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彩云易散琉璃脆(1/1)

作者:西陵小珩g

重生之不甘零落身为尘第305章 彩云易散琉璃脆

凉香一案舒皇后查了半月仍是不见头绪,既没能拿到贾煜谋害解节的确凿证据,贾煜也未能自证清白,此案就在太后和舒皇后各布一棋子的结局下草草收场。 唯舒皇后觉得委屈了解节,不免心里有了对她多加照顾的想法,以作弥补。 凉香案余波刚尽,三月中旬,三公主就害了场急病,阖宫上下又都紧张起来。 因三公主也算‘老来得子’,舒皇后生她时已三十有余,年将四十,故十分珍爱之,这一场急病让舒绾心焦意乱,连着几个日夜没能好好合眼。 太医院医术上得了台面的太医均日夜候在宫里待召,且舒皇后自己也尤擅医理,但三公主就是重复地发热,这几日竟还添了咳嗽的症候。 公主得了病,皇后日夜操劳,后宫的诸妃自然也少不了伴驾伺候,就连贾太后都几次到未央宫的幽兰轩探看。 “召钦天监了么?” 太后也是养过四个孩子的母亲,见珍药奇石用了这么多天也不见康复,便想起了旁门。 “看看年庚八字,星辰北斗,再看看是不是犯了岁。” 太后亦知道舒绾是医女出身,碰见病人难免一味想着药石来医,但小孩子总是娇贵些,想长大成人,旁门术数也少不了。 “昨天来看过了,也制了寄名符。” 舒绾抱着狸奴在怀里拍,叹气地摇了下头,“唉!本来都退了热,谁想后半夜又烧起来。” “陛下昨晚守着狸奴一宿没睡,气得将寄名符剪了,直骂黄大人是没用的废物,还是我好劝歹劝抢下来。” 敬和县主上前半步,福了福身子提议道:“太后、娘娘,无相寺有位高僧,法号怀能,何不将他召进宫来给三公主瞧瞧病?” “若好了自然是喜事,若没好也不损失什么。” 舒绾虽是大夫,可孩子接连病了几日,她也是乱了阵脚,这会子别说佛家道家,就算是邪门歪道能医好狸奴,她也愿意试试。 “能行么” 贾煜见敬和县主荐人,疑虑道:“县主可别荐错了人,没把人医好,倒更坏了。” “放肆!” 舒绾呵责了一声,吓得敬和与贾煜倏尔跪了下来。 众人还都不曾见舒皇后有如此大的气性。 “公主病成这样,你没有妙法进谏也就罢了,还在那里阴阳怪气,竟赌咒公主更坏。” “罢了”,贾太后圆了个场,“她也是没做过母亲的人,不知道你如今已心如油煎,顾念着些自己的身子,不要与她置气动怒了。” 太后既帮腔说好话,梳绾也不好再多给贾煜脸色。 适时狸奴突然哭了两声,舒绾情急之下便一口答应道:“敬和,你领本宫的口谕,赶快请那位高僧入宫。” “娘娘,药熬好了。” 舒绾见端药来的是明鸾和芳菲,一时心疼她二人还小,竟跟着熬了两日,不忍地劝说:“你二人快回璃波殿去吧,别再过了病气。” “一直是娘娘贴身照顾公主,我二人不过帮衬着,累也没有娘娘累,再者我与芳菲姐姐也大了,且都出过喜,哪那么容易过病气,只在这亲眼看着公主才更放心些,回去反倒凭生担心呢。” 舒绾听罢,心觉难得明鸾和芳菲有这份心,方才生出的气竟消了大半。 太后坐了会子便要回去了,舒绾守着孩子不能亲送,便吩咐贾煜替自己伺候太后后宫,其实也是不想多看她。 自从她害了解竹君和敬和县主后,舒绾便愈发不喜她的为人。 “太后,何不借着这次公主染恙,打发了那两个卓家的女儿?” 送太后回宫的路上,贾煜进言道。 太后斜了她一眼,面带不悦,语带呵责,说:“你没听见么,皇帝因为公主病情反复,气得骂钦天监无能,连寄名符都剪了,若是打发了那两个,公主的病还不好怎么办?” “你做事要知道缓急、深浅,公主病了,帝后焦急成那样,你既不能帮助,眯着就是了,还妄想借此由头给自己谋好处,这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撞。” 太后继续教育她道:“你难道看不出来皇后已经厌恶你了么。” 贾煜被骂得再不敢言语,只垂着头搀扶着太后听训。 “你如此急躁,将不容人的一面都显出来,将自己肚子里存的二两小聪明都抖出来,与你有何好处?” 贾太后停住脚步,伸手托了贾煜的下颌,让她抬起头来与自己对视。 “一味的与县主较高下,与解氏斗狠,排挤太子的姬妾,根本就是没有摆清自己的位置,其实在宫里连根基都还没有。” 太后叹气道:“我知道,你这几下子是跟你母亲卓夫人学的,可是她是主母娘子,娘家势大,在内宅说一不二,又有儿子,你所处的形势与她截然不同。” “你得先敛住锋芒,让太子看到一个委曲求全,小意温柔,一心一意,满眼爱他的侧妃,先得宠爱,等到有了子嗣,踢走县主,根基扎稳了,才能跟府里的其他姬妾斗狠,掐头要尖儿。” “你看看敬和,这次回宫来,显然比之前更和顺了。” 贾煜一听太后这话头儿心里打鼓,她还是有点担心,她记得母亲说过,若是她做的不好,太后失望之下选择长公主和县主也未可知。 贾煜先跟太后示了个弱,说:“煜儿就是太想做好,想让太后认可,才会弄巧成拙,但凉香真不是我——” “罢了”,太后打断她的话。 “事已发生,如今十个人里八个人都疑心是你做的,你便百口莫辩,也无须究其竟了。” “只要记着这教训,多做弥补,才是长久之道。” …… 贾煜送太后回宫自有一番体己话先不提,幽蓝轩这边,敬和提及的那位高僧倒是得了皇后懿旨快马请进了宫。 九翎崇尚道家,京中叫得上名字的,如太清观、福禄庵、三清观都香火鼎盛,后来太后爱听讲佛讲禅,便建了无相寺,安置了不少来九翎布道的高僧,渐渐的无相寺也成了皇家礼佛的地点。 市井百姓中也有渐渐跟风礼佛者,十几年过去,竟到了释、道平分秋色的地步。 这个怀能虽是佛门中人,但并不一味参禅打坐、诵经讲因果,他因年轻时周游各地,往来西域,故所习医理颇广,擅些医术。 因所用医方、药理不同于九翎医者那般中规中矩,所以被他医好的人就夸大了他,说他神,说他用怪奇之药。 然舒绾是医者,任凭这个怀能再怎么走偏锋,终归离不开医理、药理。 开始她还怕这些个人只会满嘴胡吣,诌神说鬼,耽误公主病情,但见怀能诊治的过程,她也渐渐放下心来,而公主的病也在怀能的诊治下很快有了起色。 可怀能终究是佛门中人,少不了宿命一说,病虽治好了,也提议道:“公主尚未取名,以贫僧看,应该尽快取个名字。” “法师,俗话说小孩子压不住名字,取了反倒不好,只得一个小名或是贱名且叫着,您怎么说应该尽快取一个呢?” 在一旁伺候的嬷嬷摊手问道。 “世间人、物各有因果,普通百姓家,怕因小,取了重名难担当,公主非凡人,若无姓名压身,如何在人间结果呢?” 舒绾不通佛禅道理,她也听不懂这些,只觉得公主是怀能医好的,他既不收金银钱帛,只想给孩子取个名字,也自然使得。 礼部取得也未必就比和尚取得高明哪里去。 故舒绾说道:“那法师就给公主取个名字吧。” “悉檀” 听着倒古怪,舒后又问何解。 “悉檀乃佛门用语,指普度众生,普度世人。” 听起来倒也吻合公主的身份,她既为皇室公主,享百姓奉养,自然要替天下人谋福祉。 “公主降生于是如苦海慈航,非普渡了众生才能了了这一世的因果。” 俞铮听他这一解倒觉吉利,便对夏守成说:“传朕旨意给礼部,以悉檀为公主的闺名,慈航为公主封号。” “陛下,那公主的封邑?” 俞铮笑起来,笑着接过舒皇后怀里的公主,也笑夏守成没有‘悟’,吩咐说:“既是普度众生,那就需免了众生劳苦,公主不设封邑。” “不仅不设封邑,明日起以给公主祈福为名,在京中连续三日设施善的粥棚,京中六十以上老者皆赐钱百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