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反水(1/1)

作者:爱睡觉的黑猫警长

我来给这个世界的娱乐圈上点强度第115章 反水

“投票通道已关闭,接下来,有请专业听审团老师们发言。” 齐知远上台后对着专业听审团说道。 许惜文这次率先举手,抢到第一个发言的机会,生怕其他人又来挑刺,影响到自己的心情。 “我本来就是王文老师的粉丝。 他的r&b我认为在国内来说已经是最顶级的水平了,每一次的舞台或者演唱也都能保持超高的水准。 今天这首歌也是我非常喜欢的风格,原本在听完王文老师的演唱之后,我已经准备把我的票给他了。 没想到,苏辰还能拿出更加惊艳我的歌曲。 其实我对国风类型的音乐了解不是很多,但是这个歌的旋律就非常的抓人。 歌词写的更是意境感十足! 让我好像进入到一个水墨画当中,去看到那些江南水乡的美景,去见证了一个美轮美奂的爱情故事。” 接下来是张晃拿到了话筒,根据以往的经验,这老哥主要是承担批评的工作。 苏辰对许惜文点头致谢之后,饶有兴趣地期待着张晃的发言,很好奇他会从什么方面来刁难。 “首先,我要跟苏辰老师道个歉。” 大家听到这话都大吃一惊,就连齐知远都意外得短暂地睁大了双眼。 苏辰倒是不怎么意外,这可是《青花瓷》啊,哪怕在前世也是被誉为国风天花板的歌曲。 如果这首歌他还在挑刺的话,节目播出以后他乐评人的工作能不能保住都不好说。 但在场的其他人完全没想到…… 张晃这不开口不要紧,一开口竟然是致歉! 而且,叫苏辰什么? 老师?! 这还是我们熟悉的批评家张晃老师吗? 尤其是巴冲,意外地张开嘴巴,在反应过来之后又赶紧闭上。 然后若有所思的看向张晃…… “我为之前曾经说过的苏辰老师只能创作一种类型的音乐而道歉。 这四期节目以来,苏辰老师向大家展现了多变的音乐风格。 无论是抒情、摇滚、国风都信手拈来,而且质量都很高。 这一点,已经非常令人难以置信了! 其次,我想说,今天这首《青花瓷》一定是一首跨时代的歌曲。 不仅曲调完美,歌词也完美匹配曲子! 歌词中大量使用了古典意象,以及古典文学的修辞手法,如对仗、借代、拟人等。 呈现了古色古香的画面不说,这段词即便只是单纯地呈现在大家眼前,都可以带来一种诗词欣赏般的享受。 与网络上曾流行过的那些粗制滥造、强行押韵的所谓“古风”“国风”歌曲简直是天差地别。 所以我认为《青花瓷》能够引领一个国风歌曲时代的到来!” 张晃似乎完全被苏辰征服,此时也管不了有多少异样的眼光看向自己,有些激动地自顾自说道。 甚至,还第一次用了“完美”这样的字眼来形容一首歌的词曲。 张晃慷慨陈词说完后,依依不舍地把话筒递给了早早举上手的于达。 巴冲此时人都有些傻了,他本来就想不出来该怎么去批判这首歌,本来还想听听张晃找的角度看看能不能有些启发…… 结果,你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同样跟自己一样收了钱,怎么反起水来完全不带迟疑不说,还那么积极、那么激动呢? 而作为抖抖大v的于达,早就已经激动不已,拿上话筒好似开启了追星模式。 “苏辰老师您好!我虽然是音乐博主,但是其实我对古代的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 所以今天有幸可以听到您这首作品,把那么多古典文化,那么好地融合到一首现代流行歌曲中,实在是非常激动! 我非常、非常喜欢您的歌词,应该是我听过那么多歌以来,最喜欢的了! 不知道是否可以跟您稍微探讨一下呢?” 苏辰微笑点头表示同意之后,于达接着问道: ““天青色等烟雨”这句我认为是整首歌的灵魂句子,您是怎么想到的呢?”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 天青是雨过天晴之后,云和云之间破开的那个地方,天空呈现的颜色。 在一场大雨之后,这个颜色显得这个世间格外澄净。 而很碰巧的是,要想得到汝窑上的天青釉,也必须在雨天烧制。 所以,想得到“天青色”,必须得有雨。 而对恋人来说,我的生命要完整,必须得有你。” 苏辰回答之后,全场观众,包括听审团成员们,都不约而同地“哇”了出来。 这是多么富有诗意和浪漫的话语啊! 而这一切的意象,以及感情,全部只需要浓缩成六个字——天青色等烟雨。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苏辰老师竟然随口一提都是诗一般的句子! 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我要不是亲身体验,真的很难相信苏辰老师那么年轻,竟然有如此广博和如此深度的认知! 虽然我比您稍微大了几岁,还自以为喜欢中华传统文化,但跟您比起来,还是差的太远了!” 于达显然被苏辰的回答再次震了一下,对这回答也十分佩服。 接着他继续问道: “我注意到歌词里有一句,连续用了三个“惹”字,这种写法我实在没见过,但是听起来又实在是很妙,能不能请苏辰老师给我们解析一下?” “这里一方面是营造意境,一方面是反其意而用之。 意境这块相信我不解释,每个人想象出来的场景反而会更符合自己的审美一些。 而之所以说反其意而用之,是说这三“惹”前后的主语和宾语,其实是应该调换位置的。 是骤雨突降,沾染了窗帘外、角落里生长的芭蕉树,是铜绿在水汽的氤氲下慢慢地爬到了门环之上,那自然也并非是我招惹了你,而是因为你太过美丽、太过美好,吸引了我的意思。 都用了“惹”呢,就使得这些人事物之间好像具有了某种关联,也更加美妙、可爱。 我也非常感谢于老师注意到了这些细节的地方。” 于达仔仔细细地听完苏辰说的每一个字,再次折服于苏辰的文采之中,激动地说道: “苏辰老师这首歌曲真的越听越妙,越研究越有意思啊! 这三“惹”绝句真的太绝了!我到现在也难以相信这样美好的句子竟然是一首歌的歌词!” 巴冲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半拿半抢地夺取了于达手里的话筒……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