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徐阶致仕(1/1)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隆万盛世第662章 徐阶致仕

大政 “听说陛下旨意发下后,李阁老等几位阁老都进宫求见,应该是要劝陛下收回成命。” 芦布说这话的时候,眼睛就偷偷盯着魏广德脸上的表情,不过很快他就松了口气。 魏广德脸上表情如旧,看不出喜怒,这样他回去也好说了。 散衙后,魏广德先回府,晚些时候才出门去了陈以勤家中了解情况。 “都是规矩,一般都会这样,请陛下三思,毕竟徐阁老在阁多年,谙达政体,不过陛下也说了,徐阁老年事已高,又再三请求,故才答应其乞休,故宴劳锡,予之隆一如杨廷和故事称优隆云。” 陈以勤简单把他们在乾清宫里和隆庆皇帝的对话说了下,皇帝当然不能说顺了心意,而是按照徐阶的理由来说。 而且,隆庆皇帝虽然不喜徐阶,可对其的赐予确实很重,比当初嘉靖皇帝欢送杨廷和离京还要优握。 而此时,张居正也刚从徐阶府上回来,今日徐阶府上来的人真不少,虽然知道他要离开,可许多人还有诸多问题需要求教。 这些人来去匆匆,张居正只能一直待在徐阶身旁,到这个时候也是累得不行。 不过回府后他却没有休息,而是径直来到自己书房里拿出一份还未书写完成的奏疏铺到书桉上。 之前,徐阶所拟的几条建议,他仔细研究过,大抵不会动,但是他并不会照抄徐阶的文章,而是在考虑增加自己的东西。 实际上,他和徐阶在执政方面还是有分歧的,只不过他大部分时候都很巧妙的隐藏起来。 最起码,他知道当今大明的实际情况,和明初时相较早已是今非昔比,若继续按照徐阶等人那套,沿用国朝以前的先例治国,国家不仅不会有起色,还会逐渐败亡。 即便如同高拱所说,整肃吏治,可终究只能缓解败亡的速度,但却无法根除积弊,因为二百年发展,大明早已物是人非。 相对于整肃吏治,张居正更倾向于提升官员处理本职工作的能力。 须知,明初太祖在时,镇压贪官污吏何等严苛,可官员们依旧前仆后继,可见黄白之物对人的吸引力之大。 与其一茬又一茬的换贪官上位,还不如默认其在一定范围内的行为,而提升其工作能力。 贪官不可怕,只要你干实事。 可怕的是人既贪又坏,尸位素餐,既敛财又不干事或者尽干坏事。 有都察院,张居正不担心官员干坏事,可不干事却会让百姓苦等数年,也只有在考察时才会被发现。 念头及此,张居正提笔在文章一角快速书写起来。 “核名实。 今称人之才,不必试之从事;任之以事,不必更考其成;偾事之时,未必明正其罪。 士大夫建方条陈,连篇累牍,而核其本职之业,反属茫然。 此所谓名与实不相符合。 今后宜用人必考其终,授人必求其当。 严考课之法,用舍进退,一以切实为谁,母眩名,母徇资,母摇毁誉,母杂爱憎,母一事概其生平,母一眚掩其大节。 人有专职,束有责成。” 这,其实和张居正专权时推行的考成法已经非常相似,或者说他已经开始考虑建立一项制度,监督官员的工作效率。 以前吏部考察官员,多是“文选”和“考功”,对其工作能力并不重视。 一件事,有人一日可办成,而有人需十日甚至更多。 而且,很多时候,事推行下去却不知结尾,成为烂尾工作。 官员们一天到晚只想着做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扬名,建方条陈连篇累牍。 次日,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杨博、兵部尚书霍冀、刑部尚书毛恺各上疏请留大学士徐阶。 这是杨博最后一招,留徐阶在朝,毕竟他不是被罢官,限时离京。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