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大学时代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隐私计算和多方计算1054
江飞宇的整个方案主要分为三部分:基础数据采集录入平台+外部数据接入平台+智能分析模型。</p>
首先,是基础数据采集录入平台。</p>
需要将税务部门现有的所有数据采集汇总,比如企业基本信息、个人基本信息、历史纳税记录、申报记录、发票购买记录等汇总到一个系统里面。</p>
已经建有系统的,我直接做系统层面的数据对接。</p>
还没建系统保存的,我给开发新的系统做专门录入。</p>
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把这些跟税务相关的信息全部实现电子化。</p>
其次,就是外部数据接入平台+智能分析模型。</p>
这里必须提一个东西:税务的本质是对社会生产劳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征税,贯穿始终的是资金的往来。</p>
也就是说,我只要掌控了资金往来,就掌握了破局的“钥匙”。</p>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p>
例1:比如,某个明星上个年度按照1000万的年收入进行了纳税申报。</p>
但是,通过银行流水汇算其总收入是5000万。</p>
也就是说,有4000万被漏掉了,这就是明显的漏洞。</p>
例2:公民甲向开发商乙买了一栋房子,通过银行转账支付了100万的购房款。</p>
我们通过银行流水查到了这笔资金往来,在规定的期限内,纳税申报记录里面又没有该条纳税信息。</p>
很明显,就是没有缴税或者故意漏税。</p>
例3:去年5月,A企业给B企业开了一张30万的增值税开票记录。</p>
在B那边,已经用了这张增值税发票做了成本抵扣。</p>
但是去年一整年,B企业都没有给A企业的基本户打这笔款。</p>
那么,这里就有问题了。</p>
无非就是那么三种情况:</p>
第一是甲虚开发票,这是违规的。</p>
第二是乙通过其他方式付了钱,帮甲偷税漏税。</p>
第三是乙确实还没付钱,不管它是没钱了,还是故意赖账。</p>
那么,前面两种情况都涉及到违规。</p>
以上的3个例子,其实就是智能分析模型的范畴。</p>
通过这种智能分析模型,系统就可以把这这些初筛有问题的企业和个人列出来,让人工进行复核稽查。</p>
这种办法就相当于系统做了一道过滤,把可疑的那部分罗列出来,避免的人工去大海捞针。</p>
对工作量的节约,可是非常巨大的。</p>
而这其中涉及到的外部数据,核心就是银行的数据。</p>
也会涉及到部分证券、基金、保险的数据,以及第三方支付的数据。</p>
这些渠道,都会有资金的往来。</p>
“江先生,你的思路确实非常正确,这也是以往我们人工稽核的标准核查流程,但是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巨大的难点:那就是银行等体系不愿意将数据开放给我们,他们如果将数据开放给我们,会动摇他们的公众信用体系......”</p>
此刻,提出质疑的是国税局的局长孙国宏。</p>
地税局的局长吴奇也加入了质疑的行列,他的观点也差不多。</p>
他们不是没找过银行,但是人家不鸟他们。</p>
而且,人家说得很直白。</p>
如果因为给你们提供数据,导致银行信用体系的奔溃,这个责任谁来承担?</p>
开放数据给公安等执法部门,那是因为人家负责的是社会安全、国家安全的案件。</p>
开放数据给你们税务部门,你们的公务员能守住秘密吗?</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