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乡土第204章 要送货的大顾客205
杨庆则是摇摇头,安慰赵凤娟说道:</p>
“凤娟妹子别急,这还没到时候呢。”</p>
“这价格比我在县里卖的时候便宜多了,咱就按这个价格来。”</p>
“肯定能卖的掉!”</p>
杨庆的语气自信满满。</p>
“真的吗?”</p>
“但是街坊邻居都觉得贵啊!”</p>
赵凤娟看着周围人,还是有些不够自信。</p>
“镇上人也基本都是种地的农民,能有几个钱啊,明天赶集的时候才是好时候!”</p>
“咱们集市离县城近,会有不少县里的人专门下来赶集的,那个时候就好卖了,毕竟我的火烘鱼已经在县里打响了名气。”</p>
“而且说不定一买数量都不会少!”</p>
“你就放心吧!”</p>
杨庆嘴角泛起一丝微笑,偷偷在赵凤娟耳边解释了一句。</p>
听了杨庆的话,赵凤娟若有所思的点点头。</p>
看赵凤娟还是有些不太自信的样子,杨庆又在赵凤娟耳边附耳说道:</p>
“明天你这样……,再这样……,肯定会生意会好很多。”</p>
“真的吗?”</p>
赵凤娟眼神一亮,</p>
“我靠这法子在县里一天就卖了两担鱼,你说效果怎么样?”</p>
杨庆这话昂首挺胸,颇为自得。</p>
为了帮赵凤娟打开销路,杨庆决定用上了上次自己卖火烘鱼时候的办法,就是当街用酸辣椒、芝麻和其他香料炒制一些香辣鱼丝,香辣鳝丝什么的,在香味的勾引下,想必赵凤娟的鱼铺生意肯定能红火。</p>
太阳东升西落,一天眨眼就过,江竹公社五天一次的赶场赶集那是雷打不动的,而且因为临近栽秧时节的缘故,来镇上赶集的社员还要明显比以往多。</p>
只是集市上居然出现了一群穿着草鞋,带着薄被,背着包袱,满面风尘的外乡之人,有领头的时不时拉着周围人问东问西。</p>
“要帮忙栽田吗?”</p>
“要帮忙不咯!”</p>
“栽秧要赶时间勒,一下哪里种的赢,还是请我们去栽吧!”</p>
……</p>
口音有点奇怪,应该不是本地人。</p>
不过杨庆虽然感觉奇怪,一时之间也懒得理,现在正是卖火烘鱼的时候,有什么事也得自己挣完钱以后再说。</p>
接着杨庆眉毛一挑,示意赵凤娟开始炒制鱼丝。</p>
“滋啦!”</p>
在新的一场赶集上,赵凤娟熟练的铲动锅铲,加入各种香辛料,让这挠人的香味能够飘得更远。</p>
赶集的群众顺着这香味四处寻找,这才在路边看到了连门匾都没有的卖鱼铺子,最显眼的就是梁上挂着的那一条大咸鱼。</p>
让众人都呛鼻的香味起始点正是这一个小铺子门口的小锅,一个漂亮的女娃娃正在旁边翻着锅铲,旁边是一个正在大声喊话的男人。</p>
“瞧一瞧,看一看,新鲜的火烘鱼啊!”</p>
“门口的鱼池里,鲫鲤草鳊也样样不缺!”</p>
“新铺开业,鲜鱼只要五毛,杂鱼火烘鱼只要一块二,精品火烘鱼只卖一块八啊!”</p>
“各类价目都写在板子上了,大家伙快来看!”</p>
“货真价实,好吃的不得了,不信的可以尝一根酸辣鱼丝啊!”</p>
……</p>
面对这种场合,赵凤娟还是抹不开脸面,没办法,只有杨庆亲自上场大声喊了起来。</p>
赵凤娟看着自己身前的杨庆,手里虽然挥舞着锅铲,但是嘴角却露出一丝安心的笑意。</p>
还别说,经过这一喊,不少人就认出了杨庆。</p>
毕竟杨庆这个经常卖东西的小伙,位置又固定在这个地方,还是不少人有印象的</p>
“小伙子,你不是卖鸡仔的吗?怎么又来卖鱼啦?”</p>
“你这鱼做的怎么样?分量够不够啊!”</p>
“别像过年的时候一样,咱还没买到就跑了呢!”</p>
“这年前卖鱼的小伙子又来了啊!”</p>
“前些日子抓到大鱼的好像也是他!”</p>
“小伙子这本事,真的没的说,顶呱呱的!”</p>
“听说这人还是他们大队养鸡厂的厂长呢!”</p>
看着正在大声叫卖的杨庆,围观的公社社员不禁议论纷纷。</p>
“这次的鱼保险管够!”</p>
“虽然鲜鱼没有多少,但是火烘鱼我可准备了不少!”</p>
“这不是快插秧了吗?大伙还是得准备点好的吃进肚里补充补充体力,我这火烘鱼又好吃又下饭,大家可以尝尝!”</p>
“保证吃了还想吃,这可是独门秘方!”</p>
“而且今天开业,咱还把这价下调了不少,大家现在买可实惠了!”</p>
“娟儿,把你炒的酸辣鱼丝给大伙尝尝!”</p>
杨庆见状连忙笑呵呵的回道,同时赵凤娟打了一个手势,让她把正在炒制的酸辣鱼丝端了上来,给在场的群众一人散了一点。</p>
“好吃!”</p>
“又香又劲道,再配上辣子,果然是下饭利器。”</p>
“这鱼丝蛮不错,用来下酒正好!”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