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八章 发家史987(2/2)

作者:玄舞阳

重生我的大学时代第九百八十八章 发家史987

你看胡任达本人吧,他的籍贯是桐城,可生意主要集中在安 庆。 他为什么没有把户籍迁到安庆市里呢?</p>

除了他有一部分生意分布在桐城,更因为他被冠以桐城首富的名号。</p>

这可不仅仅是面子问题,桐城的父母官见了他也是客客气气的。</p>

地方政府为了留住他,可是没少给优惠政策扶持。</p>

他要是迁到了安 庆,最多只能排进安 庆市富豪的前十名,还是排名比较靠后的名次。</p>

所以,对于能在帝都市府很吃得开的江飞宇,胡任达是真心想结交。</p>

很多商业上的人脉现在用不上,指不定哪天就合作上了。</p>

老话说的,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嘛!</p>

胡任达自嘲道:“我听说江老板是搞互联网的,说实话,互联网这种高科技行业,我们这些老一辈人是真不懂,我至今还搞不懂互联网是干嘛的......”</p>

从江飞宇初步的接触来看,胡任达这个人还可以,不是那种城府很深的人。</p>

这一点江飞宇比较喜欢,城府不深的人聊天会直白一些,不用拐弯抹角各种试探。</p>

江飞宇说道:“伯父过谦了,互联网属于一个新型的领域,引进咱们国家也不到10年,我们年轻人懂,那是因为有学习和接触的机会......”</p>

“再说了,互联网企业没有能变现的固定资产,企业价值都体现在估值上,一旦受到点打击,估值就有可能缩水大半,跟传统实业没法比......”</p>

在这一点,江飞宇倒是没有刻意奉承,也算是掏心窝的话。</p>

传统实业虽然发展比较慢,但胜在平稳。</p>

这年头的互联网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非常的低,但凡受到点打击,都有可能夭折在半道上。</p>

即使如江飞宇这样的重生者,做的每一步决策也要慎之又慎。</p>

“其实,我们做实业的也没有前几年那么风光了,要不然我也不会专门跑到北边来拓展门路了......”说起这个,胡任达也是感同身受,向江飞宇倒起了苦水。</p>

说这个之前,还得先介绍一下胡任达经营的生意范围。</p>

来之前,江飞宇倒是听胡宪安介绍过。</p>

桐城隶属于安庆市,而安庆市又刚好在长江边上。</p>

胡任达刚下海的时候,就是从小货郎干起的。</p>

长江下游的苏省和魔都,那可都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p>

在90年代,也是轻工业发达地区。</p>

胡任达就是靠着从下游购进各种小商品、生活用品,转手卖到徽省的内陆地区。</p>

不光是徽省,沿着长江航道能够达到的内陆省份可不少,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需求市场。</p>

即使是在2003年这会,高速公路还没开始普及呢!</p>

内河运输依然是最便宜的运输方式,比铁路运输还要便宜得多。</p>

后来,生意做大后,胡任达已经不甘心做一个中间商了。</p>

有了资本后,他买来设备,自己开工厂生产产品卖了。</p>

胡任达生产的东西很杂,属于什么好卖就生产什么。</p>

反正,都是属于轻工业级的产品。</p>

这也是如今他旗下依然拥有7家工厂的原因。</p>

有人曾经戏言说过,在90年代初期那会,国内经济加速复苏没多久,市场上各种生活用品奇缺。</p>

不管你生产什么,基本上不愁没有销路。</p>

你一定想象不到,那是个卖洗衣粉都会被消费者抢购的年代。</p>

这一点还真没吹牛!</p>

胡任达也是借着这股经济复苏的东风,才能在短短10来年的时间,成为身家过亿的富豪。</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