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暴富,从忽悠老爸挖山参开始第107章 报到 军训
滨城市,是东北三省开放程度最高的现代化城市,素有“北方小香港”之称。 它依山傍海,是着名的海滨城市,旅游名城,足球之城,这里走出去的滨城亿通足球队,曾囊括了8次甲a联赛冠军。 这座城市,也曾因为某位极具个人色彩的官员在此执政8年而被打上了鲜明的标签。 1998年的滨城,虽然还没有前世的那般繁华,但是火车站的设计,还是很超前和人性化的。 齐文顺利地出了火车站,远远的就看到了滨城理工大学接站的大牌子。 来到新生接待点,注册、登记,齐文被不知名的学长们引导上了大巴车。 车上已经坐满了同样来自五湖四海的大一新生,他们同样怀揣着对未来的梦想与期待,肩负着少年的骄傲与荣光,朝圣一般地来到了大学这座象牙塔。 回到学校,领取材料,交学杂费,选购生活物品、分配宿舍,一切流程都有大二大三的学长们在耐心细致的引导帮助,让齐文等一群新生感受到了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齐文他们这届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新生运气不错,分配在了学校新建的系宿舍楼。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宿舍楼的四楼。引导的学长送到了楼下,就回去接其他新生了。 齐文拎着行李和皮箱独自上楼,顺着门牌号找到了自己的寝室,408室。 寝室的门开着,齐文瞅了一眼,发现这是一间四人间,条件不错。 屋里有三名同学正在埋头整理床铺,于是他直接走了进去。 “嗨,大家好。”齐文打了声招呼。 其他三名同学站起身来,也微笑着说你好。 “我叫齐文,来自吉春省。”齐文率先做着自我介绍。 “我叫曾大海,来自辽东省。”左边上铺的一个瘦高个戴眼镜的男生跟着说道。 “我也是辽东的,叫丁志国。”右边上铺传来了一道兴奋的声音,一张带着几颗青春痘的大圆脸探了出来,笑着说道。 他的下铺也是个大高个,长的有点黑,一双小眼睛笑起来眯眯着,边介绍边伸出手和齐文握了一下:“我叫张鑫,来自龙江省。” “好嘞,哥几个这就算认识了,即将一起生活四年,多多关照哈。” 齐文说完,顺手把行李扔到了靠门边的下铺上,就剩这一个铺了,非他莫属。 哥四个边整理着床铺,边闲聊着,东北人,都天生自来熟体质。 收拾好床铺,齐文烟瘾上来了。 一摸兜,发现火车上抽的那盒烟已经抽没了,于是他拽过皮箱,把藏在衣物底下的一条红云烟拿了出来。 这是他临走之前偷偷买来放进去的,之前上高中时天天老师和家里管着,只能偷摸抽,这出来上大学了,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了。 齐文拿出一盒打开包装,抬头问道:“哥几个,谁抽烟,我这有。”边说边把手里的烟向对面的张鑫扬了扬。 张鑫憨憨地摆手说道:“不用了,我不会抽。” 齐文又向上铺的曾大海示意了下,他也摇头表示不抽。 齐文有点尴尬,站起身来把烟盒递向斜上方的丁志国。 丁志国看到连续两人都没给齐文面子,犹豫了一下,看了看烟盒,嘟囔了一句:“红云啊,那我来一根吧。” 边说边接过了烟盒,起身下了铺,有点胆突的说道:“这在寝室抽烟,老师不让吧。” “没事,都是两年兵。 齐文他们班的军训教官姓杨,小平头,晒的黑黑的脸庞,明亮的眼睛,笑起来露出一口洁白的小牙,长的挺精神的。 第一天,训练科目:站军姿。很多同学对站军姿不以为然,感觉不就是在那杵着吗,有啥啊? 结果站了才知道,一动不动的在那杵着,也挺累的,一天下来,很多同学站的腰酸背痛腿抽筋,下个楼都呲牙咧嘴的。 之后,稍息立正,停止间转法,三大步伐。 一个个科目依次练下来,同学们也逐渐适应了这种强度的训练。 这些科目齐文前世在警校都练过,所以应对很轻松,动作完成的很出色,特别是正步,走的那叫一个标准。 小杨教官对此很满意,两人熟了以后,训练之余经常坐在一起唠唠嗑,偶尔还一起去厕所抽两根。 闲聊中齐文得知,1998年的那场大洪水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他们高炮旅也抽了两个营去了龙江省,帮助那里的军民抗洪,只留下了他们这个营留守。 前世,齐文看过不少报道,这场百年不遇的洪水,正是因为有了30万解放军子弟兵舍命以身抗洪,才最终取得了胜利,那一幅幅解放军战士手拉手义无反顾走进洪水里的画面,震撼着全国人们的心灵。 一个月的军训结束了,队列会操,齐文他们班代表他们系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会操完毕,晚上,学校组织了军地联合文艺汇演,部队代表和学校代表各自上台表演节目。 汇演之前,各班统计上报节目时,齐文也自告奋勇,报了吉他弹唱歌曲《明天会更好》。 齐文的吉他没带来,所以班主任帮他借了一把,但是这并不影响齐文的发挥。 娴熟的吉他技巧,干净清澈的嗓音,成功演绎了歌曲中传递的大爱无疆精神,表达了对明天美好生活的向往。 结束后,齐文深深的向台下的官兵们鞠了一躬,发自肺腑地表达了他的敬意。 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没有人民子弟兵为我们守卫边疆,站岗放哨,我们就不可能坐在大学的教室里安心的读书学习。 没有人民子弟兵面对危险时的挺身而出、奋不顾身,我们就不可能在校园里莺歌燕舞、谈情说爱。 他们才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