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卖官鬻爵139(1/2)

作者:长久予安

人在嘉靖,金榜题名第139章 卖官鬻爵139

嘉靖扫了一眼后,重新交给黄锦道:“让翰林院拟旨吧。”</p>

黄锦连胜应是。</p>

嘉靖看了下面低眉顺眼的六部尚书,轻轻转动他手中的玉钵:“你们这群人,让朕怎么说才好,一群人,想了一年都没想出个法子。倒让那……那叫什么来着?”</p>

“范凌恒。”黄锦小声提醒道。</p>

“让这黄毛小子范凌恒想出了个关税的主意。为什么这些年东南海患不平,税银也收不上来。还不是因为我大明的灵根,读书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读书人的心气起来了,我大明才能蒸蒸日上!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啊?”嘉靖眼睛瞟向了他们。</p>

其他人都不敢吭声,只有严嵩,颤颤巍巍的向前迈了一步,刚准备开口说话,被嘉靖拦了下来:“严阁老都快八十的年龄了,就不要站了,有话坐在那说。”</p>

一句话便体现了严嵩和嘉靖远超普通臣子的关系。</p>

严嵩也确实年龄大了,想想他嘉靖二十一年,六十二岁入阁,到现在已经陪伴在嘉靖左右一十八年,两人感情自然深厚。</p>

严嵩谢过嘉靖后,捋了捋胡子,望着嘉靖真诚道:“陛下说的有理,想我大明初立,明太祖诏曰:“贤才国之宝也。古圣王劳于求贤,若高宗之于傅说,文王之于吕尚。彼二君者,岂其智不足哉?顾皇皇于版筑鼓刀之徒者。盖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鸿鹄之能远举者,为其有羽翼也;蛟龙之能腾跃者,为其有鳞鬛也;人君之能致治者,为其有贤人而为之辅也。山林之士德行文艺可称者,有司采举,备礼遣送至京,朕将任用之,以图至治。”</p>

“当时太祖皇帝打天下的时候,就派人带着钱和帛“求贤于四方”。即位后,“洪武元年征天下贤才至京,授以守令(地方长官)”。同年冬天,又派一些官员“分行天下,访求贤才”。洪武六年(1373年)又设置许多科目,令有关部门“察举贤才”,首重德行,次重才学,不论出身贵贱,“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胜数”。”</p>

“短短数年间,举荐到京做官的经常有一两千人,多的时候有3700三千七百多人。”</p>

“很多原来是普通百姓但有才的人也做上了大官,可以说当时“天下英才尽入吾彀”。正是有了这些人才,才稳固了我大明的天下。”</p>

“再看看后面,三杨内阁杨荣、杨士奇、杨溥各个都是少年英才,永乐到正统年间,在先祖皇帝的率领下,三杨辅佐内阁,当时可谓是内政上极可称道,天下清平,是为仁宣盛世。”</p>

“就像这范凌恒一样,之前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少年,也是陛下日夜祈福,天佑我大明,才让我大明人才辈出,就……就……咳咳。”</p>

一口气说的有些多,再加上殿里火盆极其旺盛,虽然暖和,但干燥异常,严嵩干咳了两声,一时喘不上气来。</p>

严世蕃连忙走到严嵩身后,轻轻拍着后背,嘉靖忙道:“黄锦,把我精舍里陶道长给我调的木樨露拿过来一份。”</p>

陶道长便是陶仲文,当年他入宫做法,恰逢嘉靖爱子天花痊愈,陶仲文因此收获嘉靖信任,最后被嘉靖赏赐少师、少保、少傅三个称号,一人独占三孤。</p>

后来又发明出一种“固本精元汤”,嘉靖帝虽然贪恋女色,但在生育后代方面并无建树,喝了这汤以后不但可以一夜御数女,而且还连生了几名子女,所以只要陶道长推荐的,嘉靖无不听从。 黄锦赶紧应下,小跑着去往隔壁精舍,不一会儿便用个雕龙金碗和个朴素的银碗,给皇帝和阁老一人上了一碗色泽清透的木樨露,这种饮品温润可口,饮下去却浑身清爽。嘉靖皇帝自幼体弱,肠胃十分畏寒,是以十分钟爱这木樨露。</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