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世家之患 天子心结(1/2)

作者:随风扶摇九万里

东汉不三国第309章 世家之患 天子心结

天子微微皱眉,忧虑之色愈发深沉,继续说道:“令君啊,世家之患,实乃朕心头大患,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这些世家大族,凭借累世积累的财富与权势,横行无忌,将朝堂视为自家囊中物。为达家族之私,他们不惜牺牲国家大义,致政令不畅,民生凋敝。彼此之间相互勾结,势力盘根错节,犹如一张无形之网,笼罩朝堂。朕虽贵为天子,却也时常深感处处受制,难以施展拳脚。天下贤才,本应不论出身,皆可为国家效力,然如今尽被世家笼络,寒门子弟纵有大才,亦难有出头之日。如此下去,国家何能得真正之贤良?朕每念及此,便忧心忡忡,夜不能寐。朕担忧任用世家子弟,他们虽具才能,却终以家族利益为至上,一旦权势膨胀,便如脱缰之野马,难以驯服。届时,国家社稷恐陷入万劫不复之境。朕实不知该如何破解这世家之困局,令君可有良策教朕?”</p>

天子的目光中满是焦虑与期待,紧紧地盯着荀彧,希望能从这位忠心耿耿的臣子口中得到一些破解当前困境的妥善建议或良策,以挽救这岌岌可危的局势,重振大汉江山。整个宫殿弥漫着沉重而压抑的氛围,仿佛国家的未来也如这阴霾的气氛一般,充满了未知与艰难。</p>

天子的话和对世家的看法,犹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让荀彧一时之间有些语塞。毕竟他荀家,颍川荀氏亦是声名赫赫的世家大族。然而荀家又有所不同,荀家向来以诗书传家,世代传承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以来,荀家多出名臣雅士,他们致力于学问研究和道德传承,虽身处世家大族之列,却少有直接从政掌兵之人,始终秉持着一种相对清高的姿态,从未染指过兵权。这种独特的家族传统和发展路径,使得荀家在众多世家中别具一格。</p>

尽管荀彧此刻感到有些尴尬,但他内心秉承着一片为大汉的赤诚忠心,还是缓缓开口说道:“陛下,世家大族确实存在此种忧患,然其中亦不乏忠于朝廷,并且能够稳固社稷之辈。如我大汉诸多贤臣名士,皆出自世家,他们心怀天下,为朝廷社稷尽心尽力,志士之臣亦不在少数。故而,尚需仔细分辨甄别,不可一概而论。”荀彧言辞恳切,目光坚定地望着天子,希望天子能理解世家之中亦有忠义之士,不可因世家整体的一些弊端而全盘否定。</p>

天子明知荀彧的家世背景,说出那番话其实也略微带有提醒荀彧之意。此时,天子轻轻一笑,温和地解释道:“哎呀,令君你多虑了,朕这样说可没有针对你荀氏一门之意。你荀氏一门历来皆是为国操劳、鞠躬尽瘁,忠诚可嘉。若天下世家皆如荀氏一门,那朕便可高枕无忧矣。”天子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肯定与赞赏,试图缓解荀彧的尴尬情绪,同时也表明自己对荀家的认可。</p>

荀彧赶紧拱手说道:“谢陛下理解。臣家虽亦是繁衍壮大,但家族上下皆以忠义为本,从未有过二心。自先辈以来,皆以辅佐汉室、造福苍生为己任,不敢有丝毫懈怠。臣等愿为陛下肝脑涂地,为大汉江山社稷贡献所有力量,不负陛下信任与重托。”荀彧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激与忠诚。</p>

天子仿佛略带追忆地说道:“吾父皇在世之时,一生便殚精竭虑地想着如何平衡世家,使之能为国效力,还不至影响国家朝政。他深知世家之力犹如双刃剑,用之得当可助国家繁荣昌盛,用之不当则可能危及皇权,扰乱朝纲。故此,他实行了诸多政策,但是效果并不显着。朕虽年幼,在他身旁,亦知他之担忧也。却不知令君对此可有何良策以教朕?”天子的目光中带着探寻与期待,望向荀彧,希望能从这位足智多谋的臣子那里得到一些启示。</p>

荀彧听罢也是头疼,毕竟这个问题若是好解决,便早已解决,也不至于历朝历代皆是这般棘手。他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此事确非易事,首先这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莫要急功近利。当前之要,乃是先使天下平定,将兵权收拢在朝廷手中。唯有如此,方能掌控局势,为后续行动奠定基础。待天下稍安,便可着手整顿吏治,使吏治清明,让百姓安居乐业。百姓生活安稳,便不至于被人蛊惑,从而避免煽动作乱之患。等国力恢复之时,便可在世家当中去芜存菁,将那些为害之蛀虫清理出去,同时在民间广求贤良之人,让他们为国家效力。此事宜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恐生变故,危及国家根本。”荀彧言辞恳切,将自己的想法缓缓道来,他深知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必须要谨慎谋划,稳步推进。</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