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总有一人冲锋在前(1/1)

作者:西瓜田不田

别上来第131章 总有一人冲锋在前

“先生,我去收拾他!”奥斯特自告奋勇的说道,全然不像一个老头子。 “别着急,你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之前,在有所了解之前,先去弄清楚再做决定,消灭一种事物,可不仅仅是简单消灭那般简单。”老人制止道。 “先生,其实我们有能力将之抹去。”袁道成谦虚道。 “是啊,这里的东西你可以将他抹去,但其他地方的呢,如果出现新的情况该怎么办?”老人反问道。 “呃……”袁道成和奥斯特对望一眼,自然清楚老人说的其他地方是指的哪儿,这倒是还没想到过。 “是吧。” 老人刚说完,那双眼睛似乎有些迫不及待,浓重的迷雾将三人包裹,切断了三人相互之间的联系,所有声音视线波动都消失不见,让袁道成和奥斯特大吃一惊,对于迷雾的运用来看,他两确实不如这货。 “先生?阿特?”袁道成轻声呼唤,却只有空白一片。 担心老人出事的袁道成直接开启眼睛中的紫网,封住他能封住的所有地带。 迷雾确实没有再变化,和他依旧不能知晓其他两人在哪儿,皱了皱眉的他蹲在地上,单手抚地,眼中的紫色大网好似流出眼睛之外,全部覆盖在地面之上,他以最快的速度将控制的范围跑了个遍,都未曾发现人影。 神奇的是无数个袁道成依次排列站立在各处,将所有范围内的空间堵得严严实实,人影的密度就像早高峰时挤地铁的人群,严丝合缝。 “奇了怪……”袁道成推测那东西应该是将他们三人分割了,将原本所处的时空分割开来,以至于他不能找寻。 “雕虫小技!” 轻哼一声,只见袁道成撤掉全部身影与紫色大网,甚至它自己身影也都消散,化成三道乳白色的意质波,三道意质波交汇组合,延伸至上下左右前后隐匿与这片迷雾空间之中。 以三条意质波为支点,几条意质波同时释放暗属性能量,直接暴胀开来,瞬间追上还在膨胀的迷雾空间的边缘。 袁道成此时感知到了另外两处贴合壮大的空间,那迷雾生灵似乎想要将几人永远的单独的困在“囚牢”之中,可惜他低估了这三人的实力。 意质波作为一种理论上最快速度的存在,什么东西的演化都难以逃脱意质波的追赶,前提是意质波得足够的强悍,而三人明显符合。 尤其是纯粹之人的意质波,那几乎是无敌的存在,想要硬刚打击更是天方夜谭,所以当老人出手之后。 几人瞬间就回到原地。 “呃……先生,您让我也发挥一下……”奥斯特此时还在地上竖钉子,只不过这钉子泛着白光。 “你们看看我,我在这边研究了有些时日,有些东西说不定对你们的研究有启发,取精华去糟粕的事儿你们自己验证验证。”老人说完,通体迸发出蓝光,这些蓝光夹杂着一种无形的意质,强行清除掉附近所有的迷雾,整个空间变得宽阔明亮起来。 不,在袁道成和奥斯特眼中,老人并没有像是扫地一样将一些灰尘转移到另一处地方,而是类似于将灰层变成了空气,强行对迷雾的特性进行重组,改变特性。 “这……老袁,你说先生能不能把我俩变成两头牛?”奥斯特惊叹道。 “废话,把我俩变成一头牛都行……”袁道成甚至想鼓掌,从老人的手段中可以看出,五方世界的各种事物是能够进行同化再创造的,以前他俩也只是猜想过,现在活生生的例子验证了他们的猜想。 “迷灵?!”两人一起惊呼。 在三人的眼中,宽阔的空间中虽然并没有发现迷雾生灵的踪影,但洁白的地板上倒映着密密麻麻的迷灵身影,这些迷灵还和外面碰到的有些不同,所有迷灵之间都被一条晶莹剔透的丝线所联系,像是糖葫芦一般被串联起来,不知有什么用。 所谓一力降十会,这些离谱的变化黑没有发挥作用,就被老人的蓝光全部切断,甚至所有迷灵身上都显现出一种蓝色,原本没有耳目面容的迷灵,开始慢慢生出变化来。 老人大手轻轻一挥,大量的蓝波从他袖中飞出,不断飞入迷灵的身体之中,长出耳鼻面目的迷灵慢慢变得灵动,木讷的眼神变得有光泽。 “……”袁道成和奥斯特半天说不出话来,眼前的一幕过于颠覆他们实验的成果认知,这和女娲造人有什么区别…… “我以前和一位大师探讨过,迷灵好比人的躯壳,蓝波好似人的意识,二者结合方为人,但却又和外界的人不一样,因为我发现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他们会坍缩,从新变成一种神奇的物质,这大概就是以前我们的来源吧。”老人转过头来冲两人笑笑,像是在给他俩上课。 “是的先生,在我们的研究中,正是因为发现这种无名的坍缩,才有了这个计划,后来发现温度这种东西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温度,也不是身体的感觉。”袁道成倾诉道,涉及到自己的研究领域,他此时的话多了起来。 “嗯,这倒是一种新奇的解释,几千度几万度甚至几万亿度的高温我们能够理解,但其实来说超过十万度的高温更多像是一种数字和计量单位了,确实不能将之当做一种寻常温度来理解,但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想要形成这么高的温度,还是难,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弄出来的,能给我解释解释吗。”老人求知欲强,毫不避讳的说出心中的不明之处。 “嘿嘿,这还是您所坚持的理念之一,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而变化就会就会有能量的变化,变化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神奇的事儿,尤其是越小物质的变化,看起来更加直观,但实际上依旧有很多东西在当年的条件下是不能探知的。”袁道成先赞扬了一句,接着说道。 “一种常见的说法就是事物运动的越快,所传递出的能量也就越大,其中被计量的温度单位就越高,所以有了后来的以四个亿字单位的温度计量,那已经是当时我们能够计算的终极高温了。”袁道成看了眼奥斯特,让他继续解释,不然这货还在一旁抽烟。 “呃……后来我和老袁两个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将温度计量拆分到每一个最小克力身上,做了一个标准模型实验,克力是后来的一种最小物质,微量的原初引力好像是他身上的唯一特性,由此也发现一种聚合能量的好办法。”奥斯特掏出个炭笔在洁白的地上涂涂画画,老人家弯着腰仔细学习。 “最开始我们是研究的能量运用领域的问题,但当这个发现出现后,我两立马知道了其中可怕之处,才有了现在的实验。”奥斯特坦言道。 “你能说重点不……”袁道成听这小子又扯远了,赶紧制止道,不然他能从开天辟地讲起走,等听完保不准这座大楼都被分化了。 “哦哦,在这个标准试验实验之中,最开始是利用两个克力之间纠缠旋转和对撞,是符合守恒的,可当注入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