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鹰的荣耀第324章 继承
在苏菲悄然远遁的同时,对此丝毫不知情的奥地利官方,依旧保持着和法兰西帝国之间的秘密交流渠道。</p>
法兰西代表团离开维也纳之后,两方在私下里的秘密外交联络就没有中断过,秘密特使们在巴黎和维也纳之间频繁来访,塔列朗和梅特涅两位帝国的首相,此时也在力求完成他们最后的协调工作。</p>
所谓的“协调”,现在就是指帕尔马公国的未来继承事宜。</p>
这个公国位于北意大利,本来是属于西班牙波旁家族统治的,不过后来在1796年,就被法兰西共和国所占领,接着它在奥地利和法兰西之间来回拉锯,直到拿破仑皇帝最终将其征服为止。</p>
在拿破仑的时代,它被并入到了意大利王国当中,由加冕为意大利国王的拿破仑统治(不过统治权由意大利总督欧仁亲王代理)。</p>
虽说叫“意大利”王国,但是这个王国的统治范围仅限于北意大利而已,而南部意大利,则由那不勒斯王国统治(这个王国同样也是从西班牙波旁的两西西里分支手中抢来的),由缪拉元帅和拿破仑的妹妹卡特琳娜共同统治。</p>
就这样,波拿巴家族基本上将整个亚平宁半岛纳入到了自己的统治当中。</p>
不过,等到1814年拿破仑帝国崩溃,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哈布斯堡帝国和西班牙波旁家族反攻倒算,在意大利重建了自己原本的统治,而这时候,围绕着一批意大利小邦的归属权,两边又产生了些许的争议。</p>
最后争议的结果是,北意大利最富庶的伦巴底和威尼斯,被哈布斯堡帝国直接统治,同样富庶的佛罗伦萨,也同样由哈布斯堡的旁系继承,至于帕尔马,皇帝决定先交给自己的女儿路易莎,安置这位“前皇后”。</p>
面对这种领土安排,波旁王室自然非常不服气,可是他们毕竟势单力孤,在维也纳和会商没有多少话语权,所以他们只能尽最大努力进行抗议。</p>
不过,毕竟是老牌王族,哪怕是衰败了,也有舆论的话语权,再加上此时的奥地利,一直在鼓吹“列强平衡”,所以不想显得吃相太难看,最终两方达成了私下里的协议:在路易莎去世之后,将帕尔马公国交还给两西西里波旁的王室,由王室的旁系继承。</p>
在奥地利看来,这么一个小小的公国,不值得大动干戈,而且路易莎再婚嫁给了奈佩格伯爵,按照王朝的视角属于“贵贱通婚”,她的儿女本来就没有王位的继承权,所以在她死后把领土还给波旁也算是合情合理。</p>
至于当时幽居在美泉宫的罗马王(这时候已经降格成为了莱希施泰特公爵),已经被皇帝巧妙地无视掉了。</p>
总之,经过这一系列台面上和台面下的交易,两个王族总算完成了一项精巧的安排,对帕尔马公国的归属设置了最终的条件。</p>
一切都看起来很完美,很理所当然,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系列戏剧性事件在1830年前后发生,波旁王室再一次失去了法兰西,而荷兰王国也被迫吐出了比利时,萨伏伊家族转而成为意大利民族解放的旗手……维也纳和会上的种种“精巧”的构思,逐渐被现实无情地打脸了。</p>
这还只是“前奏”而已,因为随着波拿巴家族重新崛起,整个体系在悄然之间已经变得摇摇欲坠。</p>
要么就用一次激烈的战争来决定这个体系是否应该延续,要么就利用某种办法笼络波拿巴家族,把心怀不满的法兰西帝国也纳入到这个体系当中——围绕在奥地利眼前的,只剩下了这两个选择。</p>
而老皇帝和梅特涅在斟酌之后,也只能无可奈何地选择了后者。</p>
毕竟,如果真要和法兰西帝国刀兵相见,那首当其冲的必定是控制着北意大利的哈布斯堡家族,而且历史已经证明了,就算战胜了波拿巴家族,受损最大的还是奥地利。</p>
就算赢了,只是比彻底战败稍微好一点点而已。</p>
已经伤痕累累的帝国,很难再支撑起下一次的灾难性斗争了。</p>
正因为对此心知肚明,所以在法兰西“江山变色”之际,梅特涅的对法外交重点,就转向了如何安抚雄心勃勃的年轻皇帝,以及将他和法国笼络到对奥地利有利的国际体系当中。</p>
这项庞大的工程,对任何一个外交家来说都是艰苦的工作,对已经年迈的梅特涅来说更是如此,但即使如此,他也还是竭尽全力去做,这不仅仅是为了帝国的利益,也是为了他个人的身前身后名。</p>
尽管多次和法国为敌,但是他对法兰西并没有什么敌意,恰恰相反,他一直试图保留一个强大但不破坏平衡的法国,以满足他“制衡沙皇”的需求。</p>
而这个目标,现在正大有实现的可能性,因为年轻的法兰西皇帝,也表现出了积极的对奥友好态度。</p>
经过试探之后,梅特涅已经深信,只要他能够添上足够的“砝码”,就可以在不伤及帝国根基的情况下,将法国拉到自己一边来。</p>
帕尔马公国就是这样的一个“砝码”。</p>
</p>
之前和两西西里波旁家族的协议,只是在假定“路易莎没有合法继承人”的情况下拟定的,而现在,她的儿子已经是法兰西的皇帝,怎么可能“不合法”?</p>
所以协议完全可以作废——至少可以重新签订修改性条款。</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