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生活第75章 一个值得高兴的夜晚(求追读哈)75
仨人看着网兜里鲜活,且仍在不断蹦跶的大红鱼,脸上挂不住的露出笑容。</p>
毋庸置疑,这一网均是紫红笛鲷鱼,又名红友鱼。</p>
红友鱼体呈椭圆形,颜色为红褐色至深褐色,腹部附近逐渐变为奶白色。</p>
红友鱼肉质软滑,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p>
据陈潮生所知,老渔民常用来清蒸和或者红烧。</p>
当然,后世也有渔民将红友鱼整成糖醋鱼,其味道也是相当不错的。</p>
至于价格方面,后世像这种野生,且四五斤重的,粤省多为五六十元每斤。</p>
就这年头的红友鱼,陈潮生认为撑死就十元每斤。</p>
他们休息了一会,跟着动手将网兜的红友鱼倒在甲板上,开始分拣鱼获。</p>
这一网海货,陈潮生随意观察一下数量和重量,约莫也有个三百来斤左右。</p>
分拣红友鱼,而且还是鲜活的,必须得小心它鱼嘴上方,那两颗圆锥形齿牙。</p>
一旦被咬上,越敲越砍它,红友鱼便越咬越紧。</p>
因此,哥仨都带上手套小心翼翼的分拣红友鱼。</p>
胡海峰笑咧咧道:</p>
“潮哥,咱这一网红友鱼得值个几千块吧?”</p>
陈潮生如是回答:</p>
“母鸡啊,应该能卖上不少钱吧,但我要分拣些许大点的出来,明天搬上我爹的桌宴,应当是不错的。”</p>
胡海峰此刻没说话,强子却争着回答道:</p>
“那肯定要的,咱今晚出海打鱼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办好让陈叔的寿宴。”</p>
逆着潮水拖网,打了几百斤红友鱼属实意外。</p>
他望了眼天色,此时一轮圆月升了起来,原本暗无天色的海面,顷刻间变得波光粼粼,视线清晰了不少。</p>
趁时间还早,光线充足,陈潮生想着再拖一网。</p>
网兜里均是清一色的红友鱼,因此分拣起来很快。</p>
加上他们手脚麻利,没一会时间,就将红友鱼丢进活水舱养着,瞅着个头不小,且条条鲜活的红友鱼。</p>
他们心情格外的愉悦,非常有干劲,再次抛网下水。</p>
说起来,今晚的收获不算差,但也不算好。</p>
陈潮生最希望,还是能拖到一网九节虾和兰花蟹。</p>
毕竟,九节虾和兰花蟹最适合搬到陈父的宴席上。</p>
这样一来,他既能节省了两个桌宴菜品,又能给足陈家面子,两全其美啊!</p>
时间飞逝,海平面潮水依旧很大,有前次经验,陈潮生同样选择逆着潮水拖网。</p>
最后一网拖了大概有四十来分钟,陈潮生便熄掉发动机,跟他们一块起网。</p>
比起那一网红友鱼的起网力度,这次轻松了不少。</p>
付出和收获成正比,他们捕获的鱼获也跟着变少了。</p>
他们用头灯照明,只见网兜里仅有近百斤花螺。</p>
没能拖到九节虾,陈潮生心中难免有些许失落。</p>
但好在有百来斤花螺,将其蒸熟,摆上桌席倒也不丢人。</p>
他们手脚利索,没一会就将花螺丢进活水舱养着。</p>
现在有花螺,贵妃螺,红友鱼,算是桌席上的三个菜品,陈潮生觉得还不够。</p>
接下来他没继续拖网,而是开船折架石浅弯,准备收起地笼,渔网和蟹网。</p>
费劲了大半个小时,他们汗流浃背,总算将全部地笼,渔网,蟹网收了上来。 里头的鱼获相当可观,雄性兰花蟹有四五十斤,雌性兰花蟹有二十来斤。</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