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只向马上取第22章 射论22
沈云闻言目光微凝,审视起手中之物。 </p>
此箭,乃取自深山中笔直的老箭竹,箭尾雕翎以稠胶细心黏合,至于那箭簇,更是以精钢锻造,小巧而锋锐足以穿透重重铠甲,较之于军中制式之箭可要强出不少。 </p>
莫侯景见状,笑容中更添几分玩味: </p>
“沈兄所执,乃是专为战阵而生的武射之箭,其箭尖犀利专为穿透敌甲而设,用以对付靶心岂非大材小用暴殄天物?” </p>
沈云闻言,恍然大悟,随即哈哈一笑将箭轻轻放回箭袋。 </p>
这小子,就是老师给自己找的射术老师。 </p>
莫侯景就如同一个偏科严重的学生,他的武艺稀疏,刀枪棍槊更是平平。 </p>
就连兵法一道也勉强及格,但此子却在射术上有超乎常人的天赋,一旦弓弦在握百步之内是指哪射哪。 </p>
莫侯景掏出一支箭簇宽大的箭递给他说到:“沈兄参加入幕选锋,是校场比试用的,应该用比箭。” </p>
呐!这个就叫专业! </p>
这些知识可都是将门子弟家传的绝学,譬如眼前这一支箭,其背后蕴含的学问竟如此繁复细腻。 </p>
莫侯景过完年十六,就要行冠礼了。 </p>
北魏的官制之下,加冠之礼不仅是成年的象征,更是通往仕途的钥匙。听说已经有中正来评定过品级了,不过真要授实官恐怕还得排阙。 </p>
沈云立于一旁,心中虽有波澜,却无丝毫嫉妒之色。他深知这世间万物各有其时,各有其命。 </p>
莫侯景之幸,在于家族的荫庇与个人的努力并行不悖,而自己虽无显赫门第可依,却拥有一颗不甘平庸的心。 </p>
莫侯景又说道:“沈兄,你比试之时,最好换一把弓。” </p>
沈云闻言,虚心拱手道:“还请莫侯兄赐教。” </p>
在见识过脑海里那片光怪陆离的世界后,沈云的心境已是大变,昔日的狂妄与自负被深深埋藏。 </p>
他深知自己的不足之处,取而代之的是对未知的敬畏。 </p>
故而虚怀若谷,即便是面对年岁比自己还小两岁却见识不凡的莫侯景,亦能坦然求教。 </p>
见沈云态度诚恳,莫侯景也收起嬉笑之色,正色道: </p>
“沈兄过谦了,你这把家传宝弓是大弰弓,此弓身形修长弹力惊人,持之沉稳如山矢出则如龙腾九霄,实乃战阵之弓!然则,若论及射艺之较,小弟却以为小弰弓更为相宜。” </p>
沈兄面露疑惑之色,追问道:“哦?这是为何?” </p>
莫侯景沉吟了一会,说道:“大弰弓重在力量与射程,于精准与速度上或有不及。射艺之比,讲究的是心手合一箭无虚发,小弰弓轻巧灵活更便于操控,能在瞬息间捕捉风向调整力度,使箭矢如臂使指直指靶心。” </p>
没想到射箭竟然也有这么多的学问,以前仲父所授乃是军中射艺,皆是战场上立命安身的硬功夫。 </p>
说白了就是实用主义强弓硬箭,讲究一箭破甲。 </p>
而今听罢莫侯景所论,方知射箭之道亦能细腻如丝,这倒不是仲父教的不对,实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各领风骚。 </p>
射靶之事,历来被视为权贵阶层的雅趣,那些繁复的技艺与讲究本就不是寒门子弟能接触的,多数寒门子弟终日为生计奔波,连拥有一把趁手好弓都成了奢望,更遑论深谙其中诸多门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