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第148章 4DL不搞了?(3k)154
“对,步兵战车。”高振东又强调了一遍:“它相比装甲运输车,有更强的步兵支援火力,有一定的反装甲性能,装甲也比装甲运输车更厚更重,能完全的抵御所有除反装甲火力之外的步兵武器的打击。”</p>
“热敏电阻?”</p>
两人最终决定,通知外事和外商那边,防工委和十二机部核实,国产计算机具备保持先进性的能力,两部门对DJS-59的出口,不持反对意见。</p>
“所以我就想,是不是在精锐装甲力量里,把装甲运输车升升级,升级成‘步兵战车’。”</p>
这份申请,是直接以技术处的名义,向十七机部打的。</p>
一时之间领导也想不出太多,可是已经能想到的一点点就让他觉得这玩意好,当然,他也不是没有担心。</p>
不快不行,他不想他规划中的第二代通用计算机还是要靠通过港岛那边或者通过特殊渠道弄芯片过日子。</p>
至于什么地方应用计算机,在有变化的时候,受影响可能稍微比较小?那不言而喻,军事。</p>
罗总给气笑了:“伱这叫什么‘自动’?嗯?”</p>
种子是什么?无非就是人员、基础技术、应用。</p>
“别的先不说,温度范围太低了,不合适,而且稳定性差。”</p>
防工委领导这才冷静下来,哈哈一笑:“激动了激动了,这个事情可以搞,我回头推动一下,先搞个论证。振东同志,到时候你可一定要来参加!”</p>
灭火抑爆的负责人苦着个脸:“这次试验,主要是试验系统原理和灭火动作机构的可靠性,其他的后面再说。”</p>
他准备把前一天抽到的单晶炉,直接给整出来。他手上很多东西都是需要时间才能实现的,不过这个炉子,却是可以比较快搞出来的。</p>
说实话,在所处这个环境下,很多建议是没法提的,同时,太长远的也是没有用的,原因不说也知道。</p>
“振东同志啊,我有一个想法,自从上次4DL的会议过后,就一直在脑袋里转,可怎么也没想完整,想向你咨询一下啊。”</p>
“贵不贵?”</p>
如果这些都能形成一定规模让使用者难以割舍,那也许能维持一定的发展。</p>
防工委领导反应也很快:“你的意思,是一台专门欺负坦克以下的陆战部队的车子?”</p>
高振东点点头:“对,这台车主要的任务就是完成步兵的作战任务,直接配合坦克部队突击作战,同时也可以对轻型装甲车辆或非装甲车辆造成致命打击,解放坦克火力。而在步兵攻坚的时候,也能及时提供强大的伴随式攻坚火力支援。”</p>
“价格太贵,而且反应时间太长了,τ0.5要好几十秒,等到它发信号,黄花菜都凉了。还不如手按呢”</p>
所以高振东只是想埋下更多种子,尽量打好一些基础,这样条件合适,再次发展的时候,也许能有机会提早翻盘。</p>
高振东这才想起来,这是自己当时把步兵战车的理念给搬了出来,没想到防工委的领导如此敏锐,一下子就抓住了。</p>
灭火抑爆的负责人苦着个脸:“罗总,没有合适的传感器啊。”</p>
高振东现在想动用的,就是这笔钱,不用完,用一部分。</p>
他不好意思的笑笑:“自己瞎琢磨的,不一定对,也不一定完整。”</p>
回到厂里,正好是午饭时间,高振东直奔食堂,排队打饭的时候,看见傻柱和秦怀茹有说有笑的,打菜的时候,傻柱的手没抖。</p>
“顶级科研院所和高校保持对大型、巨型计算机技术的跟踪”</p>
至于网络技术什么的,高振东没有明确提,只是埋下了一点点伏笔。这玩意有些邪性,看大毛子那边搞OGAS最终的奇葩情况就知道了,得再缓缓,或者说做出来再说。</p>
“开展计算机间通信技术研究.”</p>
在十二机部参加完会议,高振东骑车回了第三轧钢厂,这个会议议程不多,速度还挺快,一个早上的时间都没花完。</p>
然后,高振东又投下了一枚诱饵:“如果能有合适的高效又廉价的反坦克武器配装,比如反坦克导弹等,车组在车内控制,那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和坦克一起,与敌方的坦克部队放放对。”</p>
“上次我记得你提到4DL的作战方式的时候,提到过一句‘不只是运输,而是要随坦克一同突击’?你是有完整的想法?”</p>
这把高振东吓住了:“别啊领导,这个还是比装甲输送车贵不少的,这是大规模装备的东西,我觉得,真要搞的话,配装精锐部队就可以了。”</p>
在这里是定不下什么事情的,毕竟今天会议目的不是这个,参会人员的组织配备也不合适。</p>
罗总也知道条件艰苦,大家已经尽力了,实际上这玩意直到十年后的下一代坦克上,刚开始也是同样没有解决,真正解决,差不多20年之后的事情了。</p>
想了一会,罗总毕竟是总师,还真想了一条路子出来:“我给你们想个办法吧,没准有戏。我们炼装甲钢那边有一种新型热传感器,N型热电偶,你去拿来看看,也许能解决你的传感器问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