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八零后第106章 小丹姐
一转眼春节又到了,经过一家人的协商,决定在姑姑家过年。因为姑姑家的新房子也下来了,奶奶也在那里,但因为姑姑家是回迁房,所以好多老邻居都在一个小区,由于经常能见到一些老朋友,老邻居,所以奶奶倒很喜欢在这里住着,就连朱磊说接他回家,都被奶奶再三拒绝了。 大爷和大哥的回迁房也在这个小区,所以在三十儿这天,他们来的很早,二大爷因为是做批发蔬菜的,所以从他所在的市场拉来了两大箱的蔬菜,朱磊和大哥下楼把蔬菜搬了回来。朱磊因为在家也没什么事儿,起的又早,所以便早早的过来帮忙了。 朱磊和大哥本就经常见面,而朱磊还有一个二哥,从小是搞体育打排球的,很小的时候便去了四川,后来又辗转回到了北京,所以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见面。 门铃响了,开门后进来之人正是二哥,二哥1米94的身高,站在本就不矮的朱磊身边显得如此巨大,别忘了朱磊也有182呢,哥三个好不容易凑到了一起,开心着聊着天儿。 这天姐姐也把她的男朋友带了回来,姐夫是个典型的山东汉子,黝黑的皮肤,壮硕的身板,却特别爱笑。 大家都是年轻人,很快的融在了一起,一到过年家里就会分出好几个战场。 男人们的战场是麻将桌,女人们的战场是厨房,而孩子们的战场就是放鞭炮了,那时候放炮还没有被禁止,从大年三十到正月15,外面的鞭炮声都响个不停,年味儿十足。 一般放鞭炮都是在晚上看完赵本山的小品后,每家每户不约而同的出来放鞭炮。而在这之前,哥儿几个消磨时间只能打打扑克了。 长辈们那麻将打的是不亦乐乎,一会儿谁胡了个大的,一会儿谁又点炮了,那欢乐的气氛无与伦比。 奶奶坐在沙发上,看着一屋子的晚辈隔辈,眼睛早就笑成了一道弯弯的月牙。 终于到了饭点儿。在女人们的督促下,男人们终于收起了麻将,也帮着端菜去了。不一会儿一大桌子菜呈现在了眼前,由于人太多,姑姑还在。桌子上放了一个更大一些的桌面儿,桌面上还有一个转盘,就像饭店里转桌的那样。 饭间,奶奶必须是第一个动筷子的,这是从小刻在骨子里的教养。 奶奶象征性的夹了一口菜放在了自己的碗里,喊了一声开饭。 大家这才一边起哄叫好,一边拿起了筷子开始吃饭。然后就听见大人们争先恐后,七嘴八舌,好生热闹,这一天人们的嗓门儿似乎都变得更大了,那时候的过年才叫过年,朱磊想起了前一世,跟妈妈两个人过年的光景,思绪万千。 吃完了饭也放完了鞭炮,哥三个正无聊的时候,朱磊接到了阿明的电话。 “来呀,来我家打麻将。”阿明也跟姑姑住在一个小区,就在隔壁的楼,朱磊询问了大哥,二哥后,便回复了阿明“马上到。” 就这样哥三个加上阿明组成一桌麻将,阿明跟朱磊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所以两个哥哥对他也是十分的熟悉,四个人很自然的就玩到了一起。 一直玩儿到了天快亮了才算分开,大哥,二哥各自回家,朱磊回到了ktv。因为家里也没人,老朱同志与干妈一大早早就不知道给谁送礼去了,所以朱磊也懒得回家了。 到了ktv的办公室,打开电脑发现qq有留言,原来是一个经常聊天的北京网友,看了留言才知道原来她的家乡也在哈尔滨,只是在北京工作而已。而今年她选择了回家过年,可回来才发现自己在老家竟然没什么朋友,便想起了朱磊来,打电话又怕冒失,所以就在qq留了言说:“如果有空的话可以找我来玩。” 朱磊一个人也没什么意思,再加上最近王娣也跟别人跑了,搞得他有些无聊,便答应了网友。 网友叫张丹,比朱磊还大两岁,以前一直在网上称呼她为小丹姐,朱磊便开车来到了小丹姐所在的酒店,还买了一束鲜花。 一开门朱磊献上了鲜花,小丹姐开心的接过来放到了窗台上。朱磊这才看到小丹姐穿了一件大红色的中式上衣,配了一条中式长裙,用她的话讲,为了过年喜庆,所以才买了这身衣服。 但是这件衣服穿在她身上,确实显得雍容华贵,风韵犹存,小丹姐虽然没有王玥长得那般精致,却有一种能够让人心醉的气质,朱磊把他称之为女人味儿。 没错,小丹姐太有女人味儿了,一颦一笑,一个动作,都显得风姿绰越,仿佛能够让人神魂颠倒。 小丹姐把朱磊迎了进来,两人坐在床上聊了一会儿,朱磊便提议带她出去玩儿,小丹回来过年也是为了开心,自然很愉快的答应了。 两个人先是开车来到了索菲亚教堂,一起逛了逛哈尔滨的名胜古迹,随后又一直走到了中央大街,顺着步行街来到了江沿,这也是哈尔滨人逛街的一个通用路线,是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大家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吹了吹江风,两人又一同到商场地下玩儿了电动,小丹姐毕竟大了两岁,情商也是很高,无论朱磊提议玩儿些什么,他都会无条件快乐的答应,并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所以两个人玩儿的都十分尽兴。 玩儿完电动两人又去看了电影,朱磊端着两桶爆米花和可乐,而小丹姐则小鸟依人的依偎在朱磊身旁,任谁看在眼里都会当成一对甜蜜的小情侣,而朱磊也沉浸其中。 电影院果然是个让年轻男女感情快速升温的地方,电影一开场,两个人还笔直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认真的观看电影,可是看了一半儿以后,小丹姐居然把头轻轻的依偎在了朱磊的肩膀上,闻着小丹姐身上那醉人的清香,朱磊也伸手搭在了小丹姐的肩膀上,将其搂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