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乡土第200章 卖鱼和分钱201
“要不是你,咱一个子儿都挣不着,更别说又学会一门手艺了。” “就凭这个,您不收我们的钱我们就已经很感激了!”</p>
“就是,师傅这卖鳜鱼的钱你就收着吧!要是收了您这钱,我脸都不知道往哪搁呢?”</p>
“要不是您,这鳜鱼我们钓的起来?”</p>
“只怕是鱼鳞都见不着呢!”</p>
没想到两徒弟一听杨庆的均分之话,当即就推辞起来,杨庆要给,徒弟不收,双方一顿拉扯,最后还是决定这次卖鳜鱼的钱杨庆占一半,两徒弟分剩下的一半。</p>
“师傅你这!”</p>
“我们怎么好意思啊!”</p>
两徒弟各自接过接过杨庆递过去的六十一块五毛钱,一脸的不好意思。</p>
“你们汽油费不是钱啊?”</p>
“把鱼运进来你们也冒了风险的。”</p>
“要是不拿点钱回去,你们家就不怕母老虎发飙?”</p>
“咱这出去钓鱼,要是没点进项,家里婆娘肯定要说闲话的,这点钱是留着让你堵婆娘嘴的。”</p>
……</p>
杨庆把剩下的一百二十三块收好,看了自己两徒弟一眼,没好气的说道。</p>
“那师傅你等等别说我们赚了多少。”</p>
“我们也得留点私房钱的不是?”</p>
“你等等可别拆穿我们。”</p>
听杨庆都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两徒弟倒也点头应了下来,只是转头就跟杨庆细细交代了几句,要杨庆千万别把他们藏私房钱的事抖落出去。</p>
“放心!”</p>
“这我肯定晓得!”</p>
“你们就放心吧!师傅我稳得一批!”</p>
杨庆自然点头同意,后世除了贺强大帝,哪一个已婚的钓鱼佬不得看着老婆脸色来。</p>
分完鱼款,三人这才重新笑眯眯的往河边而去。</p>
河边自己两徒弟的媳妇正守着鱼,闻着鱼腥味脸上已经有了一丝不耐之色。</p>
要不是看在两徒弟过年已经上交了一部分鱼款,再加上过年的那些大鱼让她们挣了一些颜面的情况下,早就不准两徒弟在河边待着了。</p>
“媳妇,呐,五十块!一个月的工资!”</p>
“怎么样?我们去钓鱼是正事吧!下次不要回家就说说说!”</p>
两徒弟拿着钱,颇有些显摆的走向自己的媳妇。</p>
“哎呦喂,老王你说的这是什么话?”</p>
“就是,老张你也不摸着自己良心说说,你天天出去钓鱼,我说了几次闲话啊!”</p>
看着自己老公手上的钱,两徒弟的媳妇立马就换上笑颜,说话声音都变得欢快了几分。</p>
“结婚以后中年钓鱼佬的悲哀啊!”</p>
杨庆看着眼前这一幕,心里颇为感慨的说了一句。</p>
“阿萍啊!你们等等把东西收拾一下,把我的渔具和木桶带回家去!我和老王等等还有事,晚点再回家,记得把饭做好等我。”</p>
“我也差不多,阿芳你也把咱家的这两担空桶担回去,我们还有点急事!”</p>
交了钱上去,两徒弟的语气立马硬气不少,当即就吩咐起自家婆娘来。</p>
“没问题!老王你和老张啥时候回去都行!我做好饭给你热在锅里。”</p>
“老张你放心,我晚上给你做红烧肉吃!”</p>
两徒弟的媳妇接过钱,立马喜哄哄的说道,当即就准备挑着空担子和渔具回家,被杨庆一把拦住。</p>
“两位嫂嫂,你们等等!你们各自带两条鳜鱼回去尝尝味!”</p>
“有几条鳜鱼吞了钩,死了卖不上价,你们正好回去烧来吃。”</p>
鳜鱼这玩意喜欢一口闷,起竿稍微晚一点都会进肚子,钓一天下来只死了这么点,已经算是杨庆和两徒弟钓技高超了。</p>
看着自己徒弟的媳妇要走,杨庆连忙把鱼护里的几条死鳜鱼拿了出来,一人分了两条,大约一斤左右。</p>
剩下的也只有两条半斤左右的死鳜鱼和那条最大的两斤半活斑鳜,那是送给林业局刘局长的。</p>
“师傅,那我们就带着这条大鱼走了啊?”</p>
“您先忙着!”</p>
看着自己媳妇走远,两徒弟立马收起那副正经模样,看着还在麻袋里的大鳡鱼心潮澎湃。</p>
“我先跟你们说好啊。”</p>
“你们最多浪一个半小时。”</p>
“我先去刘局长家里送送那几条鳜鱼,等你浪完了记得把鱼给我还回来,千万别弄到天黑,我可得早点回去。”</p>
杨庆一本正经的郑重交代。</p>
“我回了家以后也得扛着走一遍的!要是天黑了我扛着给谁看啊!”</p>
只是这最后一句话不好意思说出口。</p>
“没问题!师傅,一个半小时虽然短了点,但也够我们把县里走一边了,待会我们一定给你送过来。”</p>
“我们办事您放心!”</p>
两徒弟一听这话,立马拿出一根扁担,把大鳡鱼用绳子串着,一把就抬了起来。</p>
“起!”</p>
两徒弟大喊一声,扛着大鱼昂首挺胸的走在街上,脸上的表情无比兴奋,就连刚刚分钱都没有这样红光满面。</p>
他们现在就像得了新玩具的小朋友,迫不及待的出去展示一样。</p>
这种尺寸的大鱼,对于普通钓鱼人来说可是一种荣誉的勋章。</p>
果不其然,两徒弟走了还没多远,就有人围了上来,看着两徒弟抬着的大鱼,不禁纷纷艳羡的说道:</p>
“我靠!好大的鱼!”</p>
“这他娘得有多少斤!”</p>
“我看着比我儿子都高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