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从甄嬛传开始第29章 浣碧29236
玉姝见他想隐瞒身份来场cosplay,便不打算拆穿。</p>
看他真走了。</p>
就继续埋头吃饭。</p>
修炼以后除了辟谷外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畅吃,很适合猪瘾犯了的时候。</p>
之前看修仙小说都讲除了灵谷灵食外的凡间粗食,吃多了只会在体内生成杂质阻碍修炼。</p>
但玉姝实践下来,觉得没什么大问题。</p>
可能是她走的野路子。</p>
不靠寻常修炼晋升。</p>
吃饱喝足后,她才慢悠悠回长春宫。</p>
皇帝仿佛是昙花一现,玉姝照常在犯馋的时候去御膳房吃宵夜,却没碰见过皇帝。</p>
再次听到他的消息时。</p>
是他与甄嬛大张旗鼓的爱情故事。</p>
听夏冬春叽叽喳喳说了半天,玉姝知道皇帝跟甄嬛碰面的剧情提前了。</p>
没了杏花微雨。</p>
两人仍在御花园碰了面。</p>
甄嬛大病初愈,便起了兴致带着婢女去捡残荷,因她以己之身叹花之怜,期期艾艾地拾花葬花魂。</p>
颇有林黛玉的冲击感。</p>
可惜从本质来看。</p>
林黛玉自幼体弱多病,看鲜花凋零就仿佛看到自己将来,最终落得个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结局。</p>
这种自幼伴随的情绪并非一场病症就能有感而发。</p>
更何况甄嬛纯纯无病呻吟。</p>
因而黛玉对花是不止因己生怜,有对美好时光与爱情无果的忧虑,有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愤懑,亦有寄人篱下双亲皆故的苦思。</p>
她绝不会将葬花当作一场做戏。</p>
她仅仅遵循本心。</p>
而非博人眼球。</p>
至于甄嬛,她看了眼对她投诚的槿汐,眼中闪过势在必得。</p>
槿汐只说是老乡传来的消息。</p>
皇上今日会去御花园。</p>
可时间紧迫,她来不及准备其他,便只好学古人葬花,既有诗意又不会失了规矩。</p>
她直觉皇上是喜欢有才情的女子。</p>
这才生出这么个主意。</p>
前脚崔槿汐得到消息告知甄嬛,后脚甄嬛立刻领着流珠去了御花园守株待兔。</p>
万幸流珠手巧,平日里绣了许多荷包,闲置在屋内。</p>
否则她便要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p>
主仆两人一前一后,寻了个既隐蔽又能叫人经过的地方。</p>
碰巧这片地繁花落幕,前边一片池塘残荷寥寥。</p>
甄嬛入戏很快,不多时眼底蕴满泪水,她在闺中时便常常读到这般意境的典籍古词。</p>
不想有朝一日自己会亲自践行。</p>
花锄小巧精致,用起来也不费力,流珠装满落花,甄嬛流泪土葬。</p>
整体看上去有种违和的感觉。</p>
反正皇帝看到的时候,内心就是觉得挺尴尬的。</p>
作为从现代位面穿越过来的霸总,经历过正常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同时能考入重点大学本硕博连读,加海外留学深造。</p>
本身对四大名着的敏感度是很高的。</p>
虽甄嬛不是模仿黛玉,而是单纯学古人葬花。</p>
与曹雪芹笔下的黛玉一样。</p>
借鉴的皆是唐伯虎,唐寅葬花。</p>
这事说来还多亏了皇帝。</p>
自皇帝登基后,他在政务朝事上的作为不可谓不是明君,摒弃糟粕大胆在现有基础上持续挖掘人才与发展工业。</p>
在激励人才方面,他甚至亲自匿名编写了许多典籍,但凡他记得的,都编写清晰明了以便众人翻查。</p>
其中就有唐寅的事迹。</p>
可能皇帝不是首个编写唐寅的,但一定是流传最广的。</p>
皇帝登基后,尽力压下了书籍笔墨纸砚的高价,却没有普及,他虽希望天下人才皆能有学习的机会,可他作为上位者,自是更清楚各司其位的道理。</p>
世间不需要满天下的才子。 却需要满天下的百姓农民。</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