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第342章 凭什么?
后世的茂山铁矿,现在可没有名字。 女真和朝鲜摩擦不断,位于交界处的地区,确实十分混乱。 锦衣卫有着从大明带来的精致武器,善用得当的话,占一座平平无奇的山头,也没人有那个闲心去管理。 刘安的书信传回京城,直接送到朱祁钰的书桌上。 朱祁钰仅仅是看了一眼,对于早就知道的事情,并没有多少惊喜。 这种事情,可以交给于谦。 辽东被称为苦寒之地,迁移的中原百姓都不能持久。 毕竟皇帝不知道那里有着丰富的黑土地和矿产资源,现在,铁矿的发现就是一个契机。 利益可以驱使中原人闯关东,到时候,拥有劳动智慧的百姓,自然会自己解决很多问题。 次日,朝议。 朱祁钰直接将刘安和卢忠的信件发给大明的头脑们看。 仔细查看之后,尚书们不由得吃惊,没想到在辽东还有铁矿。 可是,位置上来说,有点尴尬。 “陛下,当初靖安君多次来朝觐,还在北平与太宗交谈甚欢。” 王直当即说道,意思很明显朝鲜和大明整体关系还不错,没必要为了偏远的一座铁矿而破坏附属关系。 闻言,朱祁钰淡然笑道:“此处虽靠近朝鲜,但距离最近四郡还隔着山脉,说到底,此处乃女真放牧之地,而女真人,难道不是归朝廷节制?” 反正没有国境线,当今世界,能绘制舆图的国家也是屈指可数。 王直也是愣了一下,这么一说,确实是先到先得原则,而东北那么多地方,虽然大明战略收缩,可没有直接宣称放弃那些地盘。 “陛下,女真都督李满住、董山等一众,自正统十四年以来,乘间窃掠边境,辽东为之困敝,如今广宁伯大军驻扎开原,恰好可以节制建州女真。” 于谦不再犹豫,因为按卢忠信中所说,那是富矿,不是大明境内那种开发难度巨大的矿山,其包含的意义王直不知道,但于谦十分了解如今因为火枪火炮的开工,一座富矿,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地区偏远又如何? 从长远的目光来看,辽东早晚会安稳起来,到时候,大不了将工厂建在东北,也可以吸引关内的百姓。 京城的改变让于谦意识到了,以往迁移辽东的困境其实是当地没有发展项目,一旦有商机,那些商人将带头冲锋。 王直看向于谦,觉得现在于谦变化有点大,有点太过好战了。 可是,转念一想,辽东困局一直困扰着朝廷,现在王直可不会想着什么刀兵入库、马放南山,王直虽然迂腐,但又不傻。 “若是朝鲜王奏请,该当如何?” 王直看向于谦,开口问道。 现在,是解决铁矿归属大明之后的问题。 于谦朝着朱祁钰躬身一礼,随后起身看向王直,淡淡道:“凭什么?” 很简单的反问,凭什么? 王直张了张嘴,随后却发现,面对大明,朝鲜真提不出什么条件来。 大明从来不欺压附属国,但不代表大明要为此不断让渡利益,难不成要再养一只瓦剌狼出来? “朕知王卿疑虑,朝鲜乃不征之国,王卿觉得朝廷为了一座铁矿,有点仗势欺人了。” 朱祁钰可以理解王直的心里,毕竟,华夏乃礼仪之邦,这可不是说说而已,如果有能力的话,华夏很愿意帮助周边的小国。 一个常常付出的人,突然有所求了,不习惯是很正常的事情。 “陛下,老臣仅仅是觉得,如今南北两边皆有战事,不宜与朝鲜交恶。” 王直躬身,他不是好战之徒,但若是为生民计,凶一点是可以的,可要看情况。 “并非朝廷与朝鲜交恶,建州女真之地,朕为子民寻求生计而已。” 朱祁钰开口道:“再者,朝鲜与女真摩擦不断,算是朝廷管教不力,现在,朕打算约束一下建州女真,朝鲜会很乐意的。” 不乐意不行,若大明的手没有伸到那里,朝鲜和女真可以打的有来有回,四郡是新城,基本上可以看作是朝鲜侵占了女真的地盘。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攻城就是一大麻烦,朝鲜也是跟中原学的战法。 朝中有王直这类人是十分有必要的,师出有名,可以避免国家信誉流失。 大明为什么能受到附属国的拥戴,其中原因之一便是一个唾沫一个钉,说到便做到,是华夏自古以来的信誉保证。 所以,在和平的时代,华夏和周边国家相处还是很融洽的。 直到海的那边登陆了一群不讲道理的人。 开口闭口便是契约精神,但这些人在华夏面前,恰恰是最没有信用的人。 “陛下之远见,老臣不及也,但老臣斗胆,劝谏陛下,多些时日,待湖广平定之后再出辽东。” 王直躬身拜下,劝谏道。 “准。” 朱祁钰并没有拒绝,尚书们并不知道卢忠已经占山为匪了,朱祁钰也知道现在的大明需要时间,去消化那些新生的技术和政策。 这才是韬光养晦。 “陛下,臣有事启奏。” 等王直退下之后,陈循便出班,躬身道。 “说。” “禀陛下,如今京城商贾增多,各地在城中结社为地方商帮,臣以为要进一步规范商帮,严格治理且控制其发展,各商帮皆要记录其帮头还有成员……” 林林总总,陈循罗列了一大堆,朱祁钰不只是听,御案上还有兴安递过来的陈循手写方案。 朱祁钰越听,双眼越是明亮,陈循的方案挺超前的。 商会还没诞生,对其的监管条例便已经有了雏形,这并不是朝廷要打压,相反,陈循打算扶持地方商帮,给予其在京城做买卖一些便利。 陈循知道,只要有利可图,商帮应该会接受这样的形式。 朝廷不再一味拒绝商贾,而是选择与其中的代表人物接触,在保守盛行的现在,很有划时代意义。 但事情是有两面性的,一旦如此实施,那么就要注意这些商贾对官员行贿的腐化。 水至清则无鱼,没有什么事情是面面俱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