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必将千古流传(1/1)

作者:心木灼灼

网恋两坤年,天后贴贴!第221章 必将千古流传

说到这崔江新顿了一下,随即继续说道。 “第一句便直接点明了全词,我不知你们其他人有谁选择了问情令。” “但我觉得如果不出意外,这首《摸鱼儿雁秋词》应该就是问情令的第一名。” “我现在有些好奇这首词究竟是谁写的?” 又品读了这首词半晌,众人才恋恋不舍的回到座位上。 没过多久就换王文瑾惊讶的出声道。 “咦,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你们谁写的?” “语嫣这首词是不是你写的?你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为了写出这首词你应该准备了很久吧!?” 林语嫣是在场一众文学界的泰斗中唯一的女士。 写的诗词风格婉约,擅长以女性视角来叙事。 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与林语嫣的风格很像,只是王文瑾却并不觉得林语嫣写的词这么厉害。 竟然让自己生出了一种仰视的感觉! 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共也没有多少字,可在王文瑾看来却要比那首《摸鱼儿雁秋词》更加出色。 一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在这么短的字数中竟然有着如此的表语言表现力。 写词之人必定才华斐然! 在表达惜春惜花伤春之情的时候,诗意竟能如此隽永。 想到自己拿出来参与比试的作品,王文瑾不由有些羞愧。 突然被点到名的林语嫣抬起头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很快林语嫣就不满的翻了个白眼。 什么叫你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难道说自己此前在王文瑾的眼中就那么弱? ”我这次参加文会是来专门做评委的,没想过发表作品。” “这三令我是一令都没有选择,况且我们的作品工作人员才刚刚拿走,就算我参加了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同步到网上。” 说话间林语嫣站起身来,朝着王文瑾走了过去。 想要看一看到底是什么诗,让王文瑾断定就是自己写的。 站在王文瑾的身后,怀着好奇的心情俯下身去看这首诗的时候,林语嫣的眼中露出了惊艳的神色。 竟然不自觉的轻声诵读了一遍这首词。 “昨夜雨疏风,浓睡不消残。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在诵读完之后,林语嫣不禁有些失神。 一开始王文瑾说这首诗像自己写的,林语嫣还有些生气。 文人都是自傲的,更何况林语嫣还一直都以华国当代第一女诗人自居。 在品读了这首诗之后,林语嫣发现自己一直以来所写过的所有作品,竟没有一首是能够比得上眼前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 与其说是比不上,倒不如说相差甚远。 眼前的这首词字字隽永,读起来甚至让林语嫣不禁有些回味。 陈相言不由说道。 “这副词绝对有成为逐花令第一名的本事。” “这次文会到底从哪里来了这么多牛人?” “诗赋环节的三令,不会只有闻老拿了逐月令的第一吧。“ 在陈相言看来这么多的文学圈泰斗,都参加了文会的诗赋环节。 最终有两令的第一名被圈外人获得,实在有些丢人。 在知道闻鸿儒选择了逐月令之后,对闻鸿儒能够拿逐月令的第一,在场的众人没有丝毫的怀疑。 崔江新在反复的品味了一番这首词后说道。 “这首词虽然是站在女性视角上写的,但是也不能确定这首词就一定是女词人写出来的。” “万一这写词的人有一颗少女心呢?” 突然崔江新想到了什么,继续说道。 “去年刘芳萍写的那首诗,拿了文会诗赋环节的第三名。” “这首词会不会是刘芳萍写的?” 林语嫣闻言直接说道。 “这首词不可能是刘芳萍写的,她没有这样的能力。” 之前的那首诗能够拿文会第三,刘芳萍可是没少费力奔走。 不管刘芳萍的奔走有没有取到效果,可这种行为总归让人不齿。 从前两年开始,每次文会刘芳萍都会多方打点运作。 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的诗词排在前列,好以此用获奖的诗词在娱乐圈炒热度。 把商业行为带到文会中,在林语嫣看来是一种很不尊重文学的表现。 上一届文会林语嫣的作品力压刘芳萍,获得了诗赋环节的第二名。 可由于刘芳萍是曲神,在娱乐圈有着诸多粉丝。 有些被娱乐公司刻意培养出来的脑残粉很擅长用发疯的方式护主,使得林语嫣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被迫经历了一场网暴! 这件事让林语嫣更加讨厌起了刘芳萍。 刘芳萍虽然有因为此事上门致歉,可是刘芳萍上门致歉这件事在后续却又被传到了网上。 让刘芳萍再一次踩着林语嫣获得了极大的人气。 这让林语嫣愈发的觉得刘芳萍虚伪! 若不是刘芳萍有意而为之,上门致歉这种事情怎么可能会传出去,甚至还被人拍下了照片。 王文瑾也在一旁适时说道。 “刘芳萍去年的作品我读过,我还读过她写的其他几首诗。” “刘芳萍确实没有这样的能力,如果这首诗真的是刘芳萍写的,我都要怀疑刘芳萍事先为了押题作弊买下了这首词。” 文学圈比拼的是才华和实力,一个人很难或者说基本没有可能去写出凌驾于自己才华之上的作品。 更何况这首词与刘芳萍此前的作品,根本就不在一个维度上。 半晌没有说话的闻鸿儒突然说道。 “邀月令的第一名我怕是拿不到了。” “这首词写月亮的词比我历年获得第一名的作品都要好。” “你们过来看看,如果不出意外这首词必将流传千古。” 在场的一众文坛大佬听到闻鸿儒的话,脸上均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不仅仅震惊于有人抢了闻鸿儒邀月令这个命题的第一名,更震惊于流传千古这样的评价。 可以说流传千古,是每一个文人对于自己作品的最高期望。 闻鸿儒作为当代文学圈诗词领域的第一人,一辈子写了数百首诗词,可真正能够流传千古的甚至连一首都没有。 众人都很好奇究竟是怎样的诗词,才可以当得起闻鸿儒如此高的评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