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住闺蜜家,被她的黑道小叔看上第213章 结婚?
面对童心的冷漠,她只能做出了退步,就像不得不承认他们并不合适。 “是因为他们吗?所以你才不愿意跟我结婚?” 安琪试图站在他的角度,也许是这个原因。 这样的父母她没有经历过,只是一面就让她感受到了崩溃。 他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是怎么过来的? 童心有问题,也不得不承认,他试图用最完美的形象出现在她面前,不想被破坏。 就像一块遮羞布,遮住他的阴影。 安琪好像懂了,毕竟她没见过他这样的表情。 像经历过暴风雨之后的绝望,但他还故作镇定。 “你确定你愿意嫁给我?以后难免会遇到今天这样的事。” 愿意吗? 当然不愿意。 有福之女不入无福之门,她确定她有这个能力接受这样的家庭? 可是她愿意,她做不到离开他时的痛苦,她们该结婚,毕竟她的青春都压在了他的身上。 那些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大多都来自外在。 如果两个人相爱,她想她可以克服,哪怕有一天她后悔了,也心甘情愿。 爱情是一场赌局,输赢没那么重要,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去赌。 那个时候的安琪受了天大的委屈也还是选择了和他在一起,童心给过她机会,是她不要。 他走到她面前,安琪投进了他的怀抱。 这种感觉像是两个漂流很久的小帆船,轻易靠在一起。 童心搂着她,没有一丝感触。 说真的,他不愿意,不愿意再一次面对家庭的纷争。 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妈妈不会轻易妥协,所以在他们面前的一定不是不相爱。 “爱”这个字挺特别的,带着虚伪带着真诚。 你可以轻易说出口,也可以绝口不提。 他真的了解自己的父母,童妈回到家后添油加醋的说着刚刚的事: “老头子,你到底管不管了!” 她把衣服脱了扔到沙发上,那个气势好像刚刚跟人打过一架似的。 童爸现在不上班,整日玩牌喝酒,他端着酒杯瞟了她一眼: “咋啦?这又是跟谁啊?” 他知道自从有了钱之后,她们两个人都开始胡作非为,好像有了钱就什么都不怕,以前老实巴交的形象也不复存在。 “还有谁?你儿子找个狐狸精合起伙来欺负我,把我按在地上打。” 按在地上? 她那张嘴就喜欢颠倒是非,童心再混也不能做出那样的事,说出来谁信? 可偏偏他就信: “真是反了天了,现在有点小成绩就忘了爹妈,真是白眼狼。” 他将手里的酒杯砘在桌子上,显示着他一家之长的威力。 其实他的威力全部都用在打老婆身上,对于孩子的教育他根本就不会。 童心叛逆的那几年,几乎他们是不说话的,童心看不起他,他当然也看不上他。 最开始他以为领养一个儿子可以光宗耀祖,但没想到这个孩子比他想象中更难管。 以前他管不了,现在同样管不了。 童妈看到他生气了,有点担心两个人闹僵: “不是儿子的错,就是那个狐狸精,她挑唆儿子的。” 好嘛,真是搅祸精。 她真是唯恐天下不乱,当真不想让家里消停。 童爸就这样,对安琪的印象一点都不好。 可是即使不好,该发生的事情也要发生,该继续的事情还是要继续。 时间可以淡忘一切,但并不能阻止什么发生。 安琪第二次见到童爸童妈的时候,是双方父母见面。 他们不喜欢她但是不能阻碍儿子,童心后来回过家一趟,把结婚的事郑重其事的说了一遍。 现在的他成熟稳重了一些,也没了当年流里流气的样子。 童爸坐在一旁不出声,这是他一贯的作风,这个家他不参与但要知情。 童妈脸色不好,毕竟上次儿子将她赶了出去。 “爸妈,我要结婚了,户口本给我一下。” 户口本? 他还知道有个爸妈? 童妈眼皮都不抬一下: “结婚这事不能就这么订了,我们要见见她爸妈。” 双方父母见一面也是礼数,没有隔着锅台上炕的道理。 童心就知道不会这么顺利,可见她的父母也没有把握。 他们和他们不是一类人,这样见面是不是有点…… “她父母是教授,你们见面也没什么话说。” “你这是什么话?没话说就不见面了?我儿子结婚就这样黑不提白不提?” 童妈的声音又提高了。 “好好好,那你要答应我不能找事。” 找事? “我是那么不讲理的人吗?要不是她不尊重我,我能跟她吵起来吗?” “是你先侮辱她的。” “还没过门呢,你就向着她,这要是过门我还不得受她气,我看这个婚不结也罢!” 童心深呼吸试图让自己冷静,和她讲道理着实没有用,因为她本就是不讲理出了名。 “那你想什么时候见面?” 童妈占据了上风,真是有求就有惧,当然能拿捏自己儿子的方式她找到了。 “下周吧,到时候我通知你。” 童爸从始至终没有说话,这个家本就不是他主导。 就这样,他们两家人就安排了第一次见面。 安琪其实挺紧张的,要说不害怕是假的,上一次她还心有余悸,怎能做到心如止水。 可是他们是童心的父母,这一关她必须要过,哪怕她害怕到颤抖还佯装镇定。 约定的时间已经过了半个钟头,安琪的父母早就到了。 他们今天穿的挺正式的,安爸把多年没穿过的西服找了出来,妈妈也特意烫了头发买了新衣服。 他们真的为了女儿做出很大努力,毕竟这是一生一次的机会。 童心和他们一家早早就到了,时间滴滴答答的过去却没有看到他们的身影。 童心一遍又一遍的打电话,结果没人接听。 他挺着急的,因为这样真的有损他的形象。 安琪宽慰着父母,应该是有事耽搁了。 “要不然你去看看?” 安琪再着急也不敢催促,因为这个场合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她的父母并没有表现出不耐烦,反而很理解: “是啊,是不是走错了。” 走错?怎么会走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