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浪荡时代第270章 上眼药
国内财经最火的新闻就是数百家团购网站彼此纠缠,尤其是以魔都的优团、点评最为激烈。 优团突然传出要召开新闻发布会,立刻引得一群财经类媒体闻风而动,纷纷派人往魔都赶。 满座网总裁办,冯小海翘着二郎腿,手里面拿着优团寄来的邀请函。 “你说优团这是什么意思?当自己是武林盟主?”冯小海戏谑道,“在魔都市场和点评网有来有回,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 互联网也是个圈,讲排场讲团体,不少人喜欢搞个华山论剑、论坛集会,也是对江湖地位的一种提升。 一旁的马正是满座的o(首席运营官),加入满座前是凯盈创业投资的副总裁和波士顿咨询的顾问,参与并主导了多个初创和成长型公司的投资,战略设计和执行,也曾参与多家大型跨国公司并购与重组的尽职调查及并购后的整合战略。 团购是新型领域,几百家团购网站搁那养蛊,必须要得到一些风投的支持。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冯小海找到了他,邀请他加入到满座来。一方面是他在商务的业务拓展及研发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另外一方面就是他在风投圈有自己的人脉。 马正对优团的邀请不置可否:“既然正式地发函了,不如去听听他说点什么。” 冯小海撇了撇嘴:“一个还没有毕业的大学生,能讲出点什么东西?” 说着,他把邀请函丢在了办公桌上。 “现如今的主要任务是把美团的势头压下去,有了红杉的支持,现在扩张得有些快了。” 马正拿起了邀请函:“美团和点评的背后都有红杉,去看看优团下一步想干嘛。” “万一优团有什么大动作,牵扯一部分精力,对我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 冯小海显然是没听进去,他挥挥手:“你要是愿意去就去吧,顺便在魔都那边的风投基金转转,看看有没有对我们有兴趣的。” 同样是水木的校友,美团王星接到邀请函的第一时间就安排秘书订了去魔都的机票。 他比较好奇为什么之前风投无量的优团突然就停了下来,明明拿了两轮的融资,但是却和初入团购市场的点评网打得有来有回。 因为都是红杉投资的项目,王星对点评网的能力评价略低,否则红杉也不会舍近求远,对着美团下重注了。 同样的场面发生在糯米、拉手等等团购网站,要么是创始人,要么是高管,纷纷赶往魔都。 …… 铂悦酒店的礼堂,各路媒体济济一堂。 在一众财经类媒体当中,杨江晚报显得有些扎眼,没办法,熟人好办事,又是金陵走出来的互联网企业,怎么着都得来。 “莹姐,怎么那么多人啊?还有好多网站的人过来呢~”新来的新实习生有些发怵。 吴莹手里拿着慕斯蛋糕,口袋里还揣着一瓶酸奶,整个人看起来不像是参加企业发布会,更像是过来蹭吃蹭喝。 新一批的毕业生进入报社,吴莹也成功从新人变成了带实习生的老鸟了。 她腮帮子鼓着:“怕什么,上面说什么你记什么,听不完全也没事,回头要一下通稿就行。” 实习生像只小笨鸟,一时没反应过来。 吴莹满不在乎道:“这里头有一部分媒体是过来蹭热度,有一部分是来挑刺,还有一部分是奔着红包……” 实习生不解道:“那我们是来?” 吴莹笑道:“我们是来走亲戚的。” “与报社合作密切的时光奶茶和优团是一个老板,优团在报社也投了不少广告。” “所以,内容上没有什么好纠结的,平铺直叙就好。”吴莹安慰道,“记不住也没事,给我们的通稿里面会写详细的。” 实习生大为震惊:“那……那我们来的意义是什么?不是应该……” 她纠结了一下:“应该要提问出一些问题,好发掘出内幕嘛~” 吴莹诧异地看了实习生一眼。 果然是初出茅庐的小菜鸟,学校学的和社会上的不一样。 哪怕有本事爆出了优团的猛料,报社的编辑、主编和社长会统一刊发? 开玩笑。 不说拾光奶茶有国有企业在里面投资,又是金陵城市宣传的名片,就说优团目前一只脚已经踩在魔都。 这个时候金陵再搞出点舆情来,想把人家逼得搬出金陵吗? 吴莹拍了拍实习生的肩膀:“你一会好好记录就行,别的暂时别操心。” …… 一身西装的郭嘉逸还有些小帅气,朱昱霖看得有些愣神。 “怎么了?被我帅呆了嘛?”郭嘉逸厚脸皮地问道。 朱昱霖凑了过来,帮着抚平了一下肩膀处的褶皱,笑道:“正经起来,还挺正经的。” 嗯? 不应该是白眼嘛。 看着她眼中春波流转,郭嘉逸暗道糟糕。 “我去,你不会爱上我了吧?” 朱昱霖的面色瞬间一沉:“爱你妹!好好给我表现!” 心中骂开了。 给点颜色就灿烂,忍了一句还蹬鼻子上脸。 郭嘉逸笑出了声:“这才是我们的朱总嘛。” “滚滚滚!”朱昱霖不耐烦地摆着手。 “得了,准备上场了。” 话音刚落,就听到主持人的声音。 郭嘉逸走上舞台,面对一百多人的观众,他莫名地有些紧张。 回头一看,朱昱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他身上,郭嘉逸又安心了下来。 瞧了眼台下一大帮媒体和不少其它团购网站过来打探虚实的家伙,郭嘉逸决定给他们一点震撼。 “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和业内同行……” “今天我在这抛砖引玉,先讲一讲国内的团购。” 郭嘉逸按了一下手里的按钮,后面的屏幕出现了他演讲的主题: 团购——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一条分界线。 “早在groupon前,yelp还未诞生之际,点评网已经开始尝试将用户点评餐厅的信息搬到网上,这是线下餐厅最早的触网经历。” 台下的点评网副总一个激灵,怎么一上来就说起了自己家? 他立马精神起来,看看竞争对手是怎么评判点评网的。 只听郭嘉逸继续说道:“” “点评以本地生活服务开始创业历程,开始了积分会员卡和优惠券的尝试,随即也只是扩张到北上广几个主要的城市。” “可是限制于网站产品和技术比较少,功能应用上始终跟不上,感觉节奏慢得都不像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台下有点评网的同行吧?不知道有没有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察觉到周边的目光朝着自己聚焦,点评网副总立马感觉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 靠,这是给点评网上眼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