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华录第十五章 春秋醉
孙原缓步上山,到山门处便被郭嘉接了进去。 “青羽,此番所来之人大多是天下有名之士,能否敌过,那便看你的了。” 郭嘉墨衣乌黑,墨魂剑静静地躺在手中。 “墨魂之主不是一直傲视天下么?今天怎么想起我来了?”孙原故意激道。 郭嘉哈哈一笑:“你少激我,放眼天下能敌你我者又有几何?恐怕去了那风华六剑最末一剑外,无人是你我对手。你兄弟二人才华高绝,若不是为了将来大业考虑,我懒得帮你们收服这里的英才。” 正说着,已经进了山门,一行人看见了高大的正厅。 一进大厅,数道锋锐的目光便直射而来。 孙原忽地一窒,头脑瞬间清醒,依依望去不由暗自称赞。 布衣缓带的五个人,一排坐下,目光中都透露着睿智的光芒。 郭嘉抬头看去,不由解释道:“这是河北五大名士:田丰田元皓、朱瑾朱皓宇、审配审正南、沮授沮广平、胡均胡竞职。各有所长,都不是平凡角色。” 听着郭嘉的解释,孙原放眼望去,便料定天下之英杰几乎全部在此。 “今天,你应该是可以大收一批人才了吧。” 郭嘉微笑着,手指轻轻拂过剑柄。 孙原微微颔首浅笑: 心雨,你该来了吧。 “多谢诸位光临!老朽有失远迎。”荀爽独居高台,冲诸位当世杰士行礼。 群杰还礼。 孙原静静的站在阶下,叶飞、心然正在他的身边。 “今天怕是精英齐聚,不出所料的话,应该会很复杂。” 郭嘉的话令孙原微微点头,确实,左彦等人自从到了之后就直接投奔了孙宇,成为他的宾客,赵空也不放过和各大名士交流的机会——这两人势必要从这里带走一批人才了, 叶飞开口:“青羽,你怎么打算?” “静观其变。”孙原摇了摇头,“我实在懒得动手。” 叶飞了然,真正的人才绝不会被名利所动,正因为如此,这群所谓的名士并没有几个人可以入得孙原眼,他这个态度,并未出诸人所料。 “进去再说吧。” “今日,感谢各位大驾光临颍川书院,参加本次颍川书会,荀爽身为现任书院祭酒,深感荣幸。” 孙宇一袭玄衣,孤独的站在一侧人群里,目光俯视着这全部的人们。 孙原的目光直视着他的身影,坚强的身躯下是高傲的孤独。 大哥……你,也会孤独么? “青羽,怎么了?”心然看着他,关心的问。 他只是淡淡的一笑了之:“没什么。” 忽然间,似有一道凌厉的剑光射来,紫衣暴转,霍然发现是孙宇的目光直射而来。 “大哥?” “发觉没有,青羽。”玄色衣衫由远及近,“封疆大吏除了我们之外没有一个人过来。” 孙原了然,轻声道:“你怕帝都追究?” 孙宇轻轻摇头:“看在,在这个时候,还不会有人想到结党营私。” “嗯。”赵空也凑了过来,“现在我们立刻动手集结人才,应该不会有人发觉出什么来。” 孙宇不再说话,望向庭中。 “今日,颍川书会的辩论恐怕不会像各位想象得这么简单。” 荀爽提前打了招呼,忽然凝起长眉,一字一顿地说:“当今天下,何去何从?” 孙原霍然凝眉。 “看来荀爽不简单。”赵空也大为不解,“荀爽绝不会自掘坟墓,那他想干什么?” 其实大家都懂,在这种情况下,荀爽提出辩论天下,表明,荀爽个人或者是整个荀家、整个颍川书院对天下大势已经有了一定的看法,而且不怕朝廷的追究。作为这些不世出的世家大族,一般情况下不会出手的,现在突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说话,根本无视被戴上“谋反”帽子的危险。 如此,孙宇和孙原等人均是疑惑不解。 “难道说,是……党锢之祸?” 孙原霍然而醒。 “昨天的时候,荀家的每一个人都在装傻,因为党锢之祸的力量太强大了,很多时候,他们不敢说很多的话。但是今天不同,天下名士的数量远超估计,朝廷法不责众,一定不会追究,或者无法追究。所以,荀家有恃无恐。” “看来,此来不虚……” 孙宇的脸上依然是那份莫名的诡异的微笑。 “敢问,慈明公,今日之题是什么?” 一位西凉人士打扮的儒生静静起身询问,一身洒然之气,竟给人有智计满腹的感觉。 “贾诩?”赵空惊问。 “不像。”孙原否认。 “那是谁?”赵空白了孙原一眼,反问。 孙原摇摇头,不说话。身侧心然微微一笑,握住了孙原的手。 身后刘晔、许靖、徐庶等人都是微微笑着,前面就是太守大人,听刚才的分析,足见不是无能之辈。 荀爽望了望这个这个大胆的儒生,问道:“这位先生是哪一位?” 那人长施一礼,自报家门道:“在下西凉韩遂韩文约。” 韩遂,西凉韩遂。 “怪不得,原来是他。”赵空恍然,西凉文臣屈指可数,韩遂足可堪称是西凉顶尖文臣。 孙宇也点点头:“韩遂在,贾诩和边章等人应该不远了。” 荀爽自然是听过西凉文约先生的名号的,颔首致意,大喝一声: “今日天下奇才云集,谈得便是‘天下’!” “好!好!好!” 话音未落,游学士子席上便站起来了一位儒士,也是西凉人。 他连击三次掌,笑道:“天下之士,当论天下之事,我李儒参加了四次颍川书会,今日最是开心!。” 他不顾众人惊愕的目光,又大声说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乃是民心所向,如今,天下已经危如累卵矣!” “哗——” 诺大的一个大厅登时大乱,一言激起千重浪,大厅之中瞬间大乱,到处议论纷纷。 “呯——” 名士席上许劭眉头一皱,一掌击在面前小几上,登时爆出一声巨响。 “诸君安静!”荀爽挥了挥手,大声喊着,望着刚才那位说话的西凉儒士,问:“阁下是哪位?请报上名号。” “在下西凉李儒,字文佑。” 李儒也不在意,长长一揖拜倒。 这边赵空心头一冷,望着李儒,眼神怪异。实在没有想到,这个人居然是三国四大毒士之一,与司马懿、贾诩、庞统齐名的,强烈要求各地州郡增兵,不然的话,冀州首当其冲,必然损失惨重。但是,祸乱天下、颠覆社稷啊!” 看着激动的田丰、朱瑾,还有漠然的韩遂、李儒,孙原摇头,解释说:“韩遂和李儒都是西凉人,他们了解边疆的苦难,但是不了解中原存在致命的杀手,一旦中原倾覆,西疆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撑,也必会破灭。而田丰和朱瑾,太了解黄巾之乱的后果。中原不可乱,西疆也不可不支持。” 孙原长舒一口气,起身道:“各位请冷静一点,我们还有时间,不到最后一刻,先不要杞人忧天、自乱阵脚。” 几人望了望在官员席位上的孙原,不约而同都座下了。 谁都不想在孙原面前说话,十七岁当太守,手下还有华歆、徐庶、许靖这批重量级人才,无人敢乱动。 “西北两疆是大汉的盾牌,失去了两疆,中原和关中地区就成了敌人纵横的旷野,大汉的步骑将会有极大的损失,甚至社稷颠覆。”孙原扫视众人,缓缓说道:“必须给冀州、司隶增兵,兖州、徐州都要增兵,尤其是帝都的八关,至少增兵五万至十万,西疆和北疆也必须增兵。” 徐庶和郭嘉都在后面点头了:好策略啊,先守护帝都,然后再言其他。 赵空不甘寂寞,也起身道:“现在放在最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少的损失平定黄巾并且消除祸患。” 他摊开双手:“像各位一样,只知道说,能行么?” 他一字一句地说:“没权、没钱、没兵,一切都是空谈。” 孙宇、周瑜、徐庶、郭嘉齐齐应和。 后面周邑狠狠地砸了一下周瑜:“你这逆子!朝廷里这么多事情,你知道什么!” 一时间,孙原和赵空都不由得回头望向周邑。 周邑苦笑着从席位上站起来,摊手道:“各位,其实朝廷里不是没有人注意到环境的隐患,可是朝廷没钱没兵啊!” 众人大哗。 孙原略一点头,道:“我懂了。” “是这些年来国立下降,民不聊生,很少有人当兵。”他解释着,“如今的大汉不是当初光武中兴的时代了,宦官当政、外戚弄权。光是一个何进大将军就已经让满朝清流很头痛了,三方势力不由得陷入了党争,实力平衡而且很微妙,一不小心帝都就是血流成河,安外未成,社稷已倾。” 周邑不由向孙原投去赞许的目光:“久闻孙公子十七岁成为一方封疆大吏,周邑佩服。” “周大人过奖了。”孙原回礼,“公瑾和我是兄弟,当不得大人如此大礼。” 周邑感激一笑,说道:“我希望你和我一起回帝都,洛阳。” 孙原双目霍然凝聚,直视周邑的双目。 周邑坦然视之,道:“我并没有想让你加入到我们的阵营,我只是想让你看看大汉的帝都,和那些暗中涌动的风云。” “我们很老了,没人知道将来会怎么样,我们只能暂时稳定朝堂,将来需要你们这群后起之秀。你,和南郡孙大人——”他又望向孙宇,“你们无疑是代表,瑜儿有你们代为教导,我也很放心。” 孙原沧然点头,长长拜倒:“孙原受教,必当尽力而为。” 周邑笑笑,又坐了下去。 孙原长叹一口气,继续本次颍川书院的书会。 “虽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追根究底,还是因为政治不足,自古以来,战争都是政治之延续,避免战争,唯有政治重生。” “那只能修改官制了,或者——”孙宇依旧是那份诡异的笑容,“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办法。” 孙原摇头:“皇上不会让我们这么做的。” “不一定。”孙宇看着许劭和许靖,“两位大人在,不知道两位可否办到呢?” 许靖和许劭互视一眼,同时摇头:“难于上青天。” 荀爽望着这些人,不由轻声咳嗽了一声,小声道:“各位大人,书会还在继续。” 许靖耸了耸肩,和孙原、孙宇一起回到座位上。 无视荀爽皈依古格的言论,孙原和许靖还在小声谈论。 “文休兄,真的丝毫可能都没有么?” 许靖摇摇头:“陛下正忙着建造万金堂,没有余钱,而且,现在宦官和外戚当政,无懈可击啊。” “现在北军只剩下了五个营,是屯骑、越骑、射声、长水和步兵。不过五千人,但是一旦黄巾之乱爆发,帝都势所难免,所以,必须增兵。”孙原想都没想,“在八关设立都尉,北军五校尉增至原来编制的八校尉,最好可以编回南军,这两支军队足以护持帝都。其余的就交给我们这些州郡太守们吧。” 许靖点头:“我自当尽力而为。” “我需要朝廷的配合。”他缓步退到许靖身侧,侧视着他,“南阳要兵权。” 许靖双目陡然瞪大,惊愕万分。 “没有三万以上人马,我守不住南阳。”孙原直视着许靖的双眸,“我会交给文休兄奏折,要求兵权,没了南阳,荆州就完了。” 许靖面上静静平复,他已暗自心惊十七岁的太守,为何如此老练?! “文休兄,这个时候,你不能不相信我。” 孙原一声冷笑。 许靖无话可说,这个少年,绝对是经世之才。 “在座的各位不少都是朝廷的孝廉,有官命在身。”荀爽还是不停的谈论,“黄巾之乱势必要揭竿而起,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冀州士子的席位上站起了审配,他不顾身后一人的反对,霍然站起:“黄巾之乱已经迫在眉睫,必须直接上报给朝廷。” 李儒摇头道:“王允、周邑两位大人都在,何不先听听他们的意见?” 审配登时感觉李儒话中有话,一看王允和周邑脸色,立刻明白过来,轻轻点头,已然明了。 看着一大批人向自己望来,王允苦笑:“各位是不是非逼我说?” “朝廷里面确实有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黄巾必反的事件。但是,何进大将军根本见不着陛下的面,我们这些议郎也无法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议。尽管朝中的士人已经联合,但是问题还不断啊。很难形成一股势力去对抗宦官和外戚。” 看着尴尬的王允,孙原不由起身扶住他。 “大人不要没有信心。天下能人志士不在少数,总会有办法的。” “朝廷没有机会让他们进入朝堂的,但是你们这些做太守、刺史的却可以。”王允突然面露喜色,转身冲在座的各位名士大喝:“各位,大汉已在生死存亡之际,请各位不记嫌疑,投于各位州郡太守幕下,可以施展才华,救民于水火。” 孙原、赵空登时哑然。 王允啊王允,你还真是害人不浅啊。 在场的各地郡守也就是孙宇、孙原、赵空三个人,王允这话好像就是替这三人说的,令人听起来不由觉得刺耳。 尤其是孙原,现在帐下不是许靖、华歆这等惊世骇俗之辈,就是徐庶、陈宫这些才华横溢之人,要是再有人投奔,难免会让人想到什么了。 王允没有注意到孙原的尴尬,依旧说道:“大厦将倾,但是只要州郡不乱,我们就有机会稳住朝堂,稳住了朝堂,就等于稳住了天下,只有这样,大汉才可以中兴。” “好了好了,还是不说这个了。”看看时辰都快到点了,赵空不觉无语,说了一上午,没听见什么有用的东西。 “既已到了用餐时辰,各位请至书院后山用餐。” 荀彧站起来,长声说了,便和荀攸、荀衍、荀谌等人一同站在门口来往送客。 孙原一直在看着王允。 他转身看着孙原,一脸愁容。 “帝都的事情,我多少还知道点。” 紫衣轻飘,他微笑着说: “何进大将军现在身边有很多幕僚,像蒯异度等人都是荆襄名士,相比,这次颍川书院的书会,他们也一定会来吧。” 王允不由愕然。 他如一片紫云,飘然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