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民心(1/1)

作者:苏寒舟

宠妻无度:腹黑摄政王重生太粘人第109章 民心

众人顺着长刀飞来的方向看去,破山高喊一声:“摄政王驾到——” 墨承影身穿朝服,从马车里走出来。 冯广赐乍一见那抹金龙纹出现,腕上的疼痛都减了几分,他扫了眼对面,好几辆锦盖流苏的马车停在那里。 却不知道摄政王是刚来,还是一直都在。 “参见摄政王殿下。” 整条街上的人都跪了下去,齐声高呼,只有沈雁归站着。 墨承影穿过人群,缓步走来。 如此严肃场合,沈雁归紧抿双唇,憋笑憋得很苦: 下了朝换常服,这会子又把衣裳给换回去了,这一天真够他忙的。 墨承影眼神警告:如此危险,竟也能笑出来? 毕竟百姓都在,沈雁归见他过来,也乖乖蹲下身去,“参见王爷。” “胆子不小!” 墨承影语带责备,怪她以身犯险,那手才伸出去要扶她,却见冯广赐先一步跪到自己脚边。 青霜非常自觉将沈雁归扶了起来。 冯广赐忍着剧痛,跪禀:“王爷,微臣有事启奏。” 启奏? 想恶人先告状吧? 墨承影才懒得听冯广赐废话,他伸手握住刀柄,将冯广赐腕上的刀拔出来,鲜血飞溅之际,刀尖在低空划出一个弧度。 伴随一声哀嚎,冯广赐的胳膊当场落地。 刀尖点地,鲜血迅速收拢,顺着刀刃滑到地面。 墨承影握着刀柄,忽而弯腰凑近,眼神阴鸷道: “本王的王妃,是你可以碰的?” 冯广赐额头上的汗几乎是炸出来的,他痛得想要在地上打滚,可又怕反应有一丝不对,惹得摄政王更加不快,惹出更大祸端,便紧咬牙关。 鲜血染红半身,他毕恭毕敬跪好,“微臣不敢、微臣不敢。” “不敢?” 墨承影迈了一步,刀尖与地面划出的声音,叫人骨头发寒。 他不疾不徐道:“少府卿,谁给你的权力,敢擅自调动京卫营?” 这话问的是冯广赐,将头磕得咚咚响的却是孙参将。 “王爷恕罪、王爷恕罪,末将日后再也不敢了。” “不是的王爷。”这罪怎么能认呢? 冯广赐有些慌张辩解,“是南褚刺客,不,是暴民作乱,天子脚下暴动,京卫营有权……” 话还没说完,寒光一闪。 墨承影手起刀落,淡淡一句: “知罪就好。”哪有那么多下一次? 孙参将只觉得脖子上一阵凉意划过,他双手摸上去,瞬间血涌如注。 须臾之间,孙参将倒了下去。 “国有国法、军有军规,小小参将,不经请示、私自调兵镇压百姓,罪不容诛!” 摄政王一向治军严明,孙参将深有体会,他急着认罪,是不想连累更多。 该动的手动完了,墨承影将刀丢给破山。 孙参将确实罪有应得,只是小老百姓哪见过这阵仗? 地上的血仿佛锁魂的触手,血腥气弥漫,原本就大气不敢出的百姓,一瞬间都跟筛糠似的,身体控制不住在抖。 朔风扫落叶,跪满人的街道一片肃杀。 诡异的安静,好似落叶之声亦可闻。 先前刀指沈雁归的李捕头,此刻感觉身下暖湿,一张脸干脆贴在地上。 “微臣有眼不识泰山,以为眼前是假冒王妃之人,这才有所冒犯,还请王爷……” 冯广赐方才紧咬牙关,齿缝间已有血渗出,他抽了两口气,惨白着一张脸,尽可能将话说完整,道:“看在太后娘娘的面上,饶了、微臣。” 冯妧清能有什么颜面? 他的话,让墨承影感觉恶心。 破山晓得主子不愿同冯广赐说话,代为开口道:“少府卿既觉得是假冒,那手中握着的是什么?” 也不知是手中的金令忽然烫手,还是恐惧太过,又或者血流过多。 冯广赐直接晕了过去。 没用的东西,用对了地方,那也是个宝物。 瓦解冯家可不像杀孙参将那般简单,三法司公开审理,到时候还需要冯广赐出力呢。 墨承影给了个眼神,破山指着人群中的大夫道: “你!就是你!过来,给他上药包扎!” 冯言定没什么眼力劲儿,他以为摄政王让人治疗三叔,就是有意饶恕的意思。 想着从前摄政王还唤过自己小命,冯言定一双膝盖当脚,跪移过来,替三叔解释: “王爷恕罪、王爷恕罪,三叔并非要碰王妃,是王妃纵容婢女偷盗金令,教唆百姓恶意中伤太后,百姓有所质疑,她便指使婢女当街行凶,微臣想要制止,还被她削去手指。” 冯言定举着自己刚包扎好的手,“王爷若是不信,大可、大可问李捕头他们。” 裆下湿漉漉的,经风一吹凉到心底,李捕头脑子也跟着清醒起来。 他心知眼下唯一脱困的方式,便是将王妃推入万劫不复之地。 “卑职带着捕快巡逻至此,亲眼瞧见王妃杀了陈三和他儿子,还断了冯少爷手指,卑职所言句句属实,还望王爷明鉴。” “你放屁!” 之前便护着沈雁归的几个壮汉,此刻也直起身来。 反正事已至此,横竖都是死,他们豁出去了。 “姓冯的当街纵马、强抢民女,罪行累累,京城谁人不知?” “摄政王明鉴,王妃只是要替我们老百姓讨个公道,从未教唆,更未中伤太后娘娘和摄政王殿下半句。” “是草民有罪,还请王爷饶了王妃。” 一人请罪、人人请罪。 七嘴八舌、此起彼伏的话,转瞬便齐齐整整凝成一句: “草民情愿一死,请王爷饶恕王妃。” 他们竟然用自己的生死来换? 沈雁归受宠若惊,“我何德何能?得诸位如此厚爱?” “王妃施粥布善,我等感怀于心。” 这功劳沈雁归可不敢认,“粥棚是摄政王所设……” 百姓互看一眼,那一脸“我就知道”的表情。 他们不是「知道」粥棚是摄政王所设,而是「知道」王妃在王府地位低下,连做了好事,也不敢承认,须得成全王爷名声。 有人小声道:“摄政王府存在数年,偏王妃入府,才有粥棚,自然是王妃的心意。” “不是……” 沈雁归刚要说话,便被另一人打断: “草民入秋便病着,无钱医治,前几日蒙王妃圣手,诊治赠药,这才捡回一条性命,先前不知是王妃,请王妃受草民大礼。” “昨日我家小儿突发急症,医馆不收,是王妃施针救回,草民感激不尽。” 有人干脆大着胆子跪到墨承影脚边,先磕了三个响头。 “草民卑贱,死不足惜,还请王爷饶了王妃!” 墨承影愿意看到自己的卿卿民心所向,也不怕大家觉得自己残暴,只是不能接受大家把自己和王妃对立。 他语气不悦道:“你们何以认为,本王要杀了王妃?” 众人面面相觑:这还用问吗? 没人敢答。 墨承影故意威胁道:“实话实说,本王饶你们不死,否则一个别想活!” 结果不出意外,还是因为大婚。 街道对面转弯处,一个身着翻领胡服的青年,眼睛瞧着对面,买了一张胡饼,一边吃一边状似无意问道: “堂堂王妃,大婚之日,在王府门口苦等?大夏婚俗竟如此别致?” “公子远道而来,有所不知……” 左右没有客人,那摊主倒豆子似的,将摄政王大婚之事告诉青年。 青年抹了嘴角的芝麻,又买了两张饼,而后上了一辆马车。 昏暗的马车里,白衣公子提壶倒茶,慢悠悠道: “如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