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第368章 王太师
四王爷嚣张跋扈,石家借着他的势在江州干了多少为非作歹之事?其他的不说了,就说为了掩藏走私案,他们灭口了多少撞见鬼船的无辜渔民。还有晖州司的陈大人一个清官突然畏罪自杀,四王爷是不是递刀之人?</p>
三王爷更不用说了,单单河西县掘大坝淹没百姓一事就罪该万死。李延宁不听三王爷的指令,没弄死华孟灏,还让他立了功,本就得罪了三王爷。</p>
如果是这两人中的任何一个人上位,李延宁想他不仅仕途走到尾,性命也难保。还不如拼一把。当然,前提是二王爷是个可靠的人。若是如传说中闲散无能,那也难堪大任。</p>
不过李延宁想能教出华孟灏这样的人,二王爷该是不差的。</p>
沈辙叹了口气道:“其实孟灏世子确实是个不错的好苗子。可惜啊!”</p>
沈辙曾给宫里的皇孙们讲过学,对这些皇孙都有过几面之缘。华孟灏是皇上的第一个孙子,最开始也是很受宠爱的。</p>
尤其是太子第一个孩子是女儿,第二个虽然是个男孩,但体弱早夭。太子和太子妃伤心极了,太子妃更是很久没再怀孕。这时候华孟灏的出生给太子带来安慰。二王爷见大哥喜欢孟灏,便经常带儿子上太子府。</p>
华孟灏的母亲生他时难产,虽然保住了性命但落下了病根,身体虚弱且精神状况不好,时常哭泣,还有虐待华孟灏的倾向。二王爷知道后,不敢再让妻子再教养儿子。</p>
后来二王妃病逝,二王爷到处剿匪,便将华孟灏寄养在太子府。华孟灏小时候待在太子身边的时间比待在自己亲爹身边的还要长。太子也很疼他。可能是待在太子身边的时间更长,华孟灏小时候的性子更像太子,温润如玉,聪慧过人。</p>
沈辙去讲学时,也只有华孟灏认真听,他不懂的知识还会问,遇到好学的学生,沈辙难免多讲了些。</p>
太子死后,皇上和二王爷的关系很差,宫里见风使舵的人对华孟灏的态度也变了。连一向对他疼爱有加的王皇后都很少再见华孟灏。</p>
后来华孟灏便不再进宫学习,而是跟着父亲练武,皇上看到犟脾气的二王爷颓废的样子便头疼,也不再管他们爷俩。</p>
二王爷腿瘸后成了闲散王爷,世子也低调起来,专门习武,后来进了兵部。他们爷俩不争不抢的,朝中大臣常把他们父子忽略了。</p>
可是李延宁听完却隐隐觉得有哪里不对。一个那么像太子的孙子,皇上会不待见他,还放任自流?</p>
如果真的很不待见,对这个孙子一点都不关注、不了解,皇上怎么敢让他来都定城?别人不知道,难道皇上不知道李延宁一直在筹备着收服各部落和小国吗?</p>
李延宁敢与各部落通商,不怕被说走私,敢让邵泽忠去收服部落,这都是他们提前写了奏折呈给皇上批准的。只是皇上没在朝廷上公开而已。</p>
皇上什么都知道,这可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这么好的机会,他让华孟灏来,还给了他自己调兵遣将的权利,没有派一个督军,虽然来都定城收服各部落会很凶险,但也是一次考验。</p>
只要华孟灏做到了,李延宁想他就有跟三王爷和四王爷争的资本。</p>
李延宁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沈辙,沈辙也沉默了。</p>
片刻后,沈辙哈哈笑道:“你和颂冕的想法如出一辙。”</p>
这下轮到李延宁吃惊了:“师哥也这样想?”</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