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仙武大唐三教谁为尊(1/1)

作者:岁月之流

从巨人开始的无限第一百一十八章 仙武大唐三教谁为尊

封号五百年,一朝脱困,还习得了一门无上攻伐圣术,猴子精神振奋,一扫颓势。 当然,他还没忘记,自己依旧身处牢房中。 他举起金箍棒,往身前一点,那一件件神兵法宝散发出耀眼仙光,化作无数金色龙蛇般的兵戈之气,融入棒身中。 金箍棒轻颤,结合万兵之力,戮仙力勃然而发,撼动大千。 轰!! 悟空挥动金箍棒,朝天一棍,暴涨的戮仙力猛烈轰击着牢笼天穹,千里虚空震颤哀鸣,差点粉碎。 就在这时,一道道璀璨的法则神链带着煌煌帝威,从外界延伸而至,如蚕丝般不断编织,封天锁地,挡住了金箍棒的猛攻。 这座天牢底下有无缺帝阵守护,非大神通者不可破。 准圣级别的邪魔大佬很少被生擒,有也是用一些特殊手段或者强大的法宝镇封,不可能关押在这。 仙界天牢的极限就是关押大罗仙。 悟空闷哼一声,抽回金箍棒,还被帝道法则的力量隔空反噬了一下,口鼻溢血。 “失败了啊。” 谈不上失望,意料之中。 就算他真的可以打破这座牢房,也别想逃出去,那样只会惊动勾陈宫中真正的大人物。 他将金箍棒缩小,丢入耳朵内,在这片红色荒野上游逛了几天,没发现什么,便盘腿坐下,静静等待。 他记得陆道人说过,五百年后,佛门会来捞人。 应该是真的吧? “嗡嗡嗡~” 几天后,虚空忽然一颤,帝道法则化作的封锁仙链自动散开了。 耀眼佛光宣泄,朵朵金莲绽放,一道窈窕的身影从天而降。 女子手持羊脂玉净瓶,头扎盘龙髻,身穿素罗袍,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生喜,朱唇一点红,圣洁高贵,清净庄严,让人不敢亵渎,脑后还有一轮功德佛光。 天地之间隐隐还有诵经声,祈祷声,响彻八方。 正是解八难,度群生,救苦寻声,万称万应,法力无边,南海南极观世音菩萨! “原来是观音菩萨啊。” 悟空眉毛一挑,也不算太意外,起身行礼。 虽然他很不喜欢佛门的人,可没办法,身在局中,没得选,不得不暂时依靠他们的力量离开这座天牢。 “孙悟空,你偷吃蟠桃,盗仙丹,搅闹天庭,伤及众多神仙,罪大恶极,本该被镇压在天牢中百万年,然我佛慈悲,决定帮你消灾解难,你可愿意配合?” 观音菩萨浑身佛光环绕,立于虚空,神色严肃的道。 悟空自然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平静的问道: “需要俺老孙怎么配合?” “地仙界南瞻部洲,九州祖地大唐国中有一位大德高僧,不久后便会奉人王之命离开大唐,前往西天灵山求取大乘佛法真经,此行路途遥远,更有诸多磨难,施主若肯做他取经路上的护道者,为他降妖伏魔,化解灾难,待西行取经圆满时,便会有大功德降临,此功德,可抵消施主之前大闹天宫的罪孽。” “……” 悟空一时不答,迅速开动脑筋,想着这件事有没有坑。 可惜,情报太少,无从分析,他根本不知道佛门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于是乎,他微微抬头,看着空中端庄圣洁的女菩萨,试探着问道: “能不能换个条件?” “不能。” “那俺老孙要是不答应呢?” “那贫僧也无能无力,救不了施主。” “佛祖不是已经赠了勾陈帝君半本佛经,给我减了刑吗?” “如果你不答应我们的条件,佛祖的要求就会变成多关押你一百万年。”观音菩萨神色冷淡,毫不客气的道。 “……” 悟空瞬间无语了。 这是赶鸭子上架啊,怎么想都感觉有坑的样子。 其实观音菩萨也想客气委婉一些,可她刚被雷恩搞了一波,心情很糟糕,没心思好言相劝。 悟空没得选,思来想去,只能答应,道: “好,俺老孙同意了!” 观音菩萨满意的点点头,手持帝玉,带着猴子出了红色荒野。 天牢九层中关押着不少穷凶极恶的罪犯,几乎都有大罗仙的实力,悟空左顾右盼,通过一扇扇门窗,观察着那些囚犯。 有几个狠人似乎比他还强大。 路过5号牢房时,他停顿了一下。 和其他环境恶劣的牢房完全不一样,这座牢房内部堪比顶级福地,其中仙山环绕,灵气氤氲,五色宝光在神泉中流淌。 化龙池,混沌石围铸,一片青叶,一枚金茧,至尊龙气如金霞变幻,道蕴流转,环绕着金茧。 银发龙女,神色恬淡,如婴儿般,身躯蜷缩着,双手抱住了膝盖,还在茧中沉睡。 “二姐还没醒啊?” 悟空挠挠头。 这蜕变也太消耗时间了。 观音菩萨也打量了白龙王几眼,眼神赞叹,好苗子,仅论根骨天赋,一点不比杨戬和石猴差。 可惜,已经被很多大佬盯上了,难以截胡。 两人走出了天牢,在镇狱塔的门口,看到了蛟魔王。 “呦,这不是弼马温吗,出狱了?” 蛟魔王换了个造型,长发披肩,身穿一套华丽的金黄色仙金战衣,手持三叉戟,乍一看跟圣斗士里的波塞冬似的,趾高气昂,威风凛凛。 “混蛋,不是弼马温,是齐天大圣!” 悟空大怒,就想冲上去给这货一拳。 “悟空,别闹。” 观音菩萨无奈,把帝玉丢给蛟魔王,赶紧制止了他。 她本来还想向蛟魔王抛一个橄榄枝,此人之前和猴子鏖战一场,哄传天界,本领过硬,骁勇善战,比李天王,哪咤还能打。 可一想到挖勾陈大帝墙角的后果,她又忍住了,没吭声。 带恶人,惹不起。 她没直接离开,而是来到后宫庭院,面见帝君。 悟空再次看到了勾陈大帝。 他一袭青衫,五官端正,丰神俊朗,没有对战佛祖时的霸道气势,却依旧深不可测,光是站在那,天地万道就隐隐显化,一道道法则神链哀鸣,仿佛被他踩在了脚下! 他坐在桌前,似乎在研究棋局,听到声音,抬头一瞥。 悟空身躯一震,仿佛在他的双眸中看到了无边混沌,亿万星斗,三千尊顶天立地的混沌魔神,共拜一道屹立在岁月长河之上的模糊人影,祂身姿伟岸,俯瞰万古,背后一道道开天辟地的剑光斩出,崩碎宇宙万域,掀起滔天巨浪! 然而下一瞬,他就清醒了过来,什么都看不到了,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错觉。 “孙悟空,见过帝君,帝妃!” 猴子心神震动,上前几步,神色恭敬的行了一礼。 勾陈身侧还有一位女神作陪,她身穿宫装长裙,三千青丝如瀑披散,眉如柳叶,琼鼻高挑,粉色薄唇,肌肤白皙,端庄大气,雍容华贵。 只是她再美丽也没有那个举手投足,就可主宰天地浮沉的男人存在感强,只是陪衬。 雷恩微微抬头,瞥了猴子一眼,道: “不错,没给你师父丢人。” “谢帝君厚爱。” 悟空神色郑重,再次行礼。 他很清楚,面前的男人对他多有照顾。 赠仙图,镇压佛宝苦竹,解了花果山之劫,又从佛祖手中抢人,把他关在天牢中也是一种磨砺,那门名为“仙凰再生术”的涅盘疗伤之法,以及斗战圣法的强大,他最清楚不过了。 他都有点怀疑自己师父和勾陈大帝到底是什么关系了。 因为他发现,筋斗云(行字秘),仙凰再生术(者字秘),斗战圣法,三者之间似乎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可以完美搭配,一起使用时,效果还能彼此增幅。 外人可能看不出,可根据他的感悟,这些神通与传承,似乎同出一源。 这就有点微妙了…… 不过菩萨在场,他也不好询问,只能把疑惑压在心底。 “帝君,贫僧前来辞行。” 和猴子不同,在勾陈大帝面前,观世音菩萨只感觉浑身不自在,很容易想起刚才那段糟糕的经历,一刻也不想多待。 “慢走不送。” 雷恩点点头,又瞥了猴子一眼,“好好干,戴罪立功,西行结束,你就自由了。” 悟空脸色不变,心中却松了一口气。 大佬发话了,那想必西天取经应该不是什么大坑。 “帝君,请问我师父出关了吗?”悟空眼巴巴的道。 菩萨脸色微变,猴子的师父可不像猴子那样好对付,他此时若是插手,那就是大麻烦。 “需要的时候,他自会出现。”雷恩模棱两可的道。 悟空若有所思。 不久后,菩萨带着猴子告辞离去,出了帝宫。 两人绕开天河弱水,过南天门,下了天界。 到了地仙界后,两人全速赶路,腾云驾雾,遨游天地间,很快来到了南瞻部洲,九州祖地。 此时是大唐王朝,贞观十三年。 唐太宗实施仁政,安抚百姓,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善於纳谏,任贤用能,重视教育,很快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一片繁荣。 长安城里,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行商坐贾,公子王孙、墨客文人、贩夫走卒,都喜气洋洋。 观音菩萨收敛法力,以师妃暄的姿态,进入长安。 悟空略做变化,化身一位七尺大汉,腰悬唐刀,一副侍卫的装扮,大摇大摆的走在大街上。 他左顾右盼,见寻常百姓也丰衣足食,气色红润,感叹道: “几百年过去,炎汉已经烟消云散,可长安依旧繁华,看来这李世民也算个好皇帝。” 菩萨没有搭理他,向皇宫方向走去。 街道上,僧侣很多,因为此时正在举办活动。 前些天,太宗为了报答佛门对他的支持,又聚集多官,出榜招僧,修建水陆大会,超度冥府孤魂,榜行天下,着各处官员,推选有道的高僧大德,上长安做会。 此时此刻,天下高僧齐聚长安城,宣讲经义,好不热闹。 菩萨带着猴子,径直来到大唐皇宫,她在朝堂上有女官的身份,还是皇帝的心腹,皇宫侍卫无一阻拦,还火速通禀。 此时正在上早朝,文武百官俱在,她很快得到了接见。 “原来是师仙子啊,好久不见,来人,快赐座。” 金銮宝殿,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千官环佩分前后,五卫旌旗列两旁,侍卫们执金瓜,擎斧钺,双双对对;绛纱烛,御炉香,霭霭堂堂。 文武百官,手持笏板,分列左右,井然有序。 李世民显然非常信任慈航静斋的师妃暄仙子,看到她后,笑容灿烂,殿前赐座,这是一种破例的恩宠。 文武百官见怪不怪。 师妃暄将九州人王的象征『和氏璧』献给了秦王,秦王才能占据大义名分,夺嫡成功,乃从龙的首席功臣,在李唐争霸天下的过程中也妙计频出,立过大功,被誉为女管仲。 若不是她是出家人,誓不婚嫁,至少也是个贵妃。 “谢陛下厚爱。” 观音菩萨也不拘谨,安然就坐。 悟空啧了一声,像是个侍卫一样,站在她身后。 “这位壮士是?” 李天王注视着猴子,这个大汉,身材魁梧,天庭饱满,气场强大,不似凡俗,引起了他的好奇。 “启禀陛下,这位是孙悟空,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人氏,本领高强,此次就由他护送取经人去往西天。”菩萨道。 李天王点了点头,立刻让人赐金花,御酒给悟空。 “诸位卿,关于这西天取经之事,可还有异议?”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不少人面带迟疑之色。 虽然皇帝陛下登基的过程中,佛门出了大力,可要大兴佛法的话,一些大臣还是心有顾虑的。 可师仙子是目前皇帝面前的红人,他们也不敢轻易得罪,一时间,竟无人开口。 “臣有异议!” 陆道人\/秦琼站了出来。 李世民微微皱眉,不是很喜欢此人。 在争霸天下的过程中,秦琼为李唐氏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他却是父亲李渊和太子李建成的心腹爱将,在玄武门之变中也没有坚定的支持他,让他心中有刺。 不过,他面上还是态度和蔼的道: “爱卿请讲。” 秦琼瞥了一眼师妃暄\/观音菩萨,毫不顾忌,立刻开喷,道: “西域之法,无君,无父,无臣!以轮回之说,来世福报,哄骗世人,愚弄百姓,自三皇五帝以来,中原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长久。至汉明帝始立胡神,自传其教,实乃西域夷犯九州,不足为信!” 此言一出,满堂皆寂。 唐太宗一时语塞,神色有点迟疑。 实际上他对此也有些顾虑,九州自古崇道门,祭拜祖先,大兴佛法,恐怕会引起一些圣王仙真的不满。 这时,大唐军神李靖\/李天王也站了出来,朗声道: “陛下,九州自古乃人族正统,尊奉先贤圣君,朝拜三皇五帝,或敬天礼地,祭祀皇天后土,天庭正神。西域之法,颠倒纲常,违背人伦,乃蛮夷小术,怎可容其倒反天罡,大兴其道?” 没错,天庭同意了佛法东传之事。 可怎么传,怎么定义,也是有讲究的。 要给世人一个印象,天庭>灵山,道法>佛法,西域大乘佛法,必需位于人道信仰,三皇五帝体系,以及神道信仰,皇天后土体系之下。 当秦琼和李靖站出来反对后,又有上柱国尉迟恭,太史丞傅奕等人,出声附和。 尤其是太史丞傅奕,对佛门意见很大,怒怼道: “夷术滋生,不慕王化,腾笼换鸟,鸠占鹊巢,恐神州倾覆,不可不察!” 就差没直说佛门是歪门邪道,一旦做大就会危害江山社稷了。 观音菩萨脸都黑了,却忍住怒气,自己没有先出头,而是给文武百官中的一些人使了个眼色。 宰相萧瑀立刻出列,奏曰: “佛法兴自屡朝,弘善遏恶,消灾解难,冥助国家,理无废弃。佛,圣人也,毁圣谤佛者,应予严惩!” 这话可激怒了不少人。 咋的,你佛教还不能批评了? 陆道人再次站了出来,瞪着宰相萧瑀,骂道: “天地君亲师,无规矩不成方圆,而佛背亲出家,以匹夫抗天子,以继体悖所亲,不忠不义不孝,与禽兽何异?” “你——” “你什么?萧丞相,你不是推崇佛法吗?那为何不立刻辞官回家,剃度,从此遁入空门,青灯古佛?” “……” 宰相萧瑀气的髯须胡子一颤一颤,脸色青白,恨不得给对方脸上来一拳。 太仆卿张道源,中书令张士衡见状,急忙上前,声援道。 “佛乃正道,红尘如狱,众生皆苦,唯有清净寡欲,持戒守心,果正佛空,才得解脱。” “因果报应,成住坏空,天理循环,乃人间正道。” “三教分次,历众供养而无不显,五祖投胎,达摩现象,自古以来,皆云三教至尊而不可毁,不可废,伏乞陛下圣鉴明裁。” …… 为了传教大业的顺利进行,佛门在大唐王朝的前期投入是很大的,满朝文武或多或少都被慈航静斋和净念禅院渗透了。 就连大唐军神李靖\/李天王作为天庭代表,和佛门走的也比较近。 因此,这会儿很多官僚都力挺佛门,压过了陆道人的声音。 陆道人很生气,就准备舌战群儒,可这时,有个大臣也不知抽了什么疯,竟然对道教开炮了。 “陛下,崇佛抑道,有利于江山社稷,遥想东汉末年,有一妖道,高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触怒上天,一下就让王朝覆灭了。” 这话直接捅了马蜂窝。 原本一些看戏的大臣勃然大怒。 袁天罡,李淳风两个道士、风水师代表对视一眼,一起出列。 袁天罡寒声道: “圣上,佛法或可传,然和尚尼姑不事生产,不生育,不纳赋税,与人道运转相悖,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李淳风的态度更不客气,吹胡子瞪眼,道: “陛下,昔年高祖起兵,自称战国李耳后裔,老聃即是太上道祖的化身之一,现李唐氏统一九州,不兴道,反兴西域佛法,这是什么道理?” 他就差没直接骂李唐氏忘恩负义了。 一般的臣子绝不敢和皇帝这么说话,可袁天罡,李淳风不同,他们是修道之人,道法高深,有地仙修为,是名副其实的陆地神仙。 惹怒了皇帝,他们大不了挂印离去。 李世民的脸色不太好看,脑壳疼,张了张嘴,一时却不知该说什么。 祖庙那边准许了可以在大唐传播大乘佛法。 可怎么传,什么规格、规模,怎么协调各方利益,都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在一个仙佛显圣的世界,道统之争,涉及核心利益,斗争尤为激烈,就算是统一王朝的人王,一个不慎也会捅出大娄子,届时别说自己,列祖列宗和后代子孙都可能受到牵连。 他有心支持师仙子,却也不敢轻举妄动。 朝堂上上演了一出道佛之争,以陆道人和李淳风为代表的天庭、道门,和支持佛教的官僚集团唇枪舌剑,互相攻讦。 正当李世民有些下不来台时,一个膀大腰粗,身材魁梧的武将站了出来。 程咬金瓮声瓮气的道: “陛下,我大唐以武立国,自当供奉无极道尊,祭祀诸葛武侯,什么佛法,道法,都是旁门左道!”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突然停下争吵,都看着他。 “你们都看着俺干什么?” 程咬金咧了咧嘴,捏着手腕,目光炯炯有神,体内血气隐隐溢出,呼啸着在背后化作龙虎拱卫之象,皮肤泛起红光,煞气逼人。 天人造化,血气战旗,龙虎金丹,这是四阶武圣的修为。 自从人仙武道在南瞻部洲传播开来后,火云洞就放开了九州结界的部分限制,天下争霸,朝代更迭允许自由发挥的最高武力值是四阶巅峰。 再往上就是陆地神仙了,这一级在九州会受到人族气运的压制。 “俺可不怕你们这些妖道、贼秃,整天叽叽歪歪,能把对头骂死啊?有本事就上演武堂打一架!” 程咬金怒喷道。 他这一闹,让大伙都有些哭笑不得。 蜀山剑仙李太白打了个哈欠,拿起腰间的葫芦,饮了一口,道: “陛下,佛法可以弘扬,可我蜀山派的待遇,不能低于佛门。” 他修为很高,气息缥缈,仿若谪仙,背着龙泉剑和青莲剑两把名剑,剑鞘上一缕缕青气交织,隐含锋芒,诸邪避退。 一众大臣沉默,竟无人敢怼他。 李白是蜀山掌门聂秋霞的嫡传弟子,一代天骄,陆地神仙,比李淳风,袁天罡还强。 他刚出巴蜀,就有斩杀蛟龙的战绩。 陆道人笑而不语,没和门人弟子相认,他现在是秦琼,一介凡人武夫,可不认识蜀山掌门的高徒。 见蜀山也插了一手,李世民更头疼了,一时无法决断,只能宣布退朝,择日再议。 悟空看了一场好戏,跟着观世音菩萨离开大唐皇宫,入住兴善寺,小雁塔。 他一脸幸灾乐祸,道: “菩萨何不直接显露千手金身,压服这群凡夫俗子和不入流的陆地散仙?” 满朝文武,没一个有天仙修为,也许有些是天界神仙的马甲,可其中应该没有大神通者。 就算有,也只是分身,化身,报身,不敌观音本尊。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要等多久?” “你不愿等可先回花果山,一切就绪,会通知你。” “那俺老孙先走了。” 悟空有些记挂花果山福地的孩儿们,跳入高空,踩着筋斗云离去。 观音菩萨抬头望着夜空,一脸平静。 她早就知道这件事不好办,很有耐心,不急于一时。 反正最迟几个月就会有结果。 另一边,夜深人静,星光稀疏。 唐太宗李世民没有去后宫宠幸嫔妃,而是独自一人,举着灯笼,来到了皇宫西侧,一座石塔内。 里面摆放着三皇五帝,历代先贤圣王的牌位,然后天庭各部正神,普天星汉,最下方才是李氏先祖。 他焚香,祭拜三皇五帝,祖先,各路正神。 接着,他推开旁边的一扇石门,来到密室中。 墙壁上挂着一张男人的画像,他黑发披肩,剑眉星目,五官端正,身披白色龙纹帝袍,不怒自威。 太宗焚香下跪,三叩首,祷告道: “九州人王李世民拜见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望人族至尊,无上天帝,对三教位次,各派尊卑,给予明示。” 拿不定主意,直接问大佬。 太古之后,三皇隐退,五帝治世。 至荒古,五帝也开始放权,祖庙使者说了,人族至尊,二代天帝,无上巨头勾陈大帝,是人族的领袖。 遇事不决,问武神。 “轰!” 帝图发光,仙威煌煌,每一缕光芒都似银河一般灿烂。 一枚枚帝文烙印在虚空,截取一角,化作一张银色法旨。 李世民抬手小心接过法旨,看了几遍,顿时心中有数。 第二天早上,他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宣告道: “仙武大唐,人族正统,尊三皇五帝,历代先贤,敬天礼地,祭祀正神,崇古尚道……道门为国教,人仙武道为立国之本,强军卫国之道,蜀山剑派,西域沙门,儒家,法家,为当世四大显学,统率百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