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吾之道不容置喙(1/1)

作者:一点点

青梅剑仙:开局百鬼噬身第172章 吾之道不容置喙

州界。 “那是什么东西?!” 当灰剑出现的时候,所有人心中都生出恐惧,那强烈的审判之意,雷霆锋芒,大道意志,哪怕是相隔千万里,都能清晰的感知到! 更别说正在渡劫的陆文渊了。 韩翎遥双目失神,手中黑剑轻吟颤动,唤回了她迷失的心神。 她脸上泛起苦涩,几乎是绝望道:“五行泯灭之力” “啊!我错了,我错了,别来找我!”人群中一修士突然发癫,抱着脑袋疯狂哀嚎。 姜同知脸色一变,这是雷劫的审判之意影响了此人的神魂灵智。 坏事做的越多就越亏心,在雷霆审判之意下,纤毫毕现,万象自生。 姜同知连忙呵道:“别看那灰剑!” 除了孩童和刚烈正直之人,其他人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影响。 姜同知的这一声呵,唤醒了他们。 众人回神,心慌意乱的纷纷低头,无人再敢看灰剑。 人生在世,除了极个别人,谁敢说自己没做过亏心事? 青龙卫张谦伸手一挥,阵盘悬空,玄光落下,将那审判之意隔绝大半。 众人缓了会儿后,再次看去,只见那灰剑缓缓而落,黑气漫天的诡阵中,以那灰剑为基,仿佛荡漾起一阵无形的涟漪,出现了一个偌大的豁口。 就像妖鬼邪魔的国度,陡然出现一块清净祥和的城镇。 众人的心,跟着那灰剑,沉入深渊。 这次无人出声,一片死寂悲凉中,哭泣声默默响起。 观星台上,众人鸦雀无声,屏气凝神,死死地盯着星图。 诸多大势力都有了感应,继女帝之后,大道之劫再次出现了。 虽然不知道是谁,但很难让人不关注。 毕竟是大道之劫,不管渡劫之人成与不成,这对后来之人都是个借鉴案例。 能渡大道之劫的,从古至今,少之又少。 兰草居。 “什么?你没找到陈公子的书童?” “嗯。”青兰疑惑道,“我去的时候屋内没人,茶水还是温的,应该是匆忙离开了,也不知道为何。” 至于书格为何离开?自然是受到陆文渊渡劫的影响。 书格本体乃是蜃鼋,没有形体,是借陆文渊的文光衍生而出。 两人契约相连,书格的实力是跟着陆文渊成长的。 来神京城前,通过天赋神通,转修武道,将儒道修为转换成武道修为。 陆文渊渡劫,他也解开了枷锁,现在已经跑到郊外渡劫去了。 他的武道之劫没有陆文渊那么夸张,凭借自身底蕴和天赋神通,渡劫不难。 “匆忙离开?” 白溪渔眉头微皱,不知为何,心中那不好的预感越来越强烈了。 “青兰,你带人去找!一定要找到陈公子的消息。” 青兰见她神色,惊疑道:“小姐你怎么了?这么急?” 白溪渔没解释,这种不好的预感,上一次发生还是在她母亲离开之时。 “去吧。” “哦。” 白溪渔看着窗外怔怔出神,心有些乱了。 她很聪明,知道自己为何担忧。 这不该出现的担忧,此刻偏偏出现了,她对自己的未来,第一次感到有些迷茫。 这是从未有过的感觉。 渡劫之地。 锋芒刺骨,陆文渊彻底“惊”醒。 灰色雷霆已经落在肉身上,正在消磨着他的血肉。 周围的五行神胎也是神光黯淡,虚弱无比,那些许五行大道之意,在泯灭之力面前,远不够看。 五行之盾已经四分五裂,五行神胎和肉身一般,生机正在被快速泯灭。 毫无抵抗之力。 陆文渊的手段在泯灭之剑前,宛如玩闹的孩童一般。 无力的窒息感充斥着陆文渊身心每一个角落。 脑海中的大道之音开始改变他的意念。 不停地告诉他,三教合一是错的,修行之路是错的,他要走的路也是错的。 世界轮转,自有规律,要顺应自然法则。 这是在否定陆文渊的人生!要让他屈服! 陆文渊看着被消磨的血肉,神色恍惚,仿佛回到了刚来此界,被百鬼噬身的时候。 同样的窒息,同样的无力。 当时自己是如何应对来着?哦,好像是在念书等死?只想减弱自身的痛苦? 呵,现在看看,有点可笑啊。 陆文渊胸口道心涌出一股清明之意,心神回归。 他一咬舌尖,抵挡着肉身被消磨的痛楚,死死的盯着头上的泯灭之剑,眼中浮现狠厉癫狂之色! “错?” “我没错!” 陆文渊一口心血喷在五行神胎上,五行神光再起,泯灭之剑攻势一顿。 “十六载修行,生活,我早已不是当初的陆文渊了!” 陆文渊顶着雷霆剑光,将身体站的笔直,浑然不惧的看着灰剑。 “没人能否定我的心!” “哪怕是那亘古永存的三千大道也不行!” 人皇珠回到心口,陆文渊周身人道气运缠绕,疯狂大笑道: “我有亲人,有师友,有心爱之人” “想否定我?” “笑话!” “现在的陆文渊,不管生死,永远都会站着!” 早在姻缘镇的时候,他就告诫过自己,当初百鬼吞噬的无力,他再也不会经历! “来吧!” 陆文渊一声高喝,体表五脏之处出现豁口,心念一动,五行神胎钻入体内,与肉身融合。 “什么三教合一铸儒道,铸仙道,铸武道” “不管何道,都是我陆文渊的道!” “吾之道,随心而行,谁也不容置喙!” “啊!” 陆文渊仰天长啸,气血升腾化焰。 人道气运,灵力,真气,浩然金光,气血丹,菩提手串周身上下所有一切,包括五脏,纷纷燃烧! 化作数十米的大小的熔炉! “给我炼!” 伴随着一声厉喝,熔炉一震,挣脱束缚,拔地而起,一口将泯灭之剑吞没,升入高空。 熔炉火焰之光,照耀四方! 在菩提手串燃烧之时,在北境某地打坐诵经的观性便有了感应,知晓渡这大道之劫的是陆文渊。 同时也听到了陆文渊不屈之言。 念诵声停了会儿,观性洒脱一笑:“阿弥陀佛。” “道友之道,之心境,贫僧不及也。” “善哉善哉。” 他的肉身金光流转,气息攀升,来到了新的阶段,显然受益不小。 念诵佛经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空远玄妙。 佛光悠悠而起,化作一个个佛文,随着檀香青烟没入虚空远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