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春秋无度(1/1)

作者:安澜志

金堤永固第223章 春秋无度

那个耸入云端城墙就能挡着那个火器的进攻?那个鳞次栉比的商住楼就能显示地方的繁华? 也不尽然,固若金汤一词不是他的固,而是他的严密,所谓的民心所向,众志成城。 亦言得民心者得天下,打不垮的是万众一心。天下之大,不是一汤一城之固防,而是全民众之利益保护。 天下的安危是黎庶,百姓不安,何以安天下。却有那个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故事。 话说周朝有个王叫周厉王,在内忧外患中,国力空虚,他却骄奢淫逸,增设专利税,供他玩乐。 却有防民说他坏话,见有民众对话就抓,有人举报就杀,弄得民不聊生,天下大乱,揭竿而起的民众冲入王宫,杀了厉王。 如此之说现在也是只许官家放火,不准百姓点灯。一切顺安于皇权官道,没有人民的心声和幸福。 这种情况,百姓是一种什么的感觉,穷困潦倒,依然占据着绝大多数,饥民与安民不是等同的概念。 与民同乐何所有?在这亡国之象中,认识了他的内在的必然性,就是失去大众利益,让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郝望爵代表的是皇权,吴昊天代表是官僚,严厚安代表的是奸商,狼狈为奸,沆瀣一气,渔肉着百姓。 这是谁家的皇帝,这是谁家的官,在为谁谋福利,天知地知,同流合污的知道了。 有那个联意: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那是因为: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谁又能解其中味呢!有那曹雪芹的感慨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却有人在这歌功颂德,堆词叠句中,为赋新词强说愁,写的也是之乎也者,读来有品味,不愧为一帮儒生。 尤其道府对钦差大人郝望爵的那首词更是赞不绝口。称他为天下,在隐隐约约的刀光剑影中,能有这等雅兴共享,大有南宋赵构之遗风,苟且偷安,胜比乐不思蜀的刘阿斗了。 感叹: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但与南唐后主李煜相比,大有所逊色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有多几何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乃为血泪之歌,一字一珠,可叹的是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亡国之君,李煜无疑是失败的。 作为词人,他给后人留下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不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首《虞美人》突破了晚唐五代词的传统,将词由花前月下娱乐遣兴的工具,发展为歌咏人生的抒情文体了。 今天的歌咏,类似李煜的这首词,唱的哀婉凄切,听的人由兴到哀,由哀到兴,悲喜交融,正如郝望爵一路走来的情景录,官匪之间两重天了,喜忧参半,春秋无度。 如唐·王勃《滕王阁饯别序》: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有时也让郝望爵触景生情,泪流满面。 其泪为谁流?为什么流!心境复杂了。是想大清江山岌岌可危,还是想想自己风雨飘零,感叹诗云: 人生何泰开? 确有空悲哀。 荏苒虚年华, 盛衰辞岁来。 楚王无国运? 剑劈万山哀。 我欲重抖擞, 昆仑任取裁。 平生多好事, 踌躇难成志。 人为少争媚, 心违多行恣。 世间求真谛? 浮沉相遥寄。 后土皇天意, 这边风景异。 道府听得也昏糊了,以为不胜酒力,有了情不达意,言不由衷的感觉。 大家尽兴,已尽酣樽。闭幕词以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作为谢幕。 宴会过后,只留几个重要人物,在吴昊天的私宅客房,又进行了茶话会,喝茶聊天暂作小憩。只有道府、郝望爵、吴昊天、吴岫灿、曹栋梁、陆国邦。 此时吴昊天才将吴岫灿向诸位介绍:此乃犬子吴岫灿,呈蒙圣上及大人垂爱,今幸得与大人同行,家门蓬荜生辉,三生有幸。还望阁老们一如既往关照。老朽在此拜托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