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启蒙(1/1)

作者:惊鸿鹊起

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第30章 启蒙

又是一年丹桂飘香的季节,李青鹤准备送李延宁去启蒙。李青松一听也想送李延峰去认些字。胡瑞觉得胡万里年纪也到了,最近靠着豆浆和豆腐丸子汤买卖,进项不少,再送一个去启蒙也负担得起。 于是,金秋九月,李延宁、李延峰、胡万里三人在各自父亲的带领下到镇上北街的魏秀才那报名启蒙。 到魏秀才家才发现,报名排队的人不少。 胡瑞道:“魏秀才年岁四十又三,为人严格,他隔年九月就会招收一批幼童启蒙,添补读两年就不读的或者资质太差被退学的空缺,所以每年招收名额不定。 “但每次报名的人家都很多,谁让他教出了好几个童生和一个秀才,镇上的大户都想把孩子送他这里。若是启蒙班有孩子学的不错,家人又支持读下去的,就会进他的亲传班,亲传班考童生几率很大。” 胡瑞住镇上,这些在给胡鹏程报名时就已经打听过了。 胡鹏程去年就进了启蒙班,只收了七个学生,他儿子就是其中一个,让他高兴好久。 虽已是九月,可秋老虎威力不减,在魏秀才的院子晒了这么久,一些年纪小的已经开始哭闹,父母哄着还不消停的,不一会儿就被魏家的家丁请出去。 一些员外或者富户的孩子,平日里娇生惯养,晒中暑的也有,都被父母送回家休息,自然无法报名。也有一些精力旺盛的孩子站不住,满院子嬉闹,又被请出去几个,最后只剩十个左右。 这十个分两批进去。李延宁他们三个和另外两个孩子是最后进去的。 一进去,五人规规矩矩地给魏夫子作揖行礼。魏夫子让几人自我介绍,父母显然都交代过,大家都没答错。 接着,魏夫子问了几个问题,比如你之前可有认过字?要是你在路上捡到一个荷包,该如何做?若是有朋友向你借最喜欢的东西,你借吗?你的父母生病了,你该怎么办?你为什么要读书等等问题。 这些考察孩子品行的问题,倒是让李延宁没想到,这魏夫子还挺重视学生的品德。 李延宁一个成人芯子回答这些自然不成问题,胡万里和李延峰前面几题都答得不错,到最后一题时,胡万里答因为他哥哥在这里,他就也被父亲送来了。 李延峰则道:“因为爹希望我多认一些字,还有爹说宁弟很聪明,一定能读好书,但他身子弱,让我一起来读书顺道保护他,不能让他被欺负。” 李延宁大囧,他身体早就好了!让一个七岁的孩子说保护自己,真的又囧又感动。 魏夫子点点头,能友爱兄弟,保护弱小,不错,又问:“谁是你宁弟?” 李延峰指了指身边的李延宁,李延宁作揖道:“魏夫子好,是我。” 魏夫子见这孩子长得白净精致,要不是穿的衣服布料一般,他都要以为是哪家的小公子。 “你又为什么想读书?”魏父夫子问李延宁。 李延宁答道:“因为我爹说读书可以知道很多大道理,可以让人变得更聪明,这样就能保护家人还能帮助别人,所以我想读书。” “嗯,读书能启智增慧,明德至善,亦能助民利民。不错。” 最后让他们出去等,一刻钟后,管家出来宣布名单,李延宁兄弟三人皆入选,另还有两名孩子。 三位父亲高兴极了。李延宁也松了口气,终于可以启蒙了。李延峰也高兴,以后可以和宁弟一起上学啦。只要胡万里不高兴,他不喜欢读书,每天看哥哥一回家就捧着书背诵,他就头疼。 回家路上,按夫子交代的,去书肆买了一本儿童启蒙书籍,一套最普通的笔墨纸砚,纸还只买了半刀,一两银子已经花出去了。 这半年来,家里的食肆都有进项,李青鹤买起来倒是不心疼。 回去路上,两兄弟还在商量束修的事。魏夫子这里,幼童启蒙第一年束修是一两银子加一条干瘦肉条即可。 第二年和第三年则是一两半银子和一条干瘦肉条。一般读了三年,认了大部分的字,学会算数后,有些人家就会退学回去学习家里的手艺继承店铺,这在西市和南街上最常见的。而有资质且家里支持继续读书的,进亲传班,每年束修二两银子。 李青鹤希望李延宁能学下去,儿子这么聪明,一定能学有所成。他会供到儿子学不下去为止,不会让他去当泥腿子。 李青松倒是没有这么大的期盼。李青榆从小也聪明机灵,否则李大庆也不会送他去读书。可读了十几年,连童生都考不上,媳妇也不娶。自己儿子老实话又少,考科举估计难,只希望他多认些字,学会算数,以后在镇上当个掌柜或者账房先生就很好,再不济也可以回镇上继承食肆。 李青松对李延宁倒是抱有希望,这侄子小小年纪能说会道,聪明绝顶,比李青榆小时候还要聪明得多。 若是侄子能考上,光宗耀祖,自己家也能跟着沾光。因此他才交代儿子要照看好宁子,不能让人欺负了。 要说李青松对李延宁考科举最没信心的地方就是他的身体,太文弱了,小脸苍白的,弟妹给他补了多少东西,硬是没红润一点,看的他和杨芳华都急。 到家后和家人分享了好消息,众人都高兴极了。柳芸在柳家待过,知道大户人家给夫子的束修除了银钱和肉干,还再准备些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等以示尊敬和感谢。 叶柔和杨芳华听后立马准备起来。 李延兰见两个弟弟都能去读书,自己只能在家里学刺绣,有些闷闷不乐。 李延宁安慰道:“堂姐,以后我和堂哥去学堂认了字,回来再教给你,这样你也能认字,我们在学堂学,你在家里学,还省了一份学费。” “对,我也认真学,回来教你。”李延峰也宽慰姐姐,三人从小一起长大,情谊自是深厚。 李延兰果然欣喜:“真的吗?那你们可要听夫子的话,努力认字,回来给我当小夫子。” 柳芸打趣道:“那怎么办,你们娘还有我也想学呢?” 李延峰道:“那你们一起学,夫子那里也有很多学生。” 众人笑作一团,都等着两位小夫子以后回来给大家上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