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清丈田地(2/2)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隆万盛世第1192章 清丈田地

只不过要处理的话”</p>

魏广德稍微有些犹豫,张居正提到的这两家,虽然在勋贵中不算什么大人物,可和他们类似的却不少。</p>

朝廷公开之罪,容易让其他勋贵有兔死狐悲之感,进而跑到宫里去哭诉。</p>

后宫希望朝局平稳,不出什么大事儿。</p>

所以,张居正和魏广德一直秉承的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做法,只要解决问题就好了。</p>

在困难的事儿,他们都票拟的时候确定解决办法,后宫只需要批“准”和“否”即可,不需要费劲思考解决方法。</p>

不处理两个勋贵,对民间和朝中清流不好交代,处理了就怕有人跑到后宫求情,也是麻烦事儿。</p>

“我回头找人说说,真要买就把价格抬高,给出个适当的价格,至于那些死人的事儿,也让他们出现赔偿,尽快摆平这件事儿。”</p>

魏广德当然不能说要按律法治罪什么的,这会败坏他在勋贵里的那点名声。</p>

“最好叫他们交出几个家奴,让官府法办。</p>

我会和顺天府打招呼,处置的时候松松手,意思一下就是了,尽量不丢两府的脸面。”</p>

张居正又说道。</p>

听到张居正还是想处置几个家奴,魏广德不可置否点点头,“这个事儿我现在不好说太多,这两天我见见他们,聊过以后才能定下来。”</p>

虽然武靖侯和宁晋伯在武勋之中地位不高,但毕竟是那群人中的一个,魏广德当然不能替人家做主。</p>

而且,魏广德的姻亲和这两位的联系本来也不深,就更不好越俎代庖了。</p>

明朝武勋大致是三个时期,一个就是帮助明太祖朱元璋夺取天下的那帮人。</p>

大明国祚初立,朱元璋大封功臣公侯将相,魏国公就是那时候的事儿。</p>

只不过这帮人因为明初宫廷的动荡,最后活下来的人不算多,但爵位大多还是被恢复,只不过许多都降等袭爵。</p>

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说到关键处,张居正不由得恨恨说道。</p>

其实,若完全按照朱元璋定下的政策自行,大明也未必会坏到那里去,或许再延续一二百年也是可以的。</p>

但不知道从何时起,事关大明社稷绵延的黄册居然被大肆作假,每十年一次的普查形同虚设。</p>

都快过去二百年了,朝廷还在拿着洪武时期的黄册计算赋役,岂不可笑。</p>

“叔大兄,你到底想要做什么?重新进行一次大查?”</p>

魏广德好奇问道。</p>

“查肯定要查,不过我更想做的,是对其中的鱼鳞册进行核对。</p>

洪武年间天下有多少田地,而今天下又有多少田地,朝廷终究需要心里有个数,而不能任由他们胡来。”</p>

张居正只说到这里,就闭嘴不言,他知道此事轻重,所以都没打算和吕调阳谈,毕竟他已经有心离开朝廷,知道这些并无任何意义。</p>

倒是次辅魏广德,张居正必须得到他的全力支持,否则此事推行起来,只会比考成法还要难。</p>

其实,张居正改革的目的,还是为了丰盈国库。</p>

只要朝廷手里有钱,任何问题都能变成好解决的小事儿。</p>

可只要朝廷手里没钱,小问题也会变成没法解决的大麻烦。</p>

搞钱,其实才是张居正改革的根本目的,退出考成法,虽然要夹带着整肃了吏治的效果,还有清理逋赋,追缴欠税,但张居正本意还是为了之后的施政服务。</p>

没有高效的官府,他的那些想法根本就推行不下去。</p>

就现在大明各级衙门办事拖拉的作风,十年也未必能够上轨道,得以施行。</p>

所以,张居正没有一上来就搞经济改革,而是先强推考成法,提升官府办事效率。</p>

当然,从中把一些反对者拉下马,也是一箭双雕的意思在里面。</p>

“叔大兄,你的意思是”</p>

魏广德略微迟疑片刻,但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p>

“清丈天下田地。”</p>

魏广德不说,张居正自己接上了。</p>

喜欢隆万盛世请大家收藏:()隆万盛世。</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