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集市变革132(1/2)

作者:炒饭多放葱

八零乡土第131章 集市变革132

这个时候的人,是真的挺朴实的,没有后世那么多弯弯绕绕。</p>

十块钱不是一笔小数,杨庆听见自己徒弟已经给了这么多,也就停下了手里掏钱的动作,而是郑重的说道:</p>

“那行!老人家你不要钱的话,到时候我就多送您几条鱼,那这几天就辛苦你了,您帮我们多注意一下那钓鱼窝点。”</p>

听了杨庆的话,那老人家这才满意的点点头,乐呵呵的应下了此事。</p>

“那感情好,要是你们钓的多,就送我一条,我也就不用花钱买过年鱼了!”</p>

但是老人家看了看杨庆,还是觉得有些难以相信大冬天能钓着鱼,所以有些疑惑的问道:</p>

“不过小师傅,你确定冬天也能钓的起鱼?我在河边住了几十年,这辈子都没见过有人能从隆冬季节的大河里钓起鱼来啊!”</p>

“你要是用网试试,说不定倒有几分可能!”</p>

杨庆闻言微微一笑。</p>

“那您老就瞧好吧,今年我给您开个眼界,可是我那窝子,您可就受累帮我看着点啊!”</p>

“放心!我收了那两干部十块钱的,这事我一定给你们办的妥妥当当!”</p>

河边的老人家回答的自信满满。</p>

……</p>

“杨大哥,今天是赶场的日子,你就跟着我们去一趟吧!”</p>

“我听说最近供销合作社又运了好几台缝纫机过来,你不是要买吗?咱们去看看那几台新的,原来那几台质量都不是特别好!新的缝纫机说不定正好合用的很!”</p>

去黑龙潭打完窝后不到两天,正巧遇上了赶集的日子,赵家姐妹急急忙忙就准备拉着杨庆去赶集。</p>

赶集,江竹公社一般俗称赶场,正常情况下五天一次,又因为镇上正好是江竹公社的办公点,所以每逢赶集的时候,人就会特别的多。</p>

不过之前的赶场杨庆都懒得去,毕竟公社时代,赶不赶集买东西都得去供销社买,平常人还少些,买东西更加方便。</p>

赶场的时候人挤人更显的麻烦,本来分田以后已经渐渐有了农民担着担子卖自家东西,有了一点后世农村赶场的样子。</p>

可是那一场不能说的大会,又将一切退回了原位,甚至连卖粉面的都不开摊了,所以这场逛着还能有个什么滋味?</p>

反正后来杨庆有需要就去县里或者供销社直接买,赶不赶场都变成了无所谓的事。</p>

不过今天正好赵家两姐妹催着杨庆去赶场,杨庆推辞不过,又闲着没事,倒也应了下来。</p>

“人挤人,这场有什么好赶的!”</p>

杨庆同意归同意,但是也避免不了嘀咕了几声。</p>

倒是赵家姐妹听到杨庆同意去赶场,反倒是笑开了颜。</p>

老赵家家里穷,两个女儿又长的如花似玉,等她们彻底长开以后,赵家父母就很少准许两女去镇上单独买东西了,以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p>

“红颜祸水!”</p>

有时候这个词可不仅仅是一个成语这么简单,普通的小家小户,女儿太漂亮真的会引来无妄之灾,之前老赵家条件不好,赵家两姐妹的姿色还没显露出来。</p>

秋收后跟着杨庆过了一段好日子,营养摄入够了,两姑娘的出挑身姿也就越发难以掩盖了。</p>

杨庆换上林业局的那套旧工装,穿上之前解放鞋,本来想骑自行车的,但是看看目光都期期艾艾的两女,杨庆只能把自行车又架了起来,重新迈开了11路公共汽车。</p>

“这破自行车的坐垫怎么不长点啊!”</p>

“老子迟早得把这玩意换成摩托车!麻蛋,搭人都不好搭!”</p>

要是一个妹子,坐前杠或者自行车后垫都行,可要是两个妹子,一辆自行车可就不怎么好搭人了。 “我去!”</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