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第二次科举令(2/2)

作者:第一万个唱诗人

大明:我一定红透半边天的!第71章 第二次科举令

“对啊,辽东土地广阔,少不得农人,农人科举当农官,这是国家根基所在!”</p>

“种地种的好的,就给他官当,命其专门教导北方百姓种地!”</p>

苏白笑道:“工商农兵,我大清根本所在,读书人么,是无所谓的,爱来不来,来了不过是锦上添花,不来免得麻烦也挺好的!”</p>

郭旭叹气道:“要是如此,只怕读书人再不会参加我大清的科举了!”</p>

“那可未必,总是会有人来的,读书人贱皮子的很。“</p>

“你请他来,他不会来,你不要他来,他非来不可,还有那些前元的读书人,不愿意当大明的读书人,说不定就愿意来参加我大清的科举。”</p>

郭旭心说,你这不是恶心大明朝廷和大明皇帝么?</p>

不过也是无所谓。</p>

自己家的皇帝也不是第一次恶心人家了,习惯了就好。</p>

郭旭叹气道:“读书是很清贵的事情,只怕如此,以后我大清的人也不愿意读书了呢,那如何继承汉家礼仪呢?”</p>

“你没搞错吧,这种事情你担心什么?汉家礼仪在皇帝,不在百姓,朕守汉家礼仪,天下景从嘛。”</p>

苏白道:“再说了汉家的一些礼仪也不是好东西,应该改正的还是要改的。”</p>

“女子不能当官,就不好,回头要是还没人来参加科举,就宣布允许女子参加科举!”</p>

“人多了,总比没人好啊,没人来参加我们的科举,我们才没脸。”</p>

“有人来了,热热闹闹的也不怕别人说我们了,这种事情人多就是正义。”</p>

</p>

打舆论战嘛!</p>

自己现在人少自然说不过大明朝廷那些文官。</p>

可参加的人多了,帮自己说话的人就多了,自然就有大儒为自己辩经,哪里需要自己解释?</p>

人多就是正义。</p>

苏白决定了就这么干,郭旭就让人去传递消息,张贴榜单去。</p>

苏州可是通都大邑,工业已经很发达了,工匠等手艺人很多。</p>

消息一传递出来,本地手艺人都惊呆了!</p>

奔走相告,工匠可以科举了啊!</p>

当兵的军户也可以科举了啊!</p>

简直是破天荒的事情!</p>

本地工匠比苏白想的积极。</p>

工匠科举千年来也少见啊!</p>

这可是能改头换面的机会,不试试实在是觉得可惜。</p>

万一就成功上岸了呢?</p>

那以后自己的子孙后代就不是工匠了,是正经的良人了。</p>

本地老表可不在乎官府,也不在乎面子。</p>

苏白敢这么干,他们就敢参加。</p>

都是实在人靠手艺吃饭的,可没有读书人那要面子的毛病。</p>

大清在苏州,专门登记考生的考点,顿时就被工匠包围了。</p>

甚至开始排队登记,木匠,泥瓦匠,有点手艺的纷纷上阵。</p>

有些铁匠才报名就被带走了。</p>

官府给的解释就是,人家是铁匠,科举个毛,皇帝陛下说了铁匠报名科举的,直接授官。</p>

还是从七品的官,一个月一百两银子!</p>

喜欢大明:我一定红透半边天的!请大家收藏:()大明:我一定红透半边天的!。</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