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众志成城(1/1)

作者:安澜志

金堤永固第129章 众志成城

林则徐在中封建士大夫中是个直臣能臣,爱国爱家的典范,那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属大儒。 他的历史功绩不用吾辈圈点,已经载入史册,炳辉千古。 但谈他的守孝,亦言百善孝为先,有道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可是他忠孝难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在母亲病故后,他很痛心,本已辞官守孝三年,回归乡里固守礼乐,谓之"丁忧”制度,而敬孝道。 不曾想国无宁日,内忧外患,外面是侵略者,蚕食鲸吞着中国,内有反贼四起,革命造反,中间却又出了洪流四溢,天灾人祸,无处不在地掠夺着中华膏腴,让有识之士堪忧了。 可怜慈禧老佛爷佛心不起来了,一双老手,而且是麻目颤抖的手,堵不着三个窟,弄的手忙脚乱,跟捂蜻蜓一样。 在这多事之秋,唯有“夺情",只有懿旨让之股弘之臣,忠义之士,去临危救火,突击队员了。 这个敢烧大不列颠的所谓日不落帝国,后又被构陷革职,遣戍伊犁,也算是三起三落,最后却死在赴任途中,这是他的后话了。 就在他全力以赴投身淮海防洪的时候,严厉查管河工事务的时候,却来了飓风,那是百年未遇的龙卷风。 有诗云: 怒云涛卷五洲来, 风飓狂飙万里灾。 涂炭生灵变泽国, 殍尸漂逐作棺材。 安能天下无庇厦, 不使黎民有怨埃。 力挽狂澜锁水怪, 挚撑天伞拯平台。 此时林则徐大人心情复杂了,察古堰百孔千疮,见黎庶哀鸿遍野,一片狼藉,怨不得天,忧不得人,心情一时无比沉重。 因为他看到了灾情,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逃荒要饭大有存在,哭爹喊娘,凄惨兮兮的让这铁骨铮铮的汉子,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拯灾济民已是迫在眉睫,责无旁贷,当仁不让,惟济天下苍生所莫属了。 在巡察中,他第一个工作要点,就是民生问题,首要的是民以食为天,解决饥荒,是压倒一切的大事,民心向背的国家大事。 但怎么救?他令来地方官吏,请来了有资质的老河工,并动员了上万的民工,集聚高家堰,一边组织民工加固堤防,一边急速组织堵塞决堤。 吴昊天和甄鸿儒也笑着来了,却进门就被林则徐罚跪了一通,叫他们跪着听圣旨懿旨,跪着述职报告,跪着听他训诉。 那是从管理混乱,职责不清,推诿扯皮,防备不足,而漏洞百出,贻误战机。却是工作抚皮搔痒,蜻蜓点水,得过且过坐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管涌不断,蚊穴随意,不思亡羊补牢,却在守株待兔,以至于发生灾情了,才想起来烧香,能管用吗!一塌糊涂。 却之能事在贪惏上,弄的那此鬼八遭,惹得怨声载道,官逼民反,盗贼四起,杀人越贺,却是贼喊捉贼,害人害己,何以治国,何以为民请命。 今受圣上蒙恩,食君奉禄,忠君之事,担君之忧,何惧哉!本大人脱掉孝服,来悼湖魂,何以缚往蛟龙,全仰诸位,希望前事不究,后事精诚,同心合力治水患,让清水畅流,百姓安康。 这个吴昊天和甄鸿儒可领教了杀威棒,那不是皮肉之苦,而是人格羞辱,心在痛,权柄荡然无存。 因为他们有愧于万人坑,万人集会的父老乡亲。更是他们遇到的硬茬,那个六亲不认,又不惜重金的人。 林则徐在他们面前是没亲没攀的,找不到有瓜葛的人,他不同于郝望爵虚伪谲诈,有着人生的两重性,可林则徐则是一身正气,才是真正手握上方宝剑的钦差大臣,杀尔狗头,易无反掌,人头落地还叫好! 这一招可制服了官员,也激活了百姓,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地去防洪抗灾,创选安宁的生活。 人们备土的备土,扎筏子扎筏子,忙的不亦乐乎。 可就是那个十三堡决堤之处,依然是滚滚洪流如海啸,逐浪滔天望风号。 而抗洪之众看到那个开裂的口子太大了,而且还在不断增大,大有山崩地裂之势。 老河工束手无策,官员们望而却步,百姓更是望洋兴叹,这个怎么办? 没办法,惟有等待水流平缓了,叫上游水慢了,下游水淹了,水势缓了,才能复原决堤处。 此乃天意也,无力回天。若欲缚住蛟龙,就必须避实就虚,避其锋芒,才是明智之举。 如若不能及时堵截决口,那么下流洪水四溢,几千万里下河地区的人将变成了鱼虾鳖,灾难深重。 怎么办?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却有诗赞: 可叹大禹若神般, 四海名扬治水艰。 原始抗涝山劈涧, 传誉神斧力胜寰。 三过家宅无心入, 一直治洪有志还。 酋长本该君主位, 舜帝禅位改河山。 这个是神话了,其传闻大禹治淮,曾从桐柏乡起一路治来。 他还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难以通过汛期洪水;还发现黄河淤积,流水不畅。 于是禹大刀阔斧,改“堵”为“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地通过。 禹采用了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 大禹决定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开道。艰苦的劳动,损坏了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工具。 人的损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伤了,有的上山时摔死了,有的被洪水卷走了。 可是,他们仍然毫不动摇,坚持劈山不止。 在这艰辛的日日夜夜里,大禹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甚至连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脚指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但他还在操作着、指挥着。 治到淮河口,驻足龟山,改水北上,连接古称富陵湖,后称破釜塘,使盱眙以东蓄水,成就了洪泽湖。但又必须疏通泗水,通达长江,入东海。 大禹还镇锁水怪乌支祁于此处,南宋诗人张禧写诗道:…。神禹尚疑疏凿在,乌支祁空锁云腥。 这块弹丸之地,城池众多,寺庙林立、香火鼎盛。苏东坡《龟山》诗中就有过“木鱼呼客振林莽”的描述。 唐至清却一直是文人荟萃、僧侣膜拜之胜境。历史上,在这里筑城的有“魏武城”、“项王城”、“小儿城”等;寺庙有淮渎庙、安淮寺等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