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国力(1/1)

作者:哟吼吼吼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第387章 国力

张国威,便是辽东扫荡各个部落。 昭武功,便是琼岛海战,一炮击破百艘海盗船。 兵部尚书,五军都督,于谦,激昂的声音,显露出大明边疆的激荡。 从漠北,到麓川,再到琼岛。 大明没有陷入战争的泥潭,而是学会了如何去结束战争。 在广场受着寒风的四夷,对这个大明感到陌生,还有一些惶恐。 当太阳的光辉刺破漆黑的苍穹,破晓的光芒缓缓越过城墙。 将士的铠甲镀上了一层金黄,让整个广场更加肃穆。 军事调动自然不会在大朝会说详细,但是从大概上听,就知道,大明还富有余力。 至少,他们知道,大明的京营没动,那击败瓦剌联军的京营,至今依旧拱卫着京城。 大明什么时候会放出这些大军? 现在漠北的五万大军,就跟悬在北方的一把刀,要落不落的样子,很让人心惊胆寒。 那沐浴在阳光中的至尊,手里握着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 转头看向武官,一些年轻面孔的眼里都透露出一丝狂热。 这样的狂热很让人害怕,甚至让一些大明的文官感到害怕。 而于谦之后的陈循,倒是让文官的心情好了一些。 天下户口,九百五十四万九百六十六户,五千三百五十万七千七百三十口。 比前年统计多出了三十万余口。 这是很难想象的,人口的增长会这么快。 毕竟,光一年的生活,有人出生,就有人死亡,更何况,人并不是总是在生仔。 不过,仔细想想,现在辽东和麓川已经掌握在大明手里,以往因为动乱所不能统计的地方,也是纳入了统计行列,人口增加是正常的。 但是,四夷并不知道这些。 光是听到陈循眉飞色舞的汇报。 一年三十万的人口的增长,未来有多少会成为战力? 没有人知道。 二千六百四十六万九千六百七十九石的米麦,比前年多了两百多万石,这些都可以转换成军粮。 陈循口中的各项数据,都是大明国力的提升,也是广场上大汉将军乃至大明军队的保障。 当陈循说出大明商税二千五百八十万六千七百二十三两时,广场甚至能听到百官沉重的呼吸声。 大明的吸金能力是当世之最,拥有现在世界上最好的手工业,最丰富的高档奢侈品。 以前,那些四夷是不会发现这种细节的。 当初胡元也一样,可是最后呢? 但是,现在的京城不一样了。 路边没有打骂奴隶的奴隶主,他们看不到百姓眼中的愤怒,看不到有人冷死或者饿死。 看到的是大明百姓对于反叛者的愤恨,看到的是大明招兵处时时刻刻都有人登记,看到的是大明的百姓为海上的舰队欢呼。 皇宫各处迎风猎猎的国旗,大明的至尊将民心握在手中。 美丽的数据让百官都在寒风中感受到了温暖。 因为,这也代表了朝廷会提拔和赏赐一些人,并且还会空出很多位置。 和平时期所需要的官员,比战争时期还要多得多。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官员热爱和平,就算是投降,也想要拥抱【和平】。 战争时期,可以用的特殊手段很多,有钱的官也玩不过有枪的匪。 陈循汇报完,满足地躬身,将手中的奏折递了上去。 “臣为大明贺。” “臣为大明贺!” 朱祁钰刚将奏折放在一旁,下方便响起了百官的齐声道贺。 大明蒸蒸日上,有的人引领大势,有的人顺从大势。 朱祁钰很想打哈欠,底下的一些人在想什么,朱祁钰是知道的。 军事上,武官们现在知道,机会来了;而经济上,文官亲耳听到了商税的利益。 一些人在这一刻想到自己能从大明身上获得什么。 他们这种阶层,不需要去试错,只需要用手中的权力和财富去搜刮其他人探索的成果就行了。 大朝会依旧。 汇报完政事之后,便是百官的拜年。 朝鲜、琉球、缅甸等国皆遣使贡上方物,大明收下之后,会回赠彩币表里等物。 强打着精神的朱祁钰接受着百官的祝福,什么洪福齐天,什么万寿无疆,对于在寒风中抱着暖瓶的朱祁钰来说,都没有回家睡个饱觉来得实在。 之后,由御史出班,上奏早朝期间官员失仪情况。 在鸿胪寺官员高唱一声:“奏事毕~。” 力士挥鞭,再次发出清脆的鞭鸣。 朱祁钰起身绕过御座,走入奉天殿之中,大朝会才算是结束。 百官各回衙门莅事,而各地如今的一把手则是会在官舍中等待。 大朝会的意义除了彰显国威,另一项就是将各地的一把手给弄到京城来。 等这年过了,该罚的罚,该赏的赏。 有时候,来了一个一把手,回去就是另一个了。 朱祁钰在偏殿稍微休息了一下,等文武百官都出宫了,他才会坐上銮驾回宫。 野兽归笼,朱祁钰也回到了景仁宫。 打着哈欠,就算是昨天中午休息过了,但是熬夜还是让朱祁钰有些恍惚。 为了打造一副好身体,朱祁钰就算公务繁忙,也不会经常熬夜,所以对于这种晕乎乎的感觉还是不习惯。 初一,走亲串门的时候,景仁宫里,皇后要召集命妇,游园赏雪听戏,就是笼络一下感情。 现在两个太后和皇后都在这里,命妇们自然穿上自己的诰命服,整齐集体观赏着景仁宫。 而和朱见济要好的那些孩子,也被她们带了过来。 这些孩子都被告诫过,不能胡乱开口。 从三岁就开始蒙学教育的权贵子弟,比任何人都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大明京城的纨绔子弟,并非是那种欺男霸女的角色,或者说,这种纨绔子弟,在京城本来就很少。 要说的话,最多是纵奴和不学无术。 就算是后来的严世蕃,那也是自小通读经史、博闻强记,是个写文章的好手。 贪财好色这种事情,每个公子家都会有,这是他们的特权。 天子脚下,特别是在主强臣弱的形势下,哪个不是各种注意的活着? 不过,其他地方,天子看不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