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3章 迷踪(1/1)

作者:剑南村

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第1933章 迷踪

“你说什么!” 萧启年一把抓过报信的小太监,恶狠狠的盯着他:“你说他们将我国士兵的尸体……都丢到了红山之外?” “是啊。” 小太监虽然被吓的战战兢兢,但是也不敢不回答他的话。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之后,萧启年的脸上更是阴沉的快要滴下水来,而且还是黑水。 “陛下,这样的行为,楚军也不是第一次做了,您不要太多难受。” 刘东想要劝他,可是才说了一句话,就被萧启年拦住:“你什么都不用说,有些事我自己知道。” “眼下最关键的是,要用什么方法,才能防止战事扩大。” 萧启年说着,发出一声长叹。 然而这一切在刘东听来,却是心中一沉。 要知道,在此之前,萧启年所要求的,都是要如何才能消灭敌人。 或者是如何将敌人赶出去。 可现在,他的要求,竟然变成了防止战事扩大。 这能证明什么? 足见在他心里,对于这场战斗已经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并且很有可能现在的萧启年,已经出现了厌战的情绪。 亦或者是,他动摇了对于这场战斗的看法。 深呼吸,刘东现在要让自己冷静下来,并且绝对不要胡思乱想。 为皇帝排忧解难是第一,还有一条在刘东看来也很重要,那就是必须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皇帝现在把他找过来,虽然不曾说出,但刘东能才得到,怕不是萧启年准备将,整个战场都交给他。 眼下萧华不在,那么能够提待皇帝,控股之局面的人,本就不多。 自然而然的这一切也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所以作为领军之人,刘东很清楚,自己绝对不能乱。 …… 稍加犹豫之后,刘东开口了,他故意压低了声音,在萧启年耳边道:“陛下,以当前的局势看来,咱们能做的,也就是控制消息不要泄露出去。” 索幸在红山附近,没有多少矮星,要不然的话,一旦那边的局势传出去,必然会引发不少百姓的担忧。 当下的北元百姓,其实大部分人还在吃着楚国的饭。 在过去,北元人的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好是因为楚赢的出现,才让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变。 也是因为楚国的帮助,那些百姓们才有了全新的生路。 既不用离开自己的国家,还能有尊严地活下去。 这对于他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为感动的事情。 所以在北元国内,原本也没有多少人,支持这场战斗。 至于为什么没有人跳出来反对,第一是因为他们的确也热爱自己的国家,还有一点则是在于萧启年对于百姓的控制。 为了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情况,所以萧启年早就在双方开战的时候,就下达了严格的命令。 一旦要是发现,有百姓敢于随意议论局势,便立刻进行抓捕。 而对于抓捕的百姓,他的处理办法也很简单,只有一个字——杀! 用萧启年的话说,这些散布局势的人,就是在动乱国家。 …… 实话实说,萧启年难道就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 其实他不但知道,还非常清楚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可他却要明知故犯,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他现在太需要国内的稳定了,但凡是任何一点不稳定的因素,在萧启年看来,都会影响到大局。 他的大局,除了现在北元境内的战斗之外,还有一条就是在大月氏与波斯战场上,所发生的一切。 萧华的重伤,早已经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萧启年放弃了召萧华归来的计划,原本他的想法是,一旦自己这边和楚国沟通失败的话,那么就让萧华带兵归来。 他认为只要萧华归来的消息传出,必然会让楚赢心中动荡。 处于多方面的考虑,已及两方战场的局势,所以萧启年才不得已,使用如此极端的方法。 但是人言可畏,不管多么极端的手段,也总有他照顾不到的地方。 要真的是让很多人,见识到了红山下的局面,那么就一定会传扬出去。 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国内又是一场巨大的风波。 …… 刘东的态度,得到了萧启年的认可。 两个人相互对视之后,萧启年道:“现在国家能依仗的人不多,你是其中一个,所以我现在有意,让你负责国内的全部作战行动。” “真的?” 刘东故意表现的他别惊喜,虽然他早就预料到,这一切必然会落在他身上。 之所以要如此表要,也是他的生存之道。 刘东十分了解,萧启年的脾气秉性,原本能得到他信任的人就不多,再加上帝王本性,自然也就让萧启年身上,又多了一些多生多杀的习惯。 哪怕是他在信任的人,稍有一点不对劲的地方,萧启年也会毫不犹豫的下杀手。 在过去,他并没有如此狠辣,所以会变成现在这样,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源自于楚国的支持。 他们给了萧启年底气,自然也给了他更加果断杀伐,和不知珍惜的毛病。 …… 刘东最后自然是接下了任务,而与此同时太监再来汇报,说是在地方上有人在散布谣言! 其谣言的内容,就是关于红山战场的。 一刹那间,萧启年和刘东的眼中,都闪过了一抹凶残,看来她们两个此刻是想到一块去了。 面对这样的局势,绝对不可手软! 当即刘东就退出了他的御书房,且就在第二天下午。 在北元边境内部的一处小村庄,竟然就凭空消失不见了! 整个村庄,一夜之间竟然消失不见了。 不但一百七十多名村民,全部消失,甚至连他们所居住的房子、豢养的动物也都跟着无影无踪。 就好像是这个村庄,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这件事,在北元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然而在王宫中的萧启年对此,却是大大的称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