好官不好当第78章 介绍清楚了误会也就消了

刘广林看到张晓强市长正和市政府办公室的一个年轻干部在说什么,就走了过去。 “晓强市长,事情就是这么两件事,不好办啊!”年轻人着急的直转悠,看到刘广林走了过来,连忙问好。 “这是怎么啦?” 张晓强眉头也是皱着的,“刘书记是这么个事,省里的胡新风副省长还有农业部的两位客人,对今天中午的羊肉很满意,找到了会务小组这里,要求给他们搞一点带走。 还有,准备的礼品短了好几份,头痛!” 这种事情放在别处,那真不叫个事。东北的飞龙、西北的雪鸡就是这么被吃绝种的。 但,放在宜都市是真不行,所有纯种白山羊都被新农社建档了。 再说了,刘广林也不乐意这么干,真不是小气,饿死爹娘,不吃种粮啊! 就那么几十只白山羊,那是要做种的。 刘广林挠挠头,轻声和张晓强说道:“找几只杂交的,杀了,肉抽真空包装好,当成礼物送一点。 至于会议礼品,来不及准备的话,所有记者改成发钱吧! 这次来了几个名记,一人发5000;剩下的,不管他是摄像还是小记者,统统2000。 你那边的办公费用不好走的话走我这里,我这里这个月还有点富裕。” 三人相看了一眼,张市长连忙低声和办公室的小家伙打招呼,“你一个字都不要说出去啊! 那点白山羊全都是建档了的,是种羊,明白不?” 小年轻连忙点头,但平时形象光辉的刘书记居然也造假,还是针对上级领导造假,这颠覆了他的认知。 结束了午宴回到了宜都市委招待所,余书记正在梨树底下遛弯儿呢,就看到雷部长也走过来了。 “老雷,累不累啊?”余书记很关心地打着招呼。 “习惯了,倒也还好。余书记,这个萤火虫资产管理公司它就是个造船的,对农业投资没什么经验啊!” 余书记有些惊讶雷部长的直接,“雷部长你这是有些担心?” “嗯!今天中午,我和这家资产管理公司的凯瑟琳聊了两句,感觉她不着调。” 着调不着调的,这个纯粹是个人感觉嘛! 余书记也不以为意,“下午我们就仔细看一看嘛,这方面你有经验。真不是那么回事的话,我是要追究责任的。” 这是当然的! 如果说,宜都市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唱戏,刘广林就是第一责任人,必须下马,谁也保不住! 所以,到了下午的走访阶段,余书记全程都黑着脸,非常严肃。搞得陪同讲解的宜都市委秘书长郭静江,小心脏“噗通”乱跳。 “这个农产品深加工这一块,你展开的再详细一点,总不能就这么几句话吧!”余书记有些不满,“就这么几个字真说明不了情况。” 看着余书记严肃的神情,郭静江这个时候再也顾不上什么商业秘密了,干脆来了个竹筒倒豆子。 “目前新农社的具体投资项目,已经落地的主要项目有,蛋白粉加工基地、基酒酿造、糖果加工、茶叶深加工基地以及家用日化这五个方面。” 郭静江一说到这些,雷部长就有兴趣了,也开始明白他所理解的农产品加工和外商所呈现出来的农产品加工,不是一回事。 “你是说,你们新农社准备自己酿酒、制茶?还有,家用日化它是个轻化工产业,怎么和新农社扯上了关系?” 郭静江点头说道:“是的,我们新农社准备打造自己的酒品牌,从中国白酒到果酒,也就是葡萄酒整整一个系列,甚至还包括米酒。 这些酒水的销售,除了中国白酒之外,其余的都将出口国外销售。” 雷部长打断了郭静江的介绍,插话问道:“为什么白酒不出口?” 郭静江这时已经过了最紧张的时候了,说话自然了一些,他解释道:“我们的白酒在国外的销量,很大一部分是被华裔买走的。 对于其他外国人来说,发酵酒的口感他们接受不了。 这是外商自己说的,他宁愿喝几十块钱一升的劣质朗姆酒,也不愿意喝我们的茅台。” 雷部长问了问身边一位经常出国的下属,得到了准确的答案,这才点点头。心想,这个投资商终于靠谱了一回。 余书记也在问省政府的一个干部,得到同样的答案,心中就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雷部长和余书记相视一眼,余书记点头对着郭静江吩咐道:“接着介绍吧! 就是要详细一点,让我们这些少接触实务的人有一些基本印象。这样我们才有最起码的判断依据嘛!” 郭静江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茶叶基地目前处在选种阶段,准备引进的优质品种有五峰的本土茶种采花毛尖,和恩施的黄连溪玉露。 至于雷部长提到的家用日化这一块,目前涉及到的种类确实很多,也很繁杂。 从酱油到鸡精这一类的调味品,以及日用化妆品,一共有500多个单品、三十多个种类,都有涉及。” 雷部长兴趣大增,“还真是雄心勃勃啊!” 郭静江点头笑道:“家用日化里,单单一个食用油项目,初期投资就已经超过四千万。 凯瑟琳女士的原话,每年在食用油这一块,就被人掏走了将近100亿,而且还是拿垃圾调和油掏走的,她为我们的国民深感不值。” 当然,深感不值这种话,在这里说说也无伤大雅,反正凯瑟琳是外商,不懂嘛! “这就是你们宜都市建立新农社的基础吗?”雷部长的问题明显带着倾向,可惜,郭静江没有听出来。 他思索了片刻,这才开口回答这个刁钻的问题。 “刘书记在提出新农社的初期任务时指出,组织带领全市农民一起脱贫就是目前的主要任务,也是我们成立新农社的初衷。 最初我们没有这么宏大的计划。 我们最初的想法还是比较原始的,就是依靠自己种植的农产品来进行初步加工,然后出售获利。 这样的话,种植规模上去了,成本自然也就下来了;初加工这个步骤不但解决了我们部分富裕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让这些原材料具有了附加值。 市委市政府几次大会之后,都认为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这大概是成立新农社的基础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