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第1962章 又成要人
赵巽沉思片刻,然后说道:“陛下,我认为,关键在于北元皇帝萧启年。” “如果他能在这个关键时刻,给予前线粮草支持,那么我们的胜算就会大增。所以,我们应该派遣使者,去与萧启年进行深入的沟通,确保他在这个问题上,能够与我们保持一致。” 楚赢听了赵巽的话,点了点头。 赵巽说得没错。在这个关键时刻,萧启年的态度确实至关重要。 他决定立即派遣使者前往北元,与萧启年进行深入的沟通。 这一次被楚赢选中的使者,不是别人,正是赵巽。 当楚赢在朝堂之上宣布这一决定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这位大将军身上。 对于这项任务,赵巽本人并不拒绝,反而还非常干脆地接下了圣旨。 他深知,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他更明白,这是作为国家栋梁,他应尽的责任。 楚赢看着赵巽那坚定的眼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赵巽是他最得力的助手,也是他最信任的朋友。 在这个关键时刻,他愿意将这项重任交给赵巽,因为他相信,赵巽一定能够完成这项任务。 楚赢随后让赵巽起身,两人对面而坐。 他看着赵巽,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地问道:“你难道就不好奇,我为何要这样安排吗?” 赵巽闻言,微微一笑,他的回答也是一语中的:“陛下,这一切都是您的安排。我作为整个楚国军务的最高掌控者,我出现在北元,不但能引起萧启年的重视,同时也暗示着这一次楚国的决心。” “至于我要和萧启年谈的内容,就是关于北元方面能够在秋收之后,为前线提供给养的事。” 楚赢听了赵巽的话,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赵巽已经完全明白了他的意图。 他嘱咐赵巽:“到了北元之后,记得看看当地的发展情况。千千万万要好好监督一下,进入当地的楚国驻军,让他们牢牢遵守本分,在没有得到圣旨的情况下,不得与北元人发生冲突。” 赵巽闻言,郑重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他必须全力以赴去完成。 他当夜起身,准备前往北元。 这一路上将充满艰辛和危险,但他更明白,这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人民的安宁,他必须勇往直前。 而楚赢在赵巽离开后,也决定到下面去走一走。 他已经很久没有去过民间了,他想亲自去看看,在连续作战的情况下,百姓的日子都过得怎么样。 他穿上便服,带着几个随从,悄悄地离开了皇宫。 楚赢走在繁华的市井之中,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听着小贩们的叫卖声,感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 这份宁静是来之不易的,是无数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他默默地祈祷着,希望这场战争能够早日结束,让百姓们能够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走着走着,楚赢来到了一个村庄。他看着那些破旧的房屋和瘦弱的村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酸楚。 他走进一户农家,和村民们聊起了天。 他询问着他们的生活情况,听着他们的诉说,感受着他们的疾苦。 一个年迈的老妇人拉着楚赢的手,泪流满面地说:“这位大人,我们这里的日子实在是太难过了。战争让我们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 “我们每天都在为生计而奔波,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好日子啊。” 楚赢听着老妇人的话,心中充满了愧疚和自责。 即便是强如楚国,在面对连续的战争时,仍然显得无力,尤其是这老妇,竟然还是从外地,逃到皇都托生活的。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结束这场战争,让百姓们过上安宁的日子。 离开村庄后,楚赢又走访了几个地方。 他看到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也看到了百姓们对和平的渴望。 身为帝王,楚赢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 夜色中的京城,繁华而喧嚣。 街市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楚赢走在人群中,感受着这份热闹和喧嚣,心中却泛起一阵酸楚。 他想起自己年少时,也曾在这街市上嬉戏玩耍,如今却已身居高位,与这份喧嚣渐行渐远。 他走进一家小酒馆,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酒馆里人声鼎沸,酒香四溢。他点了几样小菜,一壶清酒,静静地品尝着。 他听着周围人的交谈声,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亲切感。 突然,一阵嘈杂的声音打破了酒馆的宁静。 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闯了进来,他们面色憔悴,眼中闪烁着愤怒和绝望的光芒。 他们大声地诉说着自己的遭遇:连续的战争让他们失去了家园和亲人,生活的艰辛让他们无法承受。 楚赢听着他们的诉说,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痛。 他站起身,走到那群百姓面前,沉声道:“乡亲们,我是楚国的皇帝楚赢。我深知你们的苦难,也明白战争给你们带来的痛苦。” “但请相信我,我一直在努力为你们,创造一个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我会尽我所能,让战争尽快结束,让你们能够重新过上安稳的日子。” 那群百姓闻言,纷纷跪倒在地,感激涕零。 他们没想到,竟然能够在这里遇到皇帝陛下,更没想到陛下会如此关心他们的疾苦。 楚赢扶起他们,安慰道:“乡亲们,快起来吧。我身为皇帝,自然要为你们负责。我会尽快采取措施,改善你们的生活状况。请相信我,也相信我们的国家。” 说完,他转身离开酒馆,心中却久久无法平静。 要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牺牲。 然而楚赢同样清楚,这是他身为皇帝的责任和使命。 连续两次的走访,楚赢得到的过既相同,又不同,这让他在心中,出现了许多问号。 其战之兴衰,乃国之兴衰。 一国之强弱,唯战可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