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为后世留点遗产(1/1)

作者:碧楼清风

穿越:重塑大唐第174章 为后世留点遗产

李侃微笑着道:“特殊时期,九万兵马已经够多了,等解决掉刘汉宏的威胁,军队还要裁撤。” 钱镠点点头,“若没有刘汉宏的威胁,万兵马足矣。” 李侃笑了笑,接着说道:“军队编制,孤决定改一改,采用军、师、营、都、队、火六级编制,5营为师,设师帅一人,左、右偏将两人,5师为军,设军将一人,左、右郎将两人。” 钱镠微微一愣,“殿下,一军才一万两千余人,那镇海军和八都军” 李侃明白钱镠的疑虑,急忙解释道:“镇海军和八都军各辖两军,设将军一人,从三品,左、右中郎将两人,正四品下,恭喜钱将军,你又升职了。” “恭喜钱将军”其他将领纷纷表示祝贺。 “多谢殿下信任!卑职定当竭力尽忠,死而后已!”虽然只升了两阶,但李侃莫名的信任,让钱镠感激不已。 “呵呵,诸位只要尽心尽力,一心为了浙西,孤不会亏待你们。”李侃没有说效忠朝廷这样的虚话,也是有意无意的淡化朝廷对浙西将领的影响。 肖久烈脑子转得快,现在可是表忠心的好时候,急忙开口道:“卑职定当尽心尽力,追随殿下!” 其他将领立刻回过神,李侃话语中没有提到‘朝廷’二字,那就耐人寻味了,于是纷纷表态效忠。 李侃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鉴于镇海军人数裁撤过多,其他将领也要做相应调整,镇海军孝坤担任,负责驻守润州,第二军薛丁山驻守常州,原左厢第一军军主陈邺调任龙武军将军,驻守升州,第二军军主薛琪调任八都军第二军军将,驻守睦州,顾全武擢升为八都军第一军军将,原润州长史郑凝绩擢升为润州刺史,其他师帅调整孤会让节度使府衙下达手谕,各营都尉任命,由诸位将军提报,孤会酌情处理。” 这份任命,诸位参会将领提前已经知晓,所以并没有多大反应。 李侃缓缓起身,“浙西初定,百废待兴,望诸位官员加快推行新政,诸位将军要抓紧练兵,都散了吧” “卑职告退” “下官告退” 将领和官员们陆续离开,厅中只剩下李侃,钱镠和司徒博。 “殿下,董府已经收拾妥当,您看” 李侃摇摇头,“董昌的宅子赏给你吧,为孤另寻一处僻静之地便可。” 钱镠能理解李侃心中的想法,住在董昌的宅子中的确有些膈应,他想了想,说道:“刺史府东南倒是有一处环境不错的宅子,距离西湖不到半盏茶的功夫,只是宅子有点小” “无妨,只是暂住而已,钱刺史对杭州城内比较熟悉,可否陪孤去西湖走一走?” 提到西湖,李侃突然有些触动,前世的时候,毕业旅行去过一次西湖,只可惜当日天气不好,很多景点没去,有些遗憾,也不知道千年之前的西湖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卑职荣幸之至,只是西湖太大,殿下可需要骑马?” “但凭钱刺史安排。”据资料显示,唐代的西湖要比后世大上近一倍,靠两条腿太浪费时间了。 出了刺史府,侍卫牵来几匹骏马,钱镠问道:“殿下,您是想向南还是向北?” “南屏山在哪个方向?” “向南三里左右便是南屏山。” 一行数十人骑着马沿着西湖边上的土堤一路南行,举目远眺,但见水面涨平,白云低垂,没有任何后世西湖的影子。 半盏茶的功夫,一行人来到一座低矮的小山跟前,此山山峰耸秀,怪石玲珑,棱壁横坡,宛若屏障,不用钱镠介绍,李侃就知道这是南屏山。 李侃凭借着后世的记忆,目光看向不远处一座海拔不到五十米的小山峰,“那座山峰是不是叫雷锋?” 钱镠顺着李侃的目光看去,面露诧异之色,“那座山峰的确叫雷锋,因昔日有郡民雷就之所而得名,没想到殿下对杭州西湖如此了解。” 李侃微笑着道:“孤读过几篇白刺史的诗词,尤其对《钱塘湖春行》印象颇深。” 钱镠看着西湖的湖面,感叹道:“白刺史在任期间,兴修水利,疏浚西湖,修筑堤坝水闸,解决了钱塘至盐官间农田的灌溉问题,乃杭州百姓之福,可惜近几任刺史不重水利,西湖疏于治理,葑草湮塞已占据了湖面的一半。” 李侃看了看岸边湖面上随波起伏的葑草,长叹道:“杭州有西湖,如人有眉目,不可废也,西湖事关杭州百姓生计,钱刺史不可不重视,孤希望你在任期间重视水利,疏浚西湖。” 钱镠面露喜色,“卑职替杭州百姓谢过殿下,只是疏浚西湖耗费巨大,人力财力都不是一笔小数目,且淤泥堆积速度快,西湖疏浚恐成常态。” 李侃笑着道:“西湖疏浚乃惠及后世的水利工程,花多少钱都值得。” 钱镠眼前一亮,“卑职愚钝,如何疏浚西湖,可否请殿下指点一二。” 李侃微微一笑,也不卖关子,“孤建议你开通茅山、盐桥两河,再疏六井,使卤不入城,方便城中百姓饮水,另置撩湖兵百人,除草浚泉,负责西湖的日常维护。” 钱镠越听越激动,大喜道:“殿下此法甚妙只是这人和钱” “人很好解决,孤会下令将浙西各州县流民全部送至杭州,你在杭州境内征调一批分民夫,再从军中论调士兵参与,至于钱,孤会从府库中调拨三百万贯,不够的话你要自己想办法。” 钱镠沉吟片刻,点头道:“民夫以工代赈,可以节省不少钱,三百万贯倒是够了。” 李侃犹豫了一下,又说道:“疏浚西湖挖出的淤泥葑草不要浪费了,可以堆筑一条南北走向的堤岸,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栖霞岭,然后在堤边植桃、柳等树木,使西湖更加美丽。” 钱镠一脸诧异,“南屏山至栖霞岭恐有六七里的距离,殿下将西湖一分为二可有深意?” “西湖太大,连通南北可方便百姓游览,亦可改善排水,节省疏浚西湖的时间和成本,不然那些挖出的淤泥你要堆在何处?” 钱镠恍然大悟,“殿下大智!此乃一举三得。” 李侃微微一笑,指着远处的雷锋,说道:“孤还打算在雷锋上面修建一座佛塔,然后在塔的南面修建一座寺庙。” “不知塔为何塔,寺为何寺?”钱镠知道李侃信佛,想修建佛塔和寺庙倒也无可厚非。 “既是修建于雷锋之上,就叫雷峰塔吧,至于寺庙就叫祈福寺,孤希望浙西百姓安居乐业,免受刀兵之灾。” 钱镠微微一愣,点头道:“殿下仁慈,寺庙和佛塔卑职会马上命人动工,西湖疏浚待明年天气转暖之后便可开始。” 李侃微微颔首,心中感慨万分,自己已经改变了历史,钱镠的孙子钱俶和后世的苏轼不知道还会不会出生,雷峰塔和苏堤自己能自己先代劳了,不然后世的杭州可能会少很多着名景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