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城乡差距【零点十分前更新…365(2/2)

作者:海魂0817

重生1976从知青开始第三百八十七章 城乡差距【零点十分前更新…365

有人在外打工的人家,日子就过得好一些,房子也盖的气派些。</p>

周海洋又到村子里的小学看了看,房子还不错,但整个学校只有60多个孩子上课。</p>

有门路的家长,纷纷把自己的孩子转到城里去上学了。</p>

看来不出两年,这个小学也要关门了。</p>

周海洋不由得想起,博兴县姚林镇的小学。</p>

八十年代,一个小学有几百个孩子读书,孩子们生龙活虎。</p>

可是前几年回去一看,也是一副破败的样子。</p>

看来,这几年城乡的差距,是越来越大了。</p>

当年大学毕业的梦想,就如同梦幻泡影。</p>

这么多年,国家的教育资金,基本都集中到城市,导致乡村教育落后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p>

刘岩当时带领大家成立的赢和乡村教育扶贫基金,那点杯水车薪,也只够用在永峰县。</p>

当初宏伟的设想,尽管非常美好,但在现实中很难实现。</p>

城市和乡村教育差距的逐渐扩大,将导致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p>

如教育的不公平,贫穷的代际遗传等。</p>

这样下去,许多家里条件不好的农村孩子,只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p>

他们长大之后,却要和城里孩子一起,在社会上竞争,劣势是明显的。</p>

因为他们的父辈是农民,如果没有能力供他们到城里上学,他们就一辈子摆脱不了自己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的命运。</p>

这对他们而言,是多么的不公平!</p>

无论是在怀宁的那些年,还是到了永梁,每一次到</p>

觉得华国的农村目前存在的问题太多了。</p>

社会保障问题,看病就医问题,上学难问题,哪一样不解决好,都没办法建设和谐社会。</p>

从村民的反映来看,通过上一次的大规模打击,社会治安是比以前好多了。</p>

但要让农民真正有安全感,还必须要让农民看得起病,上得起学,吃得饱饭。</p>

在永梁这样一个落后地区,这些问题并不是一步就能够解决完的。</p>

必须踏踏实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不搞花架子。</p>

周海洋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太沉重了。</p>

回到市里,这几天,周海洋一直在思考,怎么样尽快建立永梁农村的全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p>

恰恰在这个时候,《永梁日报》和永梁电视台的一个专题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p>

原来,这些天,报纸和电视台都在连篇累牍地宣传一个乡村少年的动人故事。</p>

这个少年叫邱小明,15岁。</p>

在他只有2个月的时候,母亲离家出走了。</p>

父亲本来就有轻微的精神病,受不了妻子离家出走的刺激,一气之下,又发了疯。</p>

整天游荡在外,活不见人,死不见尸。</p>

家里人找他,四处奔走也找不到。</p>

留下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在年事已高的爷爷、奶奶照料下,三个人相依为命。</p>

在爷爷、奶奶的拉扯下,小明终于长到了9岁。</p>

但是,灾难又一次降临到这个不幸的家庭。</p>

先是奶奶突发瘫痪,丧失了行走的能力。随后是爷爷的眼睛得了青光眼病。</p>

因为无钱治疗,一天一天拖下去,直到双目彻底失明。</p>

到医院检查的时候,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没有任何治疗价值了。</p>

就这样,一个仅仅只有九岁的幼儿,从此就承担起照顾瘫痪的奶奶、失明的爷爷的任务。</p>

日常还要种田、种菜。</p>

种菜还是小事,小时侯,小明就跟着爷爷、奶奶下地,学会了种菜。</p>

但种田就不行了,因为他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力气小,实在干不动。</p>

所以,到了收割的季节,他就和村子里的人换工。</p>

他帮人家干一般的农活,人家帮他收割庄稼。</p>

村子里的人看他可怜,也时不时的帮帮他。</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