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蚊帐的感慨224(1/2)

作者:炒饭多放葱

八零乡土第223章 蚊帐的感慨224

布虽然不要票了,但是棉花可还是要票的。</p>

在供销社开业之前,杨庆还是老样子,先去小巷子里‘换’了十斤棉花票,接着再去供销社买棉花和布匹,等赵凤霞买完店里要用的布以后,杨庆才开始大买特买。</p>

这有了棉花以后,得请人打被子吧,那么棉线肯定得买一些对吧,棉线有了被单和床单也要买一些吧。</p>

再说了,这都快到夏天了,杨庆打算给自己和三姐妹各买两身衣服,再额外扯点布做点里衣里裤什么的,不算过分吧。</p>

这段时间大家都很辛苦,这点钱不算什么。</p>

而且现在布料只要钱不要票,那杨庆可不会亏待自己。</p>

“杨大哥,你买这么多布料干嘛?你一个人穿的过来吗?而且有些花色明明是给咱姑娘穿的啊?你一个男子汉可不能穿这些。”</p>

一看杨庆买的布,赵凤霞很是意外。</p>

“这是秘密,到时候你就知道了!”</p>

杨庆笑而不语,要是现在自己敢说这衣服布料是给她们买的,那姐妹俩肯定不会接受,还不如来个先斩后奏。</p>

等料子到了家里,请赵伯母做成了衣服,赵家姐妹们想推辞都晚了。</p>

到时候半推半就的,事情自然水到渠成,而且自己到时候说不定还能占点小便宜。</p>

真刀真枪的实干,杨庆现在还没这个胆子,但是占点小便宜的胆子,杨庆不仅有,而且很大。</p>

这也不是耍流氓,这叫情趣懂不懂。</p>

本来杨庆看着天越来越热,还打算买个电风扇的,可是一问价格,二百五十块,杨庆只能摇了摇头。</p>

1982年,一个电风扇,约等于农村五个劳壮力一年的工分,这就是工业品的价格。</p>

只是这个价格的东西要是杨庆敢下手买,赵凤霞怕是敢当场哭出来。</p>

所以这种大家伙杨庆只能自己下次想办法直接带回去,再来个先斩后奏才行,不然别人还以为是赵凤霞鼓动的,各种流言蜚语会淹死小姑娘的,就连赵父赵母也会说她,杨庆得为小姑娘考虑一二。</p>

蚊帐也不便宜,特别是杨庆的床都是那种大床,所以买的都只能是最大号的蚊帐,足足要二十元一副,四副蚊帐就足足去了八十块。</p>

再加上酥糖五斤五块,再加上还有这次买的布,逛街时吃的各种小零食,杨庆这次来县里足足花了一百二十多块。</p>

给钱的时候,赵凤霞心疼不已。</p>

至于赵凤霞买的那些布,那是属于店里的开支,杨庆自然不会胡乱花钱去买,都是她自己掏的钱。</p>

只是临走的时候,杨庆突然发现供销社里的细钢丝绳不错,又花了二十来块买了几卷钢丝绳,铅笔粗细的钢丝绳,连野猪都套的到,把它拆细了,也可以套套兔子、竹鼠等小东西。</p>

毕竟自己后世的那些东西,实在是太过扎眼了,有条件还是换成这个时代的物品更加合适。</p>

买完东西,杨庆才扛着各种东西东西登上了最后一趟返程的班车,一路上又感受了一把‘激情’拥抱。</p>

杨庆这种正派的人,是绝对不会干这种故意迟到的事,只是今天来县里的人太多了而已。</p>

“凤霞,今天看电影的事,你千万别跟凤娟和小妹说。”</p>

“这可是咱两之间的小秘密,要是被她们听到,一准得闹起来。”</p>

“她们要是问起来,咱们就说赶班车迟到了!这才晚了很多!”</p>

下车的时候,杨庆急急忙忙的对口供,那样子像极了后世脚踩几只船的渣男。</p>

“嗯!”</p>

赵凤霞闻言轻声应了一句,脸上布满了红霞,这一路挤过来,小姑娘身子都有些软了。</p>

把铺子里的布放好,杨庆这才骑着自行车搭着侧坐的赵凤霞返回了杨家冲生产队,要是遇见没人的时候,她还会把脸靠在杨庆的背上,脸上露出痴痴的笑容。</p>

“杨大哥你回来了!”</p>

“酥糖?这可是真正的好玩意!”</p>

“不过杨大哥你怎么买了这么多蚊帐啊?”</p>

“这看上去不止一副啊?”</p>

刚放学没多久的赵小妹看杨庆和自家大姐回家,连忙放下手里的笔,赶紧接过杨庆带回来的东西,只是一眼,就看到了杨庆特意放在最上面的酥糖和那一叠厚厚的蚊帐,有些惊讶的喊了出来。</p>

“啥?庆小子买了蚊帐,还不止一副?”</p>

“当真是财大气粗啊!”</p>

“一副蚊帐不得十几块?”</p>

“你说的少了,杨小子家里的床那么大,一副蚊帐怎么说都得要二十块吧!”</p>

“那赵家姐妹当真是有福气,我们都被蚊子咬死了,都舍不得买蚊帐,杨小子一出手就是买几副。”</p>

“要是我啊,就只买一副,到时候蚊子一多,她们都得跟我……嘿嘿嘿!”</p>

“……”</p>

牛棚距离乘凉的打谷坪近,赵小妹的声音自然传到了其他人的耳朵里,看着杨庆带回来的东西,大伙都恨不得一起去看看。</p>

镇上有钱人多一些,尚且因为用蚊帐捕鱼的时候家人弄坏了蚊帐,在那里争执吵闹,可想而知这个时候的蚊帐有多珍贵。</p>

对于杨家冲生产队这种农村来说,一副蚊帐十几二十块,按大伙目前的收入来看,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p>

去年除去分猪分牛之类的钱,一个劳壮力一年也就五十来块,一副蚊帐约等于一个劳壮力小半年的工资,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p>

就杨庆继承的记忆来看,现在湘西南的农村主要防蚊手段如下。</p>

稍微有点钱的,一家人合伙买一条最小的蚊帐,一家人挤在一起过夏天。 要是没有钱的,那就只能硬扛。</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