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九章 远方(1/1)

作者:姚颖怡

惊鸿楼第四一九章 远方

周沧岳的信,除了向何苒拜年,还有另外两件事。 一是年后他要向西南进发,在蜀地的这两年,虎威军已经渐渐适应这边的气候,听说滇地有个神勇无敌的宝象王,虎威军众志诚成,都想去会会这位宝象王; 二是他只会打仗,他手下只有打仗的人,没有管理的人,而且他也不了解那些读书人,看不出谁适合当官,就像当初桐城一样,他想请苒姐派出官员,帮他管理那些地盘。 何苒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真是懒得培养吗?他能慧眼识珠推荐状元之材,难道就不能再在众多读书人中挑出几个有能力的? 何苒想起当年那个跟在收废品老爷爷身后的小男孩,那个早已消失在记忆深处的身影,此时渐渐清晰起来,她甚至能够回忆起那张五官清秀的小小面孔。 那是一张和周沧岳有六七分相似的脸。 或许,她早已不记得那个孩子了,她只是下意识地把周沧岳的五官印到那孩子的脸上。 但并不突兀。 何苒走到画架前,提笔将那张可爱的小脸画了出来。 这一画就舍不得放下笔,她索性又画了一张。 那张画上是祖孙二人,老人背脊佝偻,但是笑得眉眼弯弯,小孙子瘦得像个豆芽菜,但却有一双灵气逼人的眼睛。 何苒对这幅画很满意,待到干透,让小梨拿出去裱了,配了名贵的画轴,装到精美的盒子里,连同她的回信,一起交给了丐帮负责送信的人。 转眼便出了正月,正月之后,她与聂忱商议之后,从各地实习官员当中,挑选出七十人,由陆臻和江涛分别率兵护送前往两湖和蜀地。 几天之后,钟意带来了确切消息,乔美人母子已在福州,隐姓埋名,被荆重光收进后宅,现在乔美人的身份是荆重光的侍妾,她的儿子则是荆重光的老来子。 永和帝还给那个孩子封了世子。 何苒笑了:“当初我就怀疑乔美人的孩子不是齐王的,现在看来确实不是。” 如果是齐王的骨血,荆重光只会斩草除根,而不会认在膝下。 上一个被他认在膝下的孩子,是永和帝的孪生兄弟,生母是荆重光的白月光,荆重光为了这对兄弟,抛妻弃子,甚至连祖宗的基业也不要了。 由此可见,乔美人儿子的亲生父亲,要么是荆重光非常在乎的人,要么就是荆重光自己。 何苒和钟意全都同意后者,那个孩子就是荆重光和乔美人私通生下的。 真没想到,荆重光不但抢了齐王的皇位,还给齐王戴了绿帽子。 次日,何苒就让惊鸿楼,把荆重光与乔美人的风流韵事传扬开来。 荆重光出身定国公府,无论是在京城还是在金陵,定国公府都是一等一的府。 再接着,又从荆重光骂到永和帝,永和帝血统不详,他的孪生兄弟就是荆重光的三儿子,十有八九,永和帝其实就是荆重光和那位公主所出,他就是荆重光的儿子。 荆重光的长子长媳虽然已经回到金陵,但是上次他们扶灵进京时,由李锦绣牵头,请出了荆氏族老,荆重光被除族,长子则被过继给了一位尚未成亲就夭折的长辈名下,这样一来,荆大公子还是荆家人,但却已经不是荆重光的儿子。 而荆重光和原配夫人生的其他儿女,早在他造反之后,便改名换姓逃走了,从此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消息也同样传到了福州,早朝之上,荆重光发现一众官员看他的眼神有些不对,他知道这些家伙在想什么,他们并不在乎他是不是睡了齐王的女人,他们在乎的,是那些传言中关于永和帝身世的部分。 永和帝是父不详,与永和帝是荆重光之子,这两者是不同的。 父不详,那么可以等同于其父是入赘,皇家公主去父留子也说得过去。 可若是确定他是荆重光之子,那他就是荆氏子孙,没有资格享受周氏皇族的待遇。 荆重光面沉似水,他倒要看看,今天谁来做这个出头鸟。 官员们只是神情有异,但最终谁也没做出头鸟。 只是从这一天开始,无论是荆重光,还是永和帝,都能清楚地感觉到气氛不一样了。 这种不一样,不仅是体现在这些官员的态度上,还有那些支持他们的世家。 尤其是那些世家,原本陪在永和帝身边的几个倍读,接二连三以这样那样的原因请假,这一请假便迟迟没有回来。 永和帝的皇后和贵妃是闽地贵女,原本还想再在闽地的世家中挑选几个女子充盈后宫,现在也只能暂时搁置,不是永和帝不想,而是几乎一夜之间,稍有几分姿色的贵女全都订亲了。 永和帝是不信有这种巧合的,无非就是现在那些原本支持他的世家,开始怀疑他的身世了,他们已经不再当他是周氏子孙,而认定他是荆重光之子。 永和帝心情郁郁,想到皇后那里坐一坐,可皇后却以太子身子不适,她要贴身照顾为由,没有留他过夜。 永和帝只好去了贵妃宫里,贵妃却告诉他,自己的小日子来了,叫了个宫女陪他。 那宫女脸上全无被宠幸的喜悦,反倒是一副视死如归的绝决,让永和帝觉得自己像是侩子手,兴致全无,拂袖而去。 回到自己的寝宫,永和帝越想越气,什么照顾太子,什么小日子来了,这两个女人分明就是和那些世家女一样,她们嫌弃他! 也是,皇后和贵妃同样出身闽地的大世家,她们是世家嫡女,从小就自命不凡,哪怕做了皇后和贵妃,她们仍然不知感恩,现在只是听到一些道听途说的谣言,她们便对他冷淡搪塞,全无敬爱之心。 从这一天开始,永和帝心里便种下了一根刺,连带着对还在襁褓里的太子也没有了以前的亲厚。 而偏偏这时,荆重光竟然收了大笔钱财,把几个商户女塞进了永和帝的后宫。 得知这些女子都是商户女,永和帝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但这些人是荆重光塞给他的,他咬碎牙,也要强颜欢笑地册封了这几个女子。 宠幸其中一人时,永和帝软硬兼施,那女子终于说了实话。 为了让她进宫,她爹给了荆重光十万两银子。 至于这十万两是上缴国库,还是被荆重光独吞,那就不得而知了。 永和帝不动声色,接下来的几日,他把其他几个女子全都宠幸一遍,也同时知道,这些女子都是花钱进宫的。 最少的五万,最多的二十万,仅是这几个女子,荆重光就收受了五十万! 永和帝不是自幼长在深宫中的皇子,他虽然被荆重光重点保护起来,可却是长于红尘之中,他不是不谙世事的懵懂少年,他的兄弟荆老三才是,他不是。 在他看来,他被荆重光卖了,而且还是白卖,没有一点分红。 这和花楼里那些被老鸨子剥削的姐儿有什么区别? 无非就是他的价钱更贵! 永和帝试探地问了荆重光,荆重光告诉他,的确有这么一笔银子,这些银子全都用来打造战船了。 永和帝觉得不可思议,可是他没敢继续追问。 那不是小数目,那是五十万两啊,打造战船需要这么多钱吗? 荆重光其实没有骗他,那五十万两,全部被他用来造船了。 他得到消息,何苒和漕帮一起开办船厂,虽然他派出去的探子没有得到确切消息,但是荆重光可以确定,这个船厂造的船,肯定不是普通的货船或者渔船,而是战船! 要打福建,那就离不开海战,何苒是在为海战做准备。 所以他不得不防。 他除了招兵买马,还要打造战船。 荆重光领兵多年,可是到了福州他才知道什么是捉襟见肘。 以前需要铠甲需要武器需要战马需要粮草需要军费,只需上折子向朝廷要钱,不给钱,那就再上折子,或者找到兵部大吵大闹,哪怕不能要多少给多少,可也至少能要到一半。 他们都有经验,五万两的缺口,上折子就写十万两,十万两的缺口,那就要二十万两,总之,哪怕只能要到一半,也能够用。 可是现在需要他来当家做主了,荆重光才知道筹集军费有多难。 他甚至有些佩服何苒了。 那么一个小女子,不但养得起军队,而且还越养越多。 何苒的钱从哪里来? 他多多少少也能猜到一二。 一是何苒灭了晋王和开州王,发了两笔大财;二是何苒进京后,卖了齐王和钱家的私产,又是一大笔入帐;三是何苒从那些商贾手里硬生生要过来的。 荆重光想要借鉴何苒,可惜他现在没有晋王和开州王这种大户可抢了,也没有齐王和钱家,他现在能学的,就是从商贾手里搞钱。 福州数一数二的两家大商贾,小朝廷初建时便已经盘剥过一回了,不能按着一头羊薅毛,所以荆重光便把眼光放得更长远。 闽地的大商贾并不少,可惜都是无利不起早,偏偏现在后周小朝廷初建,能给予的太少,荆重光没办法了,只好把手伸向了永和帝的后宫。 后宫里的女人成千上百都是正常的,至于封号,那都是可以用银子来买的。 美人一万、才人两万、贵人五万、嫔十万、妃二十万。 于是便有了第一批的五十万两白银。 荆重光为了永和帝可以抛弃整个荆氏,与天下人为敌,又岂会舍不得这五十万两,这些银子他一两没留,全都拿去造船了。 可是战船不是一两日就能造好的,他告诉永和帝,银子用来造船了,可是永和帝只知道银子没有了,可是却没有看到用这些银子造好的战船。 他找了借口,让荆重光带他去船厂,到了船厂,也只是看到一群工匠在敲敲打打,到处都是木头和生铁,无论怎么看,这些破烂也不像能值五十万两的。 永和帝什么也没说,可其实在心里却暗暗记了一笔。 不久,台风来袭,很多百姓遭灾,就连这临时改建的皇宫也有几处房屋倒塌。 永和帝想修缮皇宫,可是手头银子不够,他便想趁机找荆重光要银子,可是荆重光却告诉他,不能动用国库里的银子,因为马上还要招募新兵,没有银子是不行的。 永和帝第一次在荆重光面前甩了脸子。 回到寝宫,永和帝屏退了身边的内侍宫女,对着墙上荆重光亲笔书写的“三省吾身”咬牙切齿。 “荆重光这个老匹夫,竟敢欺辱朕!” “有朝一日,朕定将他碎尸万段!” 可是现在,他还动不了荆重光,荆重光大权在握,军权财权都在他手里。 就连每日的朝会上,荆重光都要坐在他的下首,每当朝臣有事启奏,他还来不及说话,荆重光便抢在他前面开口了。 “朕已经是做父亲的人了,早就不是无知小儿,他却不肯将朝政交给我,他该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